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机论坛

 找回密码
 欢迎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天机股票网 争做最牛的股票资讯集散地 注册 - 常见问题 - 联系方式

你有好料 就来分享 你可以将手中的好料分享赚取金币。 如何获得金币 - 金币回购计划

天天来访问 天天有收获 高端信息区区几个金币就可查看 立即注册 - QQ快速登陆

查看: 555|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四因素左右2350点搏击战 A股市场变盘在即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2-2-18 09:04:03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上周本报证券周刊提示的“调整”并没有想象中的厉害。在缩量的大背景下,暂弃60日线的空头退守2350点,与多头继续鏖战。 本周,中国交建的IPO呈现出网上网下截然不同的温度。网上申购热火朝天导致中签率仅有1.28%,但因为网下认购者过少,而致承销商不得不进行包销。

《每日经济新闻(微博)》记者注意到,结合股指运行情况和中国交建IPO的情况来看,市场的分歧开始加大,下周,市场或将面临变盘。

/变盘·行情/

过去的一周让人昏昏欲睡

本周的行情可以用昏昏欲睡来形容。没有剧烈波动的涨幅,也没有异军突起的板块,甚至没有让人眼前一亮的牛股。俗话说暴风雨来临前的平静,或许就是指此。

指数微幅调整

本周,上证综指、深证成指、中小板指数、创业板指数的涨幅依次为0.22%、0.25%、1.29%、2.71%,除小盘股以外,主板股票呈现出横盘状态。

值得注意的是,上周《每日经济新闻·证券周刊》根据周线运行规律等背景,提示“警惕下周调整”。虽然本周主板股票出现了极小幅度的上扬,但从整周市场的运行来看,周一股指大幅低开约1%,周二股指低位盘整,周四、周五盘中跳水,这表明调整确实如期而至。

遗憾的是,本周的调整全部于盘中进行,力度并不大。从周线图上看,沪指已经出现了五连阳,且继续保持在5周线上方。

值得注意的是,上周,大盘收在了5日线上,强势特征明显。而在本周五个交易日中,沪指天天要试探一下10日线的支撑力度,从沿5日线上涨,到沿10日线攀升,上涨的底气不足了。

板块承接不力

从板块和个股看,本周行情的“昏昏欲睡”还体现在市场的机会不多,以及炒作承接不力上。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注意到,前几周,市场呈现出资源股、早周期股强势的格局。然而,在本周板块涨幅榜前列的行业,不但涨幅较小,且代表性不强。

统计显示,本周加权涨幅最大的五大行业板块依次为摩托车、家具行业、陶瓷行业、船舶制造、仪器仪表,涨幅依次为7.53%、7.19%、5%、4.6%、3.79%。

值得注意的是,上述前四个行业板块的股票数量非常少,依次只有6家、12家、7家、8家。显然,个别股票的上涨拉高了行业整体涨幅,而行业板块在本周并没有出现整体性机会。

有意思的是,本周四家加权跌幅为负值的行业板块,均为权重板块。即石油行业、水泥行业、煤炭行业、金融行业,跌幅依次为1.04%、0.75%、9.58%、0.39%。

相比板块,本周属于涨幅榜前列的个股也多是些名不见经传的主儿。最大涨幅是川润股份(002272,收盘价13.26元)的32.87%,其次是庞大集团(601258,收盘价8.68元)、深天马A(00005,收盘价8.34元)、乐山电力 (600644,收盘价11.99元)的29.36%、28.9%、27.28%。这一涨幅远低于前一周宇顺电子(002289,收盘价27.75元)、鑫富药业(002019,收盘价11.37元)、罗平锌电(002114,收盘价13.70元)61.11%、34.94%、31.96%的涨幅。

/变盘·焦点/

中国交建申购两重天 暴露市场分歧

如果仅仅只是看到本周市场的涨幅情况,分析人士便会盛赞多头的强势周线竟然五连阳。然而,随着中国交建(601800)IPO中签率的出炉,其中一些变化使得市场需要重新审视当前的行情。股市的确立春了,但倒春寒也不得不防。为了不给市场“添麻烦”,2012年1月31日,中国交建发布公告称,拟发行股数不超过16亿股、拟募集资金50亿元,而在此前的2011年9月23日其拟发行股数是不超过35亿股、募集资金不超过200亿元。这也就是说,中国交建缩量过半,融资规模也大幅减少150亿元。

然而,中国交建最后却给主承销商添了麻烦。

2月16日晚间,中国交建发布公告称,其IPO发行价格最终确定为5.40元/股,对应的2010年市盈率水平为10.43倍,对应的2011年预测市盈率水平为7.68倍。然而,相对二级市场同类企业要低的市盈率却没有吸引到足够多的资金认购。经回拨机制实施后、发行规模调节后,中国交建网上最终中签率为1.28%。这一中签率低于大盘股新华保险2.22%的网上中签率,表现出二级市场资金对于中国交建的发行出乎意料的热情。

但让市场大跌眼镜的是,散户对中国交建热情信心满满,机构却对其不甚关注。

公告显示,初步询价提供有效报价的47家询价对象管理的87家配售对象全部参与了网下申购,中国交建的网下最终配售比例却达到了100%。但遗憾的是,由于未获得足额认购,中国交建的联席主承销商中银国际证券、国泰君安和中信证券(600030,收盘价11.14元)包销约1亿股。而这一包销也是2005年实施IPO询价制度以来,A股首次出现主承销商包销的案例。

普通投资者看好

从中国交建的中签数据看,二级市场的普通投资者与一级市场的机构投资者出现了截然相反的态度。前者积极申购;后者不乐于认购,导致承销商包销。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注意到,二级市场的散户之所以看好中国交建,是有多重理由的。

首先,中国交建主动缩股发行,被解读成“利好”。

2011年10月18日,中国水电(601669,收盘价4.15元)在A股上市,公司首次发行规模最终确定为30亿股,实际募集资金总额135亿元,较此前披露的拟发行35亿股和募集173亿元分别减少5亿股和38亿元。而就在当天,原本市场并不看好的中国水电却在上市收入大幅上涨近40%,盘中甚至被临时停牌。有了中国水电的“参照”,投资者有理由期待中国交建。

其次,中国交建最终确定的发行价格5.4元/股,对应的2010年市盈率水平为10.43倍,对应的2011年预测市盈率水平为7.68倍。该市盈率水平远低于二级市场同类公司。目前,券商研究员给出的中国交建目标价格均高于发行价,其中银河证券分析师罗泽兵给出的合理价位为5.60~7.32元;中金公司分析师张松给出的中国交建上市后合理交易价格区间为6~7.8元。

最后,或许是最重要的原因,管理层鼓舞信心的讲话成为当前市场看多的最大理由。这是因为,A股市场素有的“天大的利好顶不上管理层一句话”的说法。

2月15日,郭树清主席表示,沪深300等蓝筹股显示出罕见的投资价值。

此言一出,市场备受关注。针对郭主席的这一次讲话,东方证券迅速推出了策略研究报告《选股的维度(3)A股蓝筹》,十分应景的将蓝筹股推了一把。

该券商分析师邵宇指出,长期看,在A股整体估值中枢下移的环境里,蓝筹将越来越成为投资者收益的基石;短期看,在目前环境下,建议细选低估值的蓝筹股,并辅以自下而上映证。随后,他提出了“2-2-2-2条件”筛选蓝筹股的方法,即流通市值、总营收、总资产和5年平均股息四个维度分别大于200亿元、200亿元、200亿元和2%。从而得出包括中国铁建(601186,收盘价4.34元)、青岛海尔(600690,收盘价9.58元)在内的45只蓝筹股。

显然,无论从实力背景还是估值水平来看,中国交建不输于中国铁建,其上市后也会入围价值蓝筹股。而正是有了上述“利好”,中国交建网上中签率如此之低,也理所当然了。

机构不看好

然而,机构投资者却并不这样看。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注意到,虽然券商给出的中国交建合理价位高达7元以上,但从实际的操作来看,机构却不是那么积极。

而实际上,机构冷遇中国交建的情况并非个案。2132点反弹以来,机构不但没有大肆参与进来,相反还采取了逢高抛售的策略。

统计显示,2312点以来,机构屡屡出现交易龙虎榜的卖出方中。比如2月16日,攀钢钒钛(000629,收盘价7.52元)出现涨停,机构席位占据了卖出前五名中的四位。

搜于特(002503,收盘价30.81元)16日出现涨停,买入榜中虽有机构席位,但买入量最高仅有160万元。而卖出第一名的机构,卖出了高达789万元。

2月17日,锦龙股份(000712,收盘价11.67元)、江南红箭(000519,收盘价11.21元)涨停,在买入榜前五名中没有机构的情况下,卖出榜中却出现机构席位。类似情况还有路桥建设(600263,收盘价16.18元),国中水务(600187,收盘价10.30元)等。

对于为何机构资金迟迟不肯进场,《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也采访了多位市场人士。

一位不愿具名的上海某公募基金经理表示,“我对经济比较担忧,所以不会大举做多。”该基金经理表示,除了配备一些大块头蓝筹股以外,中小盘股则是采取逢高减仓的做法。“比如地产股,即使有很多理由支撑房地产调控会放松,但我只会配置‘招保万金’,别的不作考虑。”

实际上,该基金经理的说法具有普遍性。在经历了2011年众多“黑天鹅”的打击下,在当前国内外经济环境均不明朗的情况下,谨慎是机构投资者的“座右铭”。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整理发现,当前能够引起机构资金担心的“准利空”并不少。

比如欧债。希腊债务问题反复,全球大宗商品市场因此波动。美国经济基本面改善暗示QE3的预期进一步下降,美元的走强很大程度抑制商品反弹的脚步。

再比如国内的通胀。2月15日,央行发布的去年第四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显示,通胀仍然是货币政策放松的主要障碍,今年货币政策宽松度的预期继续弱化。

还有楼市,是回暖还是继续过冬,显然,机构投资者更偏向于后者。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有用有用 没用没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欢迎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