天机论坛

标题: 今日视点:国际板能否做到三个"有利于" [打印本页]

作者: oldgun123    时间: 2011-11-26 11:15
标题: 今日视点:国际板能否做到三个"有利于"
今日视点:国际板能否做到三个"有利于"
2011-11-26[字号:大 中 小]
  最近两天,国际板话题被再度提起,引起投资者高度关注。来自上海方面的消息说,“目前各方正在加快推动进程”。虽然相关人员也表示“要在法律、会计等基础层面做好准备,此外还要考虑市场层面的准备”,但“加快推动进程”的字眼更令人浮想联翩。那么,国际板究竟该不该办?该怎么办?

  我注意到,上海证券交易所总经理张育军首次公开对国际板表态,有一些新意,他说,“有利于A股的发展,有利于中国经济的发展,有利于投资人的发展,是我们研究国际板的最基本的前提。”我认为,如果在前面再加上“务必”两个字,就更完整,也更能反映普通投资者的愿望了。就是说,所谓的国际板务必有利于经济发展,务必有利于金融发展,务必有利于投资者才行。但客观而言,我们前期看到有关国际板方案的描述,看不到三个“有利于”的因素;而是被四个“好处”所包裹:可以推动人民币完全自由兑换,可以为国内投资者创造分享国际经济增长的机会,可以方便国内企业近距离学习跨国公司,可以促进中国股市走向成熟。而近期又有人到法国巴黎说,“中国老百姓可以用人民币直接购买外国公司的股票或债券,那么可以想象,中国对于全球经济的贡献将更大。”我们希望,中国老百姓购买任何股票,都是基于商业考虑而非其他。

  国际板如果一定要搞,就一定要考虑到市场的基本现状;同时,也要把握好开放的节奏。我们确实非常欢迎外资企业享受国民待遇,来到中国的交易所上市交易,但规则要内外一致,一视同仁。如果设“专席专座”,投资者是不可能赞成的。我们反对搞“专席专座”的国际版,但支持和积极推动国际化。从一定意义上说,“国际板”相对于“国际化”是互相矛盾的:既然市场是国际化的,为何还要单独搞国际板?

  国际板的推动者在前期做了员一些准备工作,包括论证、技术准备等等,6月份,上海也曾传出基础、市场、会计、技术准备四个方面条件已具备的消息。但不管怎么准备,要确保一条:不要设专席专座。我们现在的发审制度是怎样的,就对外资公司怎么发审。外汇进出也不宜开过大的口子,让它们随着外汇管制的进程同步变动即可,不应搞特例。要把外国公司到A股市场上市的制度设计真正和我们的A股接轨,而不是移植一个纽交所板块来,让我们和它接轨。



作者: oldgun123    时间: 2011-11-26 11:18
就当前而言国际版就是一个笑话。。。人民币都没自由兑换。。就说要国际版国际化?上海目标要成为国际金融中心,但不是说有了国际版就是国际金融中心了。。为了一己(上海)私利。。虚荣的光环,赔上所有股民的血汗钱。。中国人的劣根性体现的淋漓尽致。
作者: hongmay    时间: 2011-11-28 08:49
赞同LS,不过RMB还是不要自己兑换的好~~~




欢迎光临 天机论坛 (http://www.tjgp.com/) Powered by Discuz! X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