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监会将全面加强资本市场与现代农业对接 中国证监会副主席姜洋昨日在"中国农村金融发展论坛"上表示,证监会将从加大市场服务"三农"力度、不断增加符合"三农"特色的金融服务供给、促进农业产业创新驱动发展、提升期货市场服务"三农"水平等四个方面入手,全面加强资本市场与现代农业的对接。 姜洋指出,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业兴,则国家强。在经济发展新常态下,"三农"问题的有效解决,将进一步提高经济发展的潜力、韧性和回旋余地。必须加快农村金融改革创新,更好地发挥金融对农业的助推作用。 ●五券商四银行跻身首批私募基金外包名单 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昨日公布了首批私募基金外包服务机构名单,5家证券公司、4家商业银行和2家基金公司跻身其中,此外,15家私募基金外包服务机构中,还包括3家IT公司和1家独立外包机构。从业务类型来看,包括私募基金份额登记、估值核算和信息系统三类。 ●新三板尚未考虑竞价交易与降门槛 竞价交易和降低投资门槛,这是新三板投资者颇为期待的两项政策。对此,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公司总经理谢庚昨日回应称,目前还没有推出竞价交易和降低投资门槛的考虑。 ●姜洋:进一步完善期货期权品种上市机制 证监会副主席姜洋近日在参加中国农村金融发展论坛时表示,将进一步加大资本市场服务"三农"的力度,不断增加符合"三农"特色的金融服务供给,促进农业产业创新驱动发展,提升期货市场服务"三农"的质量和水平,进一步完善期货期权品种上市机制,提升农产品市场创新效率,研究推出更多涉农期货品种。 ●以新思维看待市场化法治化新常态 上周,中国证监会核发了25家企业首次公开募股(IPO)批文,表示将适度加大新股供给,由每月核发一批次增加到两批次。与此同时,宣布启动"2015证监法网专项执法行动",对五类违法违规行为进行重点打击。这些信号引发了市场的一些猜测,有的人出于惯性思维,由此联想到监管部门是否要借机"打压股指"。 ●打击资本市场违法违规为牛市保驾护航 监会将于近期部署开展"2015证监法网专项执法行动",集中力量对市场反映强烈、严重危害市场秩序的重大违法违规行为实施专项打击,这无疑为净化股市环境、夯实牛市基础提供了重要支撑。 ●IPO堰塞湖平稳泄洪对A股市场冲击料有限 证监会发行监管部《首次公开发行股票正常审核状态企业基本信息情况表》最新披露情况显示,截至4月23日,两市共有562家企业排队,519家企业处于正常审核状态,其中有34家已通过发审会,包括上交所14家,深交所中小板8家,创业板12家。另有43家企业进入中止审查名单。 ●新三板企业借定增图谋股权分散股东人数超200人企业达28家 新三板市场分层渐行渐进,挂牌企业数量与日俱增,股东人数超200人的挂牌企业已初具规模。近日,《证券日报》记者独家获悉,截至今年3月底,新三板挂牌企业中,股东人数超过200人的企业已经达到28家,其中包括挂牌前超过200人的企业和挂牌后通过定增实现股东人数突破200人的企业。 ●增加供给消化存量新股发行提速是"一石二鸟"之策 新股发行继续提速引发了市场的强烈关注。4月23日,证监会按法定程序核准了25家企业的首发申请,其中上交所10家,深交所中小板3家,创业板12家。 对此,证监会表示,这批25家首发企业,是证监会根据市场情况和首发审核工作的进度,在本月内核准的第二批企业。下一步,证监会将在继续保持按月均衡核准首发企业的基础上,适度加大新股供给,由每月核发一批次增加到核发两批次。 ●证监会促两融业务规范运行 近日,证监会通报了第二批券商两融业务审查结果,认为本批券商两融业务总体规范,没有发现重大违法违规行为,不过对长城证券、华泰证券(601688)、国信证券(002736)、五矿证券、华西证券、中金公司等六家券商采取了监管措施。 针对两融业务的监管,上述券商中,已上市的两家券商已经开始有所动作。《证券日报》记者致电数家券商客服,对方均表示目前将严格审查投资者两融业务资格,尤其是50万元的资金门槛。 ●两融余额演绎V字反转本周有望破1.8万亿元 在近日上证指数突破4400点,一度冲至4444.41峰值的同时,沪深两市两融余额向上势头仍然不减。4月23日,沪深两市融资融券余额合计已达17790亿元。两融余额有望在本周初突破1.8万亿元。 从行业的角度来看,制造业、金融业、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仍然占据两融余额的前三名,截至4月23日,制造业两融余额为6904.1亿元,金融业两融余额为3708.8亿元,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两融余额为1144.1亿元。 ●两融获年轻投资者关注融资难让股民敢买不敢卖 "做融资融券业务的投资者大多有一个共同特点,敢买不敢卖。虽然市场会出现波动,融资风险偏高,但近期资金需求过大,投资者一旦卖出还款,再融资买入就很难了。"4月24日,记者来到安信证券北京某营业部,业务员告诉《证券日报》记者。 ●多家期货公司IPO取得实质性进展 期货业创新效益初步显现,创新业务稳步推进,创新效果凸显。 在昨日举行的"第9届中国期货分析师论坛暨首届场外衍生品论坛"上,证监会证券基金机构监管部副主任李格平表示,随着一批鼓励创新政策的陆续发布,期货行业创新活力逐步释放,这些政策措施的实施,为行业创新创造了良好的政策环境。目前,期货公司股权融资获得突破性进展,多家期货公司IPO上市取得实质性进展,还有很多公司正在准备IPO上市和新三板挂牌。 ●期货业悄然布局场外衍生品市场 随着监管层的大力支持,以及行业转型发展需要,期货公司目前已借道风险管理子公司业务,悄然布局场外衍生品市场。 在昨日举行的"第9届中国期货分析师论坛暨首届场外衍生品论坛"上,场外衍生品市场发展成为业内热议的话题。多位期货公司风险管理子公司相关人士表示,通过借道子公司业务,场外衍生品市场的发展将成为未来主要的创新空间。 ●1307家公司一季度净利增长5.85% 截至4月26日记者发稿时,沪深两市已有1307家公司披露一季报。这些公司1-3月实现归属母公司股东净利润1113.40亿元,同比增长5.85%;实现营业总收入14362.72亿元,同比增长2.24%。 同花顺(300033)iFinD统计显示,上述1307家公司中,有800家公司一季度实现同比增长或扭亏,占比超过六成。在业绩增长的公司中,有125家公司业绩增幅在100%以上。拓展经营范围、实现转型升级是不少公司一季度业绩大增的重要原因。 ●上交所规范"PE+上市公司"信息披露 上海证券交易所日前发布《上市公司与私募基金合作投资事项信息披露业务指引(征求意见稿)》,规范和强化"PE+上市公司"模式下的信息披露。 ●中行:促进人民币纳入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储备货币 中国银行(601988)副行长高迎欣26日出席"中国进出口企业年会2015暨中国对外贸易500强俱乐部年会"时表示,商业银行要在人民币国际化的过程中发挥积极作用,推进人民币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货币的报价和直接交易,促进人民币用于沿线国家资产计价、纳入沿线国家储备货币。 ●多位专家看好A股"慢牛" 在4月25日举行的"大国大时代--中国经济报告会"上,公开发言的与会嘉宾,从学者到专业投资人,从公募人士到私募人士,无一例外对4000点以上的A股行情表示出非常乐观的预期。 ●基金业协会公示首批私募基金外包服务机构 近日,第一批15家私募基金外包服务机构在基金业协会完成备案,业务类型包括私募基金份额登记、估值核算和信息系统三类。 首批外包服务机构具有三大特点:第一,知名机构较多,具有行业代表性,分布合理。15家机构大多为股东和财务状况良好的中大型金融企业,其中证券公司5家,商业银行4家,基金公司2家、IT公司3家、独立外包机构1家。 ●并购重组"扮靓"上市公司一季报证券、互联网等行业"风光正好" 临近4月底,上市公司一季报披露进入高峰期。截至4月26日记者发稿时,沪深两市已有1307家公司披露一季报。这些公司1-3月实现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113.40亿元,同比增长5.85%;实现营业总收入14362.72亿元,同比增长2.24%。一季度,证券、互联网、环保工程等行业在年报增长的基础上,继续保持良好态势,而农林牧渔、机械设备、采掘、钢铁有色等传统行业净利增速出现明显下滑。 ●"一带一路"助推南北车股价高涨专家称未来前景需看海外订单 随着"一带一路"概念的持续升温,中国南车(601766)与中国北车(601299)的股价也是节节攀升,截至4月24日,两只股票再次封涨停板。 对此,品今(北京)资产管理有限公司权益投资部总监张雷向《证券日报》记者分析称,"中国南车(601766)和中国北车(601299)的股价目前较高,有一定的投资风险,至于公司未来业绩能否支撑目前高涨的股价还需看海外订单情况。" ●广西拟报北部湾自贸区新方案 顶牛记者近日从钦州市Z/F层面获悉,广西壮族自治区拟对中国(北部湾)自由贸易试验区的方案作新一轮调整,将自贸区面积由之前的80平方公里扩大到近100平方公里。 |
欢迎光临 天机论坛 (http://www.tjgp.com/) | Powered by Discuz! X3.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