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机论坛

 找回密码
 欢迎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天机股票网 争做最牛的股票资讯集散地 注册 - 常见问题 - 联系方式

你有好料 就来分享 你可以将手中的好料分享赚取金币。 如何获得金币 - 金币回购计划

天天来访问 天天有收获 高端信息区区几个金币就可查看 立即注册 - QQ快速登陆

查看: 583|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沪指近5月首度周线“金叉”修复性行情上演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2-11-3 13:08:44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 赵笛

      所谓“金叉”,是指在股市技术走势图上,一根短期均线从下方上穿长期均线,且两根均线方向均朝上。一个“金”字,总能让人联想到金碧辉煌、金光灿灿这样的词汇,因此,“金叉”出现自然是多头发动进攻的好兆头。

      11月头两个交易日,地产股在多重利好共同推动下集体大涨,从而刺激沪指5周均线上穿10周均线,形成“金叉”。这也是自6月初沪指上述两条均线形成“死叉”并持续下跌5个月后,首度出现象征积极信号的“金叉”。

      分析人士认为,在经济触底迹象逐渐明显的背景下,股市年末修复性行情或正悄然上演。

      /市况直击/

      地产股“亮剑” 11月开门红

      在行情低迷、众人迷茫时,地产股的再次爆发促使沪指周均线出现5个月来首度“金叉”。相比日线“金叉”,周线“金叉”被认为可靠性更强、市场号召力更大。

      地产股连续两日现集体涨停

      10月的最后一个交易日,当市场还在担心大盘继续探底之际,沪指却有点意外地上涨0.32%。

      11月的首个交易日,正当人们还在忐忑行情到底是“开门红”还是“开门绿”时,地产股出现12只股票集体涨停的盛况,而沪深两市涨停个股总数也不过21只。截至11月1日收盘,地产股整体涨幅高达3.14%,远超上证综指1.72%和深证成指2.28%的涨幅。

      11月2日,地产股行情并未偃旗息鼓。在当日早盘指数小幅下跌的背景下,午后地产股再度发力,使得大盘日内出现V型反转。截至收盘,地产板块整体涨幅2.93%,再次排名板块涨幅第一,而地产股也再度出现8只个股集体涨停的局面。

      对于地产股突然爆发,有人调侃或与某地产界大佬离婚有关,因为“二婚”有助提振房市需求。当然,这纯属玩笑。那么,投资者不禁要问,地产股连续上涨的真正原因和背景是什么呢?

      内外利好双重刺激

      根据 “中国房地产指数系统百城价格指数”对100个城市新建住宅的全样本调查数据,10月,全国100个城市(新建)住宅平均价格为8768元/平方米,环比9月上涨0.17%,这是自2012年6月止跌后连续第5个月环比上涨,涨幅与上月持平。

      其中,一线城市成交量率先恢复,明显带动成交价的持续上扬。根据中国指数研究院发布的报告统计,北上广深一线城市10月新房均价为21998元/平方米,环比上涨0.51%。其中,除上海外,北京、广州、深圳房价环比上涨幅度均有所扩大,广州涨幅依然居首,环比上涨1.04%。

      《每日经济新闻(微博)》记者注意到,房价一直是地产股风向标,这在之前地产股走势中已多次得到印证。由于地产股7月以来已现大幅下跌,因此房价环比上涨与经济触底回升的消息形成了共振。

      而除了房价上涨以外,市场所曝出的巴菲特抄底美国楼市的消息,又为国内地产股的上涨裹罩上了一件 “巴菲特概念”的外衣。

      本周,巴菲特旗下的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宣布,收购一家在全美有着5万多名经纪人的房产中介机构,此举有望将巴菲特已有的房产中介业务扩大两倍以上。由于此前巴菲特收购了一家生产砖的企业,并将支付15亿美元收购美国一家濒临破产的抵押贷款机构的房产贷款组合,因此有分析人士认为,种种迹象表明,巴菲特正言行一致地看好美国楼市。

      虽然,美国楼市与国内楼市有许多不同,但在市场投资逻辑或有一定的共性,即看好经济复苏。

      5周均线上穿10周均线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注意到,随着地产股的暴涨以及大盘重拾升势,沪指在技术面上出现了一个非常重要的积极信号,那就是沪指周均线出现“金叉”。

      截至11月2日,沪指10周均线点位为2092.06点,而5周均线点位是2100.54点,很明显,5周均线已上穿10周均线形成“金叉”,它所具有的特殊意义是:这是沪指自6月1日周均线“死叉”以来,在五个月后首现“金叉”。

      与沪指一样,深成指也在本周实现了金叉。截至11月2日,深成指10周均线点位为8566.13点,而5周均线点位是8644.05点,5周均线同样上穿10周均线形成“金叉”。

      分析人士认为,沪指和深成指的周均线“金叉”并非突然而至,而是酝酿了近10周的时间。自8月底以来,沪指进入横盘整理阶段,这也导致5周均线横盘多时,信号不明。而随着近期地产股暴涨,指数向上做多,5周均线也终于上攻突破。

      “周线往往比日线更可靠,周线金叉是大盘反转的信号之一”,面对技术面出现的积极因素,一位私募人士如是说。

      /历史回顾/

      史上周线“金叉”后行情各异

      纵观A股历史,如果周均线形成有效“金叉”,那么后市行情往往将获得不错的涨幅。然而,有时周均线“金叉”只是一种诱多,那么,本次“金叉”是否有效呢?《每日经济新闻》记者统计后注意到,周均线“金叉”是指数常见形态,但从后期表现看,5周均线上穿10周均线(以下“金叉”、“死叉”若无特别说明,均特指5周均线与10周均线的共同表现)后,行情易表现为以下三种形态。

      下跌途中“诱多”

      第一种“金叉”,只是下跌途中的反弹。如自2010年11月沪指下跌以来,共出现了6次周均线“金叉”,除本次外,前5次都是反弹诱多。

      2011年2月25日当周,沪指5周均线上穿10周均线,在随后的一个半月里,沪指仅上涨6%便开始下跌,且阶段性最高点位3067点并没有超过前期3186点高点,因此,此次“金叉”只是下跌途中的反弹。

      2011年7月22日当周,沪指周均线出现“金叉”,然而,这一次“金叉”的原因在于前四周沪指上涨6.71%拉高了5日均线。就在“金叉”当周沪指下跌1.75%,5周均线随后拐头向下,两周后出现周均线“死叉”。

      2011年11月18日当周,沪指周均线再次出现“金叉”,但和上一次类似,“金叉”当周沪指下跌2.6%,随后便拐头向下,两周后“死叉”。

      2012年2月10日当周,沪指周均线出现“金叉”。随后指数在4周内上涨5.6%。但之后又出现四连阴,周均线“死叉”。

      2012年5月4日当周,沪指周均线在前期“死叉”后不久出现“金叉”,但当周便见顶,随后5日均线掉头向下。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注意到,在上述五次“金叉”过程中,除有两次出现后沪指能维持数周小幅上涨以外,其余三次“金叉”之时便是阶段见顶之时。分析人士认为,这说明在下跌过程中,主力往往会利用 “金叉”来诱多。

      上涨中途“加油”

      第二种“金叉”,则是行情上涨途中的“空中加油”。在2006年~2007年的大牛市中,沪指周均线出现过两次“金叉”。

      2006年9月15日当周,沪指5周均线和10周均线“金叉”。《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注意到,这一次“金叉”稳固了牛市上涨步伐。统计显示,在此次“金叉”之前,沪指常常下探5周均线,甚至跌破5周均线向10周、20周均线寻求支撑。但自从上述“金叉”之后,调整完毕的沪指在后续19个交易日里均未有效跌破5周均线,其上涨形态比之前好看得多。

      2007年7月27日当周,沪指5周均线和10周均线再次“金叉”,而这一次金叉是指数加速上涨的最后一个阶段。统计显示,此次“金叉”后的11周里,沪指上涨45.44%,11周里出现了3个跳空向上缺口。而上次金叉后35个交易日里仅出现4个跳空向上缺口。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注意到,这种上涨途中的“金叉”在历史上并不多见。比如2009年股市也出现过报复性反弹,但上涨途中并未出现周线金叉。

      “二次金叉”筑底

      第三种“金叉”是在大底构筑时形成的“二次金叉”,这就类似“双重底”概念。

      2005年8月12日当周,沪指周均线出现金叉,然而由于此前股市一直处于跌势,期间也曾出现过不少诱多性质的金叉,所以,单看这一次金叉仍无法判断其预示性。而要判断出此次“金叉”是“见底金叉”,则要等到当年12月16日形成再次 “金叉”。这一次金叉的点位高于前一次金叉,从而形成“双重金叉”的见底信号。分析人士认为,与其说998点是牛市起点,不如说“二次金叉”才是牛市起点。

      与998点时情况一样,1664点时也出现过“二次金叉”。

      2008年12月5日当周,沪指周均线出现“金叉”。不过,和前期诱多“金叉”相似,本次“金叉”后5周均线便掉头向下,短期看无法判断其性质。2009年2月6日,当沪指周均线再度“金叉”,且“金叉”点位高于前一次点位,“二次金叉”的见底信号形成。

      再将目光拉近,2010年8月6日、9月30日沪指两度形成的 “金叉”也是“二次金叉”。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注意到,有技术分析人士认为,底部“二次金叉”必须“前低后高”,这是第一要素;其次,在第二次形成“金叉”时,10周均线必须拐头向上。

      2005年12月16日沪指周均线“二次金叉”时,10周均线是向上运行的;2009年2月6日沪指 “二次金叉”时,10周线也是向上运行的。

      与之形成对比的是,沪指在2012年2月10日当周实现了一次“金叉”,在5月4日又出现第二次“金叉”,但此时原本向上的10周均线已拐头向下了,不符合底部“二次金叉”的特征,因此之后股指继续下跌。

      “金叉”有效性尚待检验

      目前,沪指周均线再度形成“金叉”,由于只是第一个“金叉”,因此目前尚缺乏判定大盘已见底的理由。

      然而,《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也注意到,从现有数据看,积极因素比较多,因此至少短期有望维持反弹。

      首先,据测算,在下周沪指平开情况下,5周均线开盘时或达到2116.7点,较本周5周均线收盘点位2100.52点要高,所以下周5周均线有望继续向上;而10周均线在下周沪指平开情况下,将达到2094.56点,亦较本周点位2092.06点要略高一点。如果下周初A股不出现下跌,那么5周和10周均线的向上将对行情构成支撑。

      其次,从日K线图上看,沪指9月5日最低点2029.05点、9月26日最低点1999.48点和10月29日的2053.09点共同构成了类似于“头肩底”的形态。

      不过,由于量能并未有效放大,前期“钻石底”2132点一线的套牢盘仍不少,因此这一头肩底能否有效向上突破,压力不小。

      /焦点剖析/

      地产股暴涨玄机

      现在再来审视地产股。有分析人士认为,如果说房价上涨、巴菲特抄底是地产股上涨的刺激因素的话,地产股三季报乃至全年显露出的优异业绩,便是其暴涨的最大动力。那么,地产股向上修复性行情空间有多大呢?

      地产股上涨最关键因素是业绩向好。

      据国金证券统计显示,表面来看,三季报地产股毛利率38.5%,低于2011年同期的39.9%;净利率12.2%,同比降1.5个百分点;ROE为6.8%,同比降0.2个百分点;净利润同比增速为10.4%,低于2011年同期15.7%的水平。

      同比来看,地产股业绩是下滑的,估值应该向下修正。不过,仔细分析发现,地产股上述数据的降幅均不大,远远低于市场平均水平。这说明市场前期对地产股业绩的担忧有些过头了。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发现,地产龙头股三季报的业绩均实现增长。万科A(000002,收盘价8.65元)、保利地产(600048,收盘价11.79元)、招商地产(000024,收盘价23.67元)和金地集团 (600383,收盘价5.51元)前三季度净利润同比增长41.71%、10.21%、16.03%以及91.9%,这说明楼市调控对这些地产龙头企业来说并未构成实质上的冲击。

      海通证券房地产分析师涂力磊指出,由于三季报地产企业预收账款、资金流均处于过去三年最高水平,市场前期所担忧的破产等风险目前完全释放,行业基本面已经实现反转。

      从目前涨势来看,地产股无疑已焕发今年“第二春”。那么,在年末行情中,地产股估值修复性行情空间有多大呢?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注意到,数据显示,2012年1月至今,房地产行业指数累积收益率为12.27%,沪深300指数累积收益率为-2.56%,地产板块对沪深300指数的超额收益率为14.83%。从各个单月表现情况来看,房地产指数在今年的1月、7月、8月和9月单月跑输大盘,其余月份均跑赢大盘。

      分析人士认为,首先,从历史规律看,由于今年上半年上涨行情已由地产股推动,若年内再迎行情,地产股继续扮演龙头角色的可能性不大。

      其次,上半年地产股的走势是“稳步上扬”,而不是现在的快速拉高,且房价的任何上涨趋势都可能带来市场对板块的再次担忧,即国内未来采取更加严厉的措施对地产热予以调控。

      另外,不少大幅上涨的地产股量能过大,这表明市场的分歧较大,类似这样的暴涨难以持久。

      /走势前瞻/

      年末或迎修复性行情

      在地产股上涨和周线“金叉”的带领下,市场修复性行情已到来。

      三板块年报预盈股多

      值得注意的是,除了地产股以外,部分其他行业个股也有望在年末迎来估值向上修复性行情。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统计发现,在已经公布2012年年报预告的股票中,白酒、能源设备、化工三个板块预盈的上市公司最多。

      湘财证券分析师朱礼旭指出,从行业看,铁路运输、电力、石化、信托、房地产、化纤、食品、建材、医药流通等行业的最高利润增速增长最快,显著受益于今年以来国际大宗商品价格的大幅下降带来的毛利率提高;从投资机会角度看,随着经济企稳,受益成本下降和需求提升的行业有望获双重提振,可关注化纤、食品、建材、化工、医药流通等行业的投资机会。

      有私募人士指出,对于行业景气度较高的板块,投资者不妨多关注那些尚未披露年报业绩预告但三季报数据优异的个股;而对已经公布业绩预告的个股,若股价回调且估值不高,也可适度布局。

      小盘股恐向下修复

      值得注意的是,从三季报情况看,有业绩向好、估值向上修复的;亦有业绩平平、估值向下修复的。

      从行业角度看,三季报显示上游能源、材料类业绩继续加速下滑;中游行业仍然以下滑为主,但是下滑幅度有所减缓。这些板块将无法分享年末修复性行情的大机会。

      从板块角度看,《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注意到,就在这几天的上涨行情中,创业板、中小板指数涨幅远远落后于主板指数,其原因就是在三季报表现欠佳的背景下,中小市值股票估值高企,面临回调压力。

      数据显示,截至2012年11月2日,上证A股平均市盈率(整体法)为10.38倍,这一数字远低于上证A股2008年11月底14.47倍、2005年7月底14.98倍的平均市盈率;沪深300成分股目前平均市盈率为9.68倍,这一数字远小于2008年11月底的13.71倍和2005年7月底的12.78倍的平均市盈率。

      由此可见,沪深主板公司估值已相当低。

      然而,11月2日中小板股平均市盈率为29.55倍,这一数字较2008年11月底的19.62倍仍高出不少;目前创业板股平均市盈率35.35倍,较今年1月份单日最低的33.66倍还要高一些。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注意到,从历史规律看,年末往往是小盘股估值压力释放的重要时点。2011年11月~2012年1月,中小板指大跌18.52%,创业板指大跌22.17%。而与此同时,上证指数仅下跌7.31%,深证成指下跌11.91%。

      经济预期利好大盘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注意到,不少分析人士认为,除以地产股为代表的个股在业绩面上有反弹需求,沪指周均线金叉显示指数在技术面上有反弹需求以外,整个市场在经济数据好转,经济触底信心渐涨的背景下,也具有修复性行情。

      日前,国家统计局公布了10月份PMI指数,50.2%的数值重回50%的荣枯分水岭之上,这被看作是经济出现好转的指标。

      除PMI外,其他经济数据也有向好预期。比如,10月发电数据预计有望出现反弹,同比增5%左右。

      在今年5月以来的下跌中,市场深刻感受到了经济下行对资本市场的影响。如今,随着经济拐点出现,股市或也将感受到经济企稳对行情回暖的助力。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有用有用 没用没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欢迎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