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机论坛
标题:
政策密集推出预示节后风向 未来行情或堪比股改
[打印本页]
作者:
天机007
时间:
2012-5-1 08:45
标题:
政策密集推出预示节后风向 未来行情或堪比股改
节前重大政策频出:
4月27日:证监会研究降低股票交易费
4月28日:证监会发布新股改革指导意见
4月29日:上市公司退市征求意见
市场影响:
股票交易费降低正在审核 专家称是重大利好
IPO新政环节扩容压力 五月有望震荡上攻
新版退市制度将引发A股估值革命
五月投资要点:
未来行情或堪比股改行情 身处大底不必纠结
政策决定最后一跌是否出现 蓝筹股被低估
五月行情值得期待 金改受益板块依然有戏
市场回归基本面 后市指数波动空间将拓宽
政策决定五月行情 蓝筹股被严重低估
《红周刊》特约作者葛益宁
市场的心思就像女人心,大海针,不用猜,怎么猜也猜不准。2007年,全世界也没一个人预测的到顶点是6124点。2008年的1664点也一样,当跌到1800点时,绝大部分人又相信了千点论。连巴菲特都说过“华尔街四十年,没见到一个人能预测股市”。
但作为常识,中国股市每四、五年就会一次牛熊轮回,今年距离2007年顶部,熊市已经走了4年了,经济处于最糟糕的时期已经到来,A股已经处于谷底的基本判断是不会有大的失误的,而谷底的惟一方向只能是向上,虽然现在冷得让人发抖。
上期文章我提到,一季度大致可以看到了政策底和资金底,二季度能否见到经济底很关键。当前,中国经济的各种指标处于快速下降状态,政府已开始着手拯救经济了,按照年初提出的目标,我可以确定,中国经济增速的底部,若按照月度环比,最早4月份就会见到,最晚9月份见到。
4月和9月是有区别的,对大盘意味着能不能再次跌回2132点的问题。4月或5月份若经济能够见底,那么2132点就不会再见,若是9月份的话,二季度上市公司基本面将更糟糕,2132点就有被跌破的风险。而经济短期的波动,只能看政府出手的时间和力度了,所以归根结底,A股大牛市前是否还有最后一次大跌就得看政府的态度了。但提醒大家,尤其是一些长线投资者,即便再次回到2132点,你的神经无论如何也要扛住这最后一次摧残。
郭树清上台以后打压垃圾股,力捧价值蓝筹股,这是非常值得称赞的,跑赢一轮大牛市就得听党的话。但最近一段时间的盘面情况与郭树清有点相左,业绩增长、估值合理甚至低估的公司出业绩时反而被打压,垃圾亏损股连续涨停,盘面一个字“乱”,算到本周,创业板个股大幅下挫才给点面子。
笔者认为,石化双雄、银行股一定是未来行情的中流砥柱,现在价值也被低估了严重。现在美国的银行股这几年整体盈利是下滑的,富国银行每年也不过个位数的盈利增长,但PE也达到10倍以上,再看美国的强生、宝洁、麦当劳、可口可乐这些公司近几年业绩也都是个位数增长,但PE都在20倍以上,按照如此类比,A股的一线、二线蓝筹公司动辄每年20%、30%以上的增长,PE在10倍左右,至少比美国的同类公司低估了一倍以上。
反观创业板,最近一季报显示创业板的盈利情况在恶化:在已经公布的创业板企业一季报中,佳讯飞鸿、启源装备和新大新材等公司均出现了净利润同比下滑的情况。而在创业板第一季度业绩预告中,“报忧”更是比比皆是。截至4月26日,已经有310家创业板公司根据深交所的要求披露了2012年一季报业绩预告,占全部创业板公司总数及市值的99.65%。然而,在这310家公司中,预亏、预减的创业板公司数量明显多于预增公司数量。仅有43家公司预增,181家创业板公司预告第一季度业绩为“略增”,业绩出现负增长或者亏损的公司达到86家之多。
很多创业板大股东上市的目的就跟PE一样,并不是为了企业的长期发展,而是赚一把就走。因此上市前和限售期内不惜用尽各种手段包括造假拼命做高业绩,以求卖一个好价钱,一旦套现得以实现就被打回原形。(作者系从实业转向金融投资的上海私募投资人)
A股中期走势偏乐观 投资者应回避创业板
齐鲁证券宝丰路营业部首席分析师杨念:赚钱效应延续八成仓位
杨念分析,经济形势上,四月CPI基本也处于回落区间,GDP数据预计波澜不惊;但金融市场
各项改革措施对市场的影响将逐步显现,特别是创业板的退市制度五月正式实行,四月末的个股分化走势将在五月继续演绎。
他认为,金改热点退潮后,新热点暂未出现,但资源股有一定异动,后期可重点跟踪,同时五月是传统旅游旺季,旅游概念也有活跃的可能。
杨念表示,风险方面,东北目前是春旱并且去年冬季少雪,应持续关注对农作物的影响程度,这不仅关系到农业股的阶段表现,也关系到下半年的CPI数据。整体来说,五月的市场会比较活跃,赚钱效应将延续,投资者可考虑八成仓位左右参与强势蓝筹股,回避创业板和部分业绩明显下滑的中小板个股。
中信证券:下周维持看涨态势
武汉营业部分析师郭衍钦
郭衍钦认为,大盘到目前为止,已经延续第四周的反弹,量能比较健康,按照技术来判断,下周还是维持看涨态势。对于目前的大盘,本周基本是横盘震荡状态,个人认为这是一个消化压力的过程,但是这一阶段个股走势分化很大,操作难度较高。“对于下周,个股只要回调结束,即可适当参与。对于大势,个人还是维持2500-2600点的顶部区域,这也就意味着即使下周发动行情,持续性也不会太长。”
他表示,权重板块本周护盘意图明显,这也导致指数表现较为强势而个股出现普跌状态。热点方面,目前让市场最担心的是以浙江东日为首的金改概念个股出现高位回落迹象,如果浙江东日下周见顶,那就意味着金改概念暂时告一段落。个人看好新三板和高铁板块回调带来的机会,建议关注。
招商证券:下周2360-2440点区域震荡
航空路营业部分析师谢勇
谢勇认为,日K线上,沪指本周呈现强势震荡格局。5日均线和10日均线继续多头排列,20日均线开始拐头向上,大盘反弹高度依然在2430-2450点一线。周K线收出带下影线十字星,5周均线有向上拐头的迹象,10周均线突破的有效性还需确认,20周均线走势平稳,周线均线系统仍需修复。月K线上,本月大盘大幅反弹。
谢勇表示,板块方面近期领涨的涉贷概念被交易所停牌核查,金融板块整理格局明显,节后如果没有新的热点接力,个人认为下周大盘维持2360-2440点区域震荡整理的可能性较大。
新版退市制度将引发A股估值革命
4月20日,深交所正式发布《深圳证券交易所创业板股票上市规则》(2012年修订),并首次设定了创业板退市标准,该规则将于2012年5月1日起施行。
创业板退市制度的发布,给A股市场带来了一场观念性的革命。
事实上,目前什至在未来两年内,创业板公司可能仍不会出现退市风险。因为创业板成立还只有两年多时间,再加上部分公司IPO时普遍存在严重超募现象,更何况目前只有一家公司首次出现年度亏损,因此,至少在两年内还不会出现符合退市标准(比方连续三年亏损、净资产为负数)的公司。尽管如此,在退市制度发布后,为什么创业板近日个股会出现普跌,而且主板的垃圾股也出现了大跌?
创业板个股普跌的主要原因有两个:第一,由于创业板个股普遍都是小股本“袖珍股”,而A股市场估值一直以来却习惯按股本大小排序,因此,整个创业板估值严重偏高,并存在较大泡沫成份。退市制度出台后,这一惯例将被打破,盈利能力及成长性将拉开股价差异性,为此,创业板整体估值重心下移成为必然。第二,针对主板退市制度的重大缺陷,创业板明确规定,不再允许亏损公司借用“非经常性损益”来玩弄“扭亏为盈”的把戏,并且明确杜绝炒壳重组游戏,如此一来,垃圾股的暴炒与投机受到了极大的抑制和打击,整个创业板估值水平也会比照下移。我们坚信,在二级市场这一比价效应的直接作用下,新股发行“三高”现象必将得到自动缓解。
然而,在主板退市制度改革方案尚未出台的情况下,为什么主板垃圾股也会出现普遍下跌呢?根据证监会在今年两会期间透露的工作安排,主板退市制度改革方案最迟将在今年6月推出。尽管新制度尚未面世,但人们坚信主板会直接复制或引入创业板退市标准,这也是世界惯例,比方,纽约证交所与NASDAQ的退市标准在设计理念与外形上几乎是完全一致的。因此,改革后的主板退市制度一定会引入净资产为负的退市标准,同时也会禁止“非经常性损益”对“连续三年亏损暂停上市”规则的人为操纵,如此一来,不难预料,35只净资产为负的主板上市公司,除了退市,将别无选择;与此同时,对于那些净资产虽为正数,但每股净资产低于面值(1元)的垃圾股,其中有相当部分都是采用“非经常性损益”的人为操纵手法来规避退市风险的,在采用全新的退市标准后,这些游戏手法将作废,为此,将有大量垃圾股自动进入“连续三年亏损暂停上市”的退市程序,而且这批垃圾股极有可能率先沦为1元股,直至最终退市。正因如此,才出现了近期许多投资者集中抛售这些“准退市股”的壮观场面。
由此可见,我们的投资者并非真正的傻瓜或赌徒,他们深深懂得游戏潜规则的奥妙。既然制度存在漏洞可钻,他们当然要钻;制度既然允许赌博,他们当然就是赌徒。现在制度出现重大变革,原有的游戏规则彻底被打破,因此,他们必须超前而动、规避风险。很显然,全新的退市制度必将颠覆投资者的传统观念与陈旧思维,这种观念性的革命必将恢复股市估值理性,还原股价信号,并将重新激活股市优胜劣汰、资源配置功能。到那时,新股发行中存在的“三高”现象将迎刃而解、自动消亡。
欺诈上市是IPO环节的犯罪,它不属于退市制度的职责范畴。因为即便是欺诈上市,只要它达不到退市标准,就无法让它退市。然而,作为既成事实的犯罪嫌疑人,应该交由司法机关追究其刑事或民事责任,并可以让责任当事人牢底坐穿、倾家荡产。但绝不能将欺诈上市与退市制度胡搅蛮缠在一起。
退市制度的功能与作用不能泛化。凡是在证券市场上的金融犯罪,都应该交由专政机关处置,让犯罪嫌疑人承担各自的民事或刑事责任,而欺诈上市是新股发行(IPO)环节的犯罪,我们必须以法律为准绳,对犯罪分子进行严惩,而不应该交由退市制度来越俎代庖。
用退市制度惩处欺诈上市,既是制度越位,也是司法无能。因此,主张采用退市制度惩处欺诈上市,是十分错误的想法和主张。(
欢迎光临 天机论坛 (http://www.tjgp.com/)
Powered by Discuz! X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