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港通紧锣密鼓要修一条新路 港交所行政总裁李小加昨日在出席香港中资证券业协会典礼会后表示,深港通的系统准备工作将在7月底前完成,从而具备启动条件,但具体开启日期仍以两地监管部门正式宣布为准。 市场对于深港通的开启日期充满憧憬,但国务院尚未正式批复深港通方案。李小加表示,深港通需要"慢慢来",有消息会尽快宣布,但准备工作一直都在积极进行中。港交所内部人士透露,沪港通的开通使深港通的各项准备工作有了一定经验,但仍需在深港之间"修一条新路",审慎地进行及与内地交易所的配合都不可或缺。 ●净利超营收近三十倍"非典型"PE登陆新三板 4月30日,全国股转系统已公示了明石创新投资集团(下称"明石创新")的相关申报文件。如无意外,明石创新将成为第五家挂牌新三板的PE机构。不过,在众多的PE机构中,明石创新显得有点"非典型"。 与传统的PE机构不同,明石创新的净利润大部分来自于自有资金股权投资收益,而非管理费收入。这一点体现在财务报表上,就出现了明石创新2014年度净利润远远超过营业收入的情况。 ●强监管非打压市场新三板处罚体系建设将加快 高烧"过后,新三板市场开始慢慢降温。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有限责任公司(简称"全国股转公司")公布的最新数据显示,新三板市场指数和成交额双双回落。其中,市场成交额已多个交易日未破10亿元。 市场人士将原因归结于制度改革预期的落空,以及管理层对新三板违法违规行为的警惕。对此,全国股转公司机构业务部总监贾忠磊认为,加强市场监管是为了发展市场、壮大市场,而不是为了打压市场,塑造良好的市场秩序才能够实现新三板市场的长治久安。他同时透露,新三板市场分层制度将在今年推出,此外,全国股转公司还将加快自律监管体系和处罚体系的建设,进一步加大市场公开透明程度。 ●国务院提出加快培育外贸竞争新优势 国务院日前印发的《关于加快培育外贸竞争新优势的若干意见》提出,巩固贸易大国地位,推进贸易强国进程。努力提高新兴(300098)市场、中西部地区、一般贸易、服务贸易和品牌产品在我国外贸中的占比。力争到2020年,外贸传统优势进一步巩固,竞争新优势培育取得实质性进展。 此外,中国证券报记者获悉,为推进外贸转型升级,相关部门正加快制定促进跨境电子商务发展的指导意见,相关文件有望近期发布。 ●商业健康险个税政策试点时间表划定 昨日,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保监会三部委联合发布《关于开展商业健康保险个人所得税政策试点工作的通知》,为确保商业健康保险个人所得税政策试点平稳实施,拟在各地选择一个中心城市开展试点工作。 其中,北京、上海、天津、重庆四个直辖市全市试点,各省、自治区分别选择一个人口规模较大且具有较高综合管理能力的试点城市。 ●新三板市场券商正在提高挂牌与做市门槛 “如今新三板市场内外,券商的主导权已经愈加明显,挂牌前端与后期做市都设定了一定门槛。”5月12日,一位律师事务所的资深律师向《证券日报》记者透露。 今年以来,券商逐渐提高新三板拟挂牌项目和做市项目门槛,收费也在提高。同时企业获得的政府补贴也正在下滑。 ●券商重仓股二季度以来浮盈近200亿元 二季度即将过去一半,然而券商们则提前迎来了大丰收,一个半月不到的时间,券商们一季度所持有的479只重仓股已产生近200亿元的浮盈。 《证券日报》记者据同花顺(300033)iFinD数据整理发现,券商一季度重仓479只个股,二季度以来,截至5月12日,这479只个股中有459只个股上涨,仅有20只个股下跌,平均涨幅达27.51%,跑赢同期大盘10.08个百分点。 ●4月最牛私募收益率超90% 央企整合主题和成长股在4月份轮番大涨,提前布局的私募收益颇丰。相关数据显示,谷晟投资旗下的"谷晟1期"以92.55%的收益勇夺第一名,私募大佬江作良掌舵的惠正投资旗下的三款产品收益率也为50%左右,闯进月度十强。 资产管理行业的两位老将4月份表现突出。谷晟投资旗下的"谷晟1期"以92.55%的高收益高居月度榜首,该产品成立于2014年8月,托管在招商证券(600999),目前累计净值已经高达3.2964,表现十分抢眼。谷晟投资董事长廖春晖曾任万国证券资产管理部总经理,主持过中国第一只证券投资基金"宝鼎基金"的发行与管理工作。 ●基金看好2.0版互联网主题行情 随着中邮信息产业首募以超过120亿的规模一日售罄,今年以来明确主投互联网行业的新基金规模已近500亿。部分基金经理表示,在新一轮国家扶持政策的刺激下,经过年初的一波TMT行情后,目前市场或将迎来2.0版本的互联网主题投资行情。 5月11日,中邮信息产业基金一日售罄,渠道消息其规模或将突破120亿,成为年内第二只首日募集破百亿的基金,也创下了迄今为止互联网主题基金首募规模的最高纪录。 ●跨境资金流出压力较大 按最新国际标准,一季度资本和金融账户逆差为4844亿元人民币,剔除储备资产后,金融账户逆差达到惊人的9782亿元,显示我国跨境资金面临较大的流出压力。 外汇局12日首次按照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最新标准公布了2015年一季度国际收支平衡表初步数据。虽然统计标准有所改变,但是对比过去季度的数据,还是可以看出,一季度资本和金融账户的逆差明显扩大。 ●三部委落实商业健康险个税政策试点工作 5月12日,财政部网站发布《关于开展商业健康保险个人所得税政策试点工作的通知》,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保监会就开展商业健康保险有关个人所得税政策试点工作有关问题作出明确,对试点地区个人购买符合规定的商业健康保险产品的支出,允许在当年(月)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予以税前扣除,扣除限额为2400元/年(200元/月)。 试点地区企事业单位统一组织并为员工购买符合规定的商业健康保险产品的支出,应分别计入员工个人工资薪金,视同个人购买,按上述限额予以扣除。 ●国开行棚改贷款发放突破万亿 中国证券报记者了解到,截至5月8日,国开行累计发放棚改贷款10033亿元,贷款余额8087亿元,累计发放突破万亿大关。截至目前,国开行2015年新增发放棚改贷款1992亿元,支持了全国31个省(区、市)棚户区改造,涉及总建筑面积约11.2亿平方米,惠及棚户区居民近1137万户。 国开行住宅金融事业部有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国开行将继续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的统一部署,不断加强棚改投融资模式创新,提升精细化管理水平,为进一步推进棚户区改造提供强有力的金融保障。 ●监管层酝酿险企治理新"组合拳" 监管层近年来开展的专项检查工作正在暴露保险公司治理方面的多处风险。日前,中国证券报记者独家获悉,继4月发文规范保险公司关联交易之后,监管层正酝酿完善与偿二代并行、覆盖更为全面的公司治理监管规则体系,而研究修改《保险公司独立董事管理暂行办法》(以下称"独董管理暂行办法")将成为政策"组合拳"中的重要部分,"隔离机制"等增强独董"独立性"措施的可行性也正在探讨中。据介绍,对接偿二代后,保险公司的治理将步入更加规范的框架,监管的依据也将更具可操作性,相关细则对于行业内外的上市公司和非上市公司的规范治理将产生积极作用。 时隔九年之后,保险公司治理中关于独立董事的部分再度成为监管层探讨完善监管制度设计的重要环节。中国证券报记者从接近保监会人士处独家获悉,有关部门正在积极推动完善公司治理相关的法律法规和监管制度,酝酿推出一套与偿付能力监管(偿二代)并行的公司治理监管规则体系。 ●商务部:我国吸收外资保持增长态势 商务部12日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1-4月,我国吸收外资保持增长态势。全国新设立外商投资企业7790家,合同外资金额1013.2亿美元,实际使用外资金额444.9亿美元,同比分别增长17%、51%和11.1%。 1-4月我国吸收外资呈现四个方面的特点:一是现代服务业领域吸收外资增幅较高。1-4月,服务业新设外商投资企业5636家,实际使用外资281.4亿美元,同比分别增长32.1%和24.8%,占全国吸收外资比重分别为72.4%和63.2%。 ●楼继伟:更好地引导民间资本投资 财政部部长楼继伟日前在厦门考察时表示,面对经济下行压力,财政部门要落实好各项政策措施,努力营造有利于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发展环境,为企业发展减负加力,充分激发市场主体的活力。 他表示,我国经济发展已进入新常态,当前经济运行总体平稳,同时面临较大下行压力,顶住压力、迎难而上,需要企业和政府共同努力。企业要进一步发挥自主性、创造性,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政府部门将努力营造有利于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发展环境,一方面要落实好结构性减税和普遍性降费政策措施,为中小企业减负加力,另一方面要深入推进简政放权,能放给市场的坚决放给市场、而且放到位,充分激发市场主体的活力,同时管住管好该管的事。 ●李克强:深化行政体制改革切实转变政府职能 国务院召开推进简政放权放管结合职能转变工作电视电话会议。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发表讲话。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张高丽主持会议。国务院副总理刘延东、汪洋、马凯,国务委员常万全、郭声琨、王勇出席会议。 ●前四月私募产品平均收益跑输大盘 2015年前4个月,上证指数涨幅达37.31%,创业板指涨幅达94.18%。在此业绩基准下,绩优私募"越战越勇"。始终活跃在创业板上的"倚天雅莉3号",以247.33%的回报夺冠。前100名私募产品的平均收益率达到89.76%,直追"神创板"。绩优私募认为,创业板风险有一些,但调整幅度并不深。相反,权重股受两融限制和基本面影响,未来空间不大。 根据私募排排网的数据,今年前4个月,排名前十的非结构化股票策略型私募产品(包括信托类、自主发行类、券商资管类和公募专户类)平均收益率达156.02%;排名前五十的产品,平均收益率达107.70%,均跑赢两大指数。不过,可统计的1400多只产品,平均收益率36.63%,没有超过大盘。 ●新三板"排雷"有利价值投资 "中山帮"与中海阳的相继被查,使新三板违规开始暴露于投资者眼前,"风口上的风险"也成为新三板投资中不得不面对的关键词。中国政法大学法律应用研究中心相关人士接受中国证券报记者采访时指出,新三板公司由于规模较小,且多处于初创期,无论是挂牌前还是挂牌后,都会有不少合规问题需要解决,从这个角度说,新三板市场肯定还要经历一个逐步完善的过程。对于投机操作、内幕交易等违规行为则应严厉"亮剑",以确保不对整个资本市场带来伤害。业内分析认为,日后针对新三板市场的监管、针对错误或者过激行为的纠正或将常态化,这有助于实现新三板市场的价值投资。 调查未明,股价先跌。5月12日,新三板明星公司中海阳股价继续下挫。"首家遭证监会调查的挂牌企业"的帽子给公司股价带来明显压力。 ●两融摸高1.9万亿后回落周融资净买入瘦身 上周是节后第一周,两融余额虽然一度突破1.9万亿,创出历史新高,但是上周末再度回落至1.88万亿。降杠杆进程对A股市场影响大,而且已经波及两融市场。 上周沪深两市剧烈震荡,上证指数和深证成指连续大挫,创业板指和中小板指数接连创出历史新高。市场的差异化波动叠加降杠杆进程加速,使得两融市场出现调整。 ●威门药业(430369)成立新三板首只医药并购基金 新三板首家医药并购基金即将破茧。5月12日晚间,苗药做市标的公司威门药业(430369)披露公告称,公司近日与中钰资本管理(北京)有限公司签署了共同发起设立威门中钰健康产业并购基金(有限合伙)的框架协议。该基金规模为6亿元,存续期为2+3年,基金投资方向为与威门药业战略发展规划相关的医药医疗细分领域,包括中成药、化学制药、生物制药以及大健康相关产品医疗器械、医疗服务等。 证券时报新三板论坛从中钰资本人士处了解到,该并购基金为新三板公司中出现的首只医药并购基金。 |
欢迎光临 天机论坛 (http://www.tjgp.com/) | Powered by Discuz! X3.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