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机论坛

 找回密码
 欢迎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天机股票网 争做最牛的股票资讯集散地 注册 - 常见问题 - 联系方式

你有好料 就来分享 你可以将手中的好料分享赚取金币。 如何获得金币 - 金币回购计划

天天来访问 天天有收获 高端信息区区几个金币就可查看 立即注册 - QQ快速登陆

查看: 444|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大盘愈上涨愈缩量 解码反弹行情“新思维”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2-2-18 09:03:24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量能陷入僵局,三步一回头,五步一叩首。俗话说,股价的上涨需要靠量能的配合,即“量在价先”。但在当前,量能并没有给市场多少好脸色看。 虽然不少业内人士认为当前的点位颇具吸引力,一季度行情值得期待,但因为各种原因,量能仍无法有效放大。

然而,市场在较长的一段时间内保持缩量,并不一定表明多头就没有倾尽所能。在股指期货等各种因素的影响下,对待如今的股市,需要用新的思维去审视和把握,同时,也需要新的对策。

/市场/

换手率惨淡大盘现缩量反弹

自2012年1月6日上证指数达到2132点以来,指数已经反弹了近10%。随着指数渐现多头排列,上行的趋势越发明朗。然而,和股指向上的趋势不同的是,量能始终无法有效且快速地放大。这导致大盘在缩量中前行。

反弹“量价背离”

《每日经济新闻(微博)》记者统计显示,截至2月16日,上证综指、深证成指、中小板指数、创业板指数今年以来的最大涨幅依次为11.33%、14.62%、16.98%、19.46%。

从历史经验看,如果将上述上涨表现定义为“反弹”,其力度并不吸引人。但若将上述上涨定义为反转或者趋势性上涨,其早期展现出的力度还是不错的。

然而,指数在悄然走好,但量能却震荡得厉害。

比如沪指除在1月10日成交额猛升至910.5亿元以外,见底以来的其他日子始终没有超过900亿元。要知道,在去年10月底的反弹中,成交额在短短8个交易日内就先后达到985.8亿元、1041.9亿元、1363.1亿元,为近4个月以来的新高。

此外,自本轮反弹以来,沪指的量能竟多次缩减至400亿元水平,与下跌行情最恐慌时无异。而深成指竟然还于1月31日缩量至354.9亿元,甚至比见底区间的单日成交额还要低。

真实换手率“凄惨”

不可否认,本轮见底反弹以来绝对量能在增长。不过,若剔除市场扩容、股价上行等因素,量能实际上是在萎缩。这一点可以从“真实换手率”指标看出。

由于股市扩容,市场的基数变大,在此情况下,同样的钱,对应的换手率,也就是购买力已经大幅下降。为此,《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引入真实换手率指标(真实换手率=区间日均成交额/区间流通市值100%),并用以判断市场活跃程度和行情运行方向。

数据显示,截至2月16日,沪市流通市值约为13.23万亿元,1月7日以来的日均成交额为687亿元。以此计算,当前的真实换手率只有0.52%。

0.52%到底是个什么水平呢?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计算发现,沪指历史上各个底部区域,2319点前的2010年6月真实换手率为0.738%;1664点所在的2008年10月真实换手率为1.37%;998点前的2005年5月真实换手率为0.85%。而在2011年6~8月,沪市真实换手率分别为0.603%、0.76%、0.597%。

也就是说,就算是见底反弹,如今的换手率依旧处于低位。

缩量上行与历史背离

虽然市场存在事实性的缩量,但这并没有阻碍指数上行的步伐,市场还逐渐形成了均线多头排列。这种情况与历史行情中见底后的量能表现并不一致。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注意到,从历史情况看,在底部区域的上涨一般是“放量上涨”,只有在高位的反弹或者是快见顶的上涨,才会是“缩量上涨”。

比如在2319点底部区域,两成从不到500亿元逐步放大到1330亿元,与指数是齐头并进的;2010年9月30日后的井喷行情,量能从前期的670亿元几天便放大至最高3075亿元;1664点之后,量能在几天之内就出现翻倍,且持续放量,从237亿元很快过渡到上千亿元。

市场相信,正是在量能的支持下,指数才见底走高。相反,缩量上涨的情况在股市中并非没有,但多出现在上涨行情的末端,而不是如今的上涨初期。如2007年 “5.30”之后,虽然指数还在突飞猛进地上涨,但量能已经出现对半缩量的情况;2010年2月份之后的缩量反弹,指数仍处于高位;2011年2月份之后的高位反弹,其量能明显远低于2010年10月份的拉升。

由此可见,股市低位反弹往往有量能的配合,股市高位反弹则是强弩之末,成交量缩量明显。但是,当前的情况确是,明明属于低位反弹,却没有量能的配合;虽然没有量能的配合,指数却有着继续向上的趋势。

/分析/

量能不济或将持续 股指期货为反弹提供可能

对于缩量上涨,不少市场人士忧心忡忡,从而放慢了抄底的步伐,甚至是打消了进场的念头。不过,《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却认为,在股指期货的大背景下,当前的行情需要用新的思维来诠释,不排除股市量能不济的情况还会持续较长时间,但指数会在传统技术派的犹豫中悄然上行。

进场信号“落空”

由于量能始终跟不上上涨的步伐,市场人士的谨慎情绪增多。

国信证券分析师闫莉(微博)从技术的角度指出,2132点的回升呈现出上下两边收敛的形态,这种形态一般出现在顶部,在当前位置出现说明回升存在问题,其根源之一就是量能不足。

闫莉表示,单日的量能水平可能会较前一日放大,但整体上看程度还不够。从1月份的市场整体资金进出情况看,呈现出净流出减少的情况,这种资金状况只能支撑1个月左右的反弹行情(类似2011年6月、10月),如果要有数月的回升行情,需要呈现出资金净流入(类似2010年7月)。

不仅是卖方(券商),买方市场也存在类似心态。

统计显示,2312点以来,机构屡屡出现交易龙虎榜的卖出方中。比如2月16日,攀钢钒钛(000629,收盘价7.52元)出现涨停,随即,机构席位占据了卖出前五名中的四位;搜于特(002503,收盘价30.81元)2月16日也出现涨停,买入榜中虽有机构席位,但买入量最高仅有160万元,而卖出第一名的机构出货金额高达789万元。

“我对经济比较担忧,所以不会做多。”日前,上海一位不愿具名的公募基金经理告诉《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他除了配备一些大块头蓝筹股以外,中小盘股通常采取逢高减仓的做法。“比如地产股,即使有很多理由支撑调控会放松,但我只会配置‘招保万金’,别的不考虑。”

多因素导致缩量

“我不会轻易加仓,至少要保持三分之一的空仓留作机动。”一位阳光私募基金经理向记者表示,一季度的市场值得期待,但也要考虑到“黑天鹅”的出现。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注意到,当前的确有众多因素制约增量资金入场。

一方面,站在资金供给的角度看,考虑到出口增速的放缓,未来流动性将更加依赖于政策的宽松。而随着春节因素的散去,央行于上周开始启动正回购,显示目前的资金面供需状况符合其预期,短期放松的可能性较小。

而站在经济背景的角度看,负面因素依旧很多。

其一是欧债。目前,希腊债务问题反反复复,能否顺利获得第二轮贷款援助的讨论延迟到下周一的布鲁塞尔会议,导致市场担忧情绪再度点燃,打压商品走势。此外,美国经济基本面改善暗示美联储采取QE3的预期进一步放缓,美元的走强很大程度将抑制商品反弹的脚步。

二是国内的通胀。2月15日,中国央行发布的去年第四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这份报告公布后,市场对今年货币政策宽松度的预期已经弱化,这是因为报告显示通胀仍然是货币政策放松的主要障碍,银行存款准备金率水平的决定在很大程度上仍有赖于跨境资金流动的方向与规模。

最重要的当然是中国经济的前景和增速问题。

中信建投分析师吴启权指出,目前经济短周期会见底回升,但力度取决于库存重建强度、货币宽松程度以及房地产投资恢复程度。基于理性的分析,短周期弹性恢复或比较有限。而短期经济弹性有限或会制约周期行业进一步反弹的空间,对指数不宜过度乐观。

值得注意的是,站在市场的角度看,缩量伴随着指数的亦步亦趋,完全颠覆了长期以来技术派的思维,场外增量资金的入市必然受到阻碍。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有用有用 没用没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欢迎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