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机论坛

 找回密码
 欢迎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天机股票网 争做最牛的股票资讯集散地 注册 - 常见问题 - 联系方式

你有好料 就来分享 你可以将手中的好料分享赚取金币。 如何获得金币 - 金币回购计划

天天来访问 天天有收获 高端信息区区几个金币就可查看 立即注册 - QQ快速登陆

查看: 488|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操盘日记] 监管层引大公司回流 蓝筹回归步伐或加快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1-9-27 08:45:32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陕煤股份、中国水电、中交股份3个超级IPO大单密集之际,A股屡创新低,市场再次关注IPO带来的资金压力,由此引发监管层发审思路的讨论:市场环境不佳之时,监管层是否应考虑控制IPO的发行速度减低市场压力。
实际上,作为迟到者的中交股份此番上会,不仅标志着2007年H股回归潮后的沙尘再扬,而且,也可以窥见四年来,监管层针对H股回归的思路数度生变。
27日开始申购的中国水电发行规模从上限缩减,发行价区间也远不及上周保荐机构拟定的区域。决定了将不会达到173亿元的拟募集规模,超募更是无从谈起。
可见的超级IPO还有两单,A股二级市场已经跌破2400点,创2010年7月7日以来新低,四季度的股市将如何承受这数根不知道是否是最后的稻草,我们拭目以待。
H股回归再扬沙尘
监管层仍对H股回归公司的资质要求严格,要求香港创业板公司原则上先转香港主板后,才能回归A股上市。
中交股份的上会,或表示着2007年H股回归潮后的沙尘再扬。
H股回归一向存在多个难题,特别是以中交股份为代表的IPO与吸收合并共行的模式,涉及审批程序也较一般A股IPO审批程序更复杂。
海外上市公司的换股合并,无论企业的规模大小、属性如何,均需经过双方公司董事会、债权人、类别股东大会、股东大会的同意,此外还需获得双方所在地政府、相关派出机构及中国证监会的批准。
如果海外上市公司为外商投资公司,其中涉及到外资并购问题,还必须经过商务部的审批;而如果在合并过程中涉及国有资产,则可能需要国资委批准。
事实上,从合并预案的公告到合并的获准实施,至少需要半年左右。以中交股份为例,其吸收合并预案在2010年12月底便已公布,直至日前才公布上会,而整个换股合并的时间跨度快则1年、慢则3年。
以上海电气换股吸收合并上电股份回归A股IPO为例,其2007年8月31日便已公布方案,及至2008年11月底才宣告成功。
除审批流程的漫长,H股回归的步伐也因市场与发行审核进度的变化而一波多折。
证监会曾于2007年中向部分券商下发《境外中资控股上市公司在境内首次公开发行股票试点办法(草案)》,这或成为H股回归A股的门槛参考标准。
该草案显示,如果在海外上市的中国公司符合以下条件,它们可申请A股上市:在香港证券交易所上市时间超过1年;上市总市值超过200 亿港元;过去三个财政年度累计的净利润不少于20亿港元; 超过50%的公司资产或净利润来自中国内地。
高盛高华2009年研究显示,当时共有57家H股上市公司符合标准,其中包括中移动(00941.HK)、中交建(01800.HK)。
然而,此后草案并无下文,传言中随后推出的红筹股回归名单也迟迟未出,中移动至今未回归。
事实上,这或与此后的市场走势及IPO暂停有关。
2008年,A股走入断崖式下跌的通道,IPO于当年9月16日暂停,至暂停前市场下跌超60%,IPO直到2009年6月29日重启。
而海外上市公司采取IPO模式回归A股市场,特别是中移动、中交建等总股本介于百亿和千亿之间的“庞然大物”的回归,难免对A股造成冲击,海外上市公司回归步伐或因此暂缓。
例如,湖南有色(02626.HK)的回归计划2008年2月19日被否,紫金矿业(02899.HK)回归A股计划在2007年12月通过证监会审批,但因A股不稳,直到2008年4月底才发行上市。
2009年IPO重启后,H股回归重启。据记者统计,2006年7月以来,除两地同时上市企业外,已有24家H股回归。
目前,监管层对于跨市场上市的发行审核仍然谨慎,其核心标准是无论何种方式的H股回归,均需按照首发的要求审核和披露。
值得注意的是,大型央企或存在“绿色”通道,比如宁波港、中国水电等企业上市时,皆获特批。
此外,在计算最低比例时可合并计算H公众股;信息披露遵循“孰严原则”,可以考虑低于1元的面值。监管层除要求H股回归以IPO审核标准趋严外,“讲清楚回A股的必要性”也成为其披露要求之一。
监管层仍对H股回归公司的资质要求严格,要求香港创业板公司原则上先转香港主板后,才能回归A股上市。
蓝筹股发行躁动
根据上交所8月底的市场统计数据显示,今年共28家企业首发,累计募资达647.17亿元。去年则有26只股票在主板上市,全年累计募资1891.51亿元。
事实上,A股曾有数次IPO暂停,每次都与市场密切相关,然而重启后的市场却并非一定承压下跌。
除1990年的暂停和重启在证券市场初创时发生外,1994年7月暂停,1995年1月重启,市场短期跌17%,但半年后涨幅达39%。IPO重启对市场带来的压力并不大。
而此后两次IPO重启后的市场,皆呈现跌势。
2001年8月,IPO迈入第3次暂停前,市场经历55天14%的下跌,暂停后的75天继续下跌20%。而2001年11月IPO重启后,沪指曾短期上涨3%,但88天后跌幅达18%。
2004年8月第4次暂停前,市场经历139天24%的下跌,暂停后市场继续经历了20天6%的下跌。2005年1月重启后,短期上涨了5%,但123天后跌幅达到10%。
2005年的两次暂停重启,市场皆呈现升势。
2005年5月第5次暂停前,市场经历87天18%的下跌,暂停后的11天下跌5%。
2006年5月重启前,市场持续上涨57%,重启后仍持续上涨,1年内涨幅达162%。而在最近一次的IPO暂停中,即2008年9月第6次暂停前,市场经历337天68%的下跌,暂停后的40天下跌11%。
2009年6月重启前,市场已经持续上涨67%,重启后继续上涨。
历史数据显示,IPO的容量或与大市并无直接关联。近期市场的走弱,并不仅是大型IPO齐发压力所致。
事实上,近年来监管层一直强调发行机制的市场化向导,这意味着“巨无霸”IPO的放行,或已逐渐脱离窗口控制。此外,近期多个IPO超级大单的并发,或是监管层持续扩大蓝筹市场规模,提供优质上市公司资源思路的延续。
今年两会期间,上交所理事长耿亮提出,上交所将在“十二五”期间努力推进蓝筹股市场、推动更多的优质企业上市,“初步估算,今后五年每年有50家新上市公司。”
根据上交所8月底的市场统计数据显示,今年共28家企业首发,累计募资达647.17亿元。去年则有26只股票在主板上市,全年累计募资1891.51亿元。
这意味着截至8月末,仅为去年主板IPO募资额度的34%,即使算上中国水电、陕煤股份与中交股份的拟募资之和500亿元,也只及去年的60%。有业内人士表示,主板大单频发与推动蓝筹股上市的力度不无关系。
上交所最新的《上市公司分类监管研究》联合研究计划报告明确提出,中国大企业是中国市场持续发展的动力,没有这些大企业资产的注入,中国资本市场的发展没有来源和动力,不可能持续发展,所以现在要加快海外蓝筹股的回归步伐。
此外,超级IPO选择在市场低点同时出炉,或与再融资监管理念的发展有关。虽然中国水电的最终询价结果显示出现“低募”情况,但实际上,这些大型企业谋求上市过程中,并非一味关注IPO的融资情况,其或可借力后续的融资平台。
据了解,监管层正逐步推进上市公司分类监管,即IPO和再融资分开,股权融资和债券融资分开的思路。
未来,再融资分类监管有数个考虑要素,包括发行人资质、发行人选择的品种及该品种投资者的特征及融资额大小等。
监管层基本原则是,放松管制、加强监管,在市场监督机制逐步增强的条件下,逐步降低行政干预及管制。这意味着大型公司未来再融资或可享受分类监管带来的快速通道。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有用有用 没用没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欢迎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