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一、重要新闻点评
外汇占款46月首现负增 存准率面临下调
53度飞天茅台破2000元 贵州茅台率先预热春节行情
欧美股市周一重挫 受累于欧元区和美国债务水平居高不下
二、主力动向曝光
观望气氛渐浓 基金控制仓位静待政策明朗
206家上市公司四季度扎堆减持 每日套现2.6亿元
王亚伟率先减仓 大中型基金又快一步
三、今日股评家最看好的股票
晋西车轴、中钢天源、友阿股份
一、重要新闻点评
外汇占款46月首现负增 存准率面临下调
央行21日公布的数据显示,10月份新增外汇占款为-249亿元,是2007年12月份以来首次出现单月负增长。分析人士认为,这种趋势若延续,央行将面临下调存款准备金率的压力。
一般而言,贸易顺差、外商直接投资以及其他跨境资本流入方式是推动外汇占款增长的主要力量。根据商务部数据,10月份贸易顺差和FDI(外商直接投资)合计253.64亿美元,约合人民币1610亿元。这样算来,10月份约有超1800亿元的其他资金外流。
近年来,外汇占款出现负增长只有2007年12月,为-2303亿元,是财政部用特别国债注资中投所致。
10月份外汇占款出现负增长的原因,市场不乏热钱流出中国的观点。中金公司报告就称,外汇占款净减少与热钱大幅流出有关。
然而,金融问题专家赵庆明认为,10月份外汇占款减少是贸易项下外汇净收入减少、对外直接投资增加、其他项下流入减少或流出增加等综合因素导致。这与国际上看空中国经济,尤其是9月末香港人民币NDF报价出现逆转等因素有关,导致居民更倾向于持有外汇而积极购汇。
记者也从某股份制商业银行获悉,该行10月份的结汇量出现明显下降。
关于未来走势,考虑到外需放缓等因素,业内普遍认为,新增外汇占款将出现趋势性的下滑。
赵庆明认为,未来几个月外汇占款仍有可能出现净减少,但是量不可能很大,这是由于我国仍然存在资本项目管制,所谓的热钱流出不可能大量集中发生。
外汇占款的减少也缓解了央行的对冲压力。赵庆明说,过去几年央行创造性地推出、发行央票,不断上调存款准备金率,主要是为了对冲外汇占款,保持流动性的相对稳定。如果外汇占款持续减少,央行就存在下调存款准备金率的可能。
光大银行首席宏观分析师盛宏清也认为,目前银行间市场的资金面趋紧,央行未来面临下调存款准备金率的压力。
中财简评:在经历了连续上调存款准备金之后,银行资金面的压力非常大。虽然近期市场出现了些许微调,但那仅仅是杯水车薪。随着外汇占款持续减少,这使得对冲外汇占款的压力减小;如果管理层有进一步放宽货币政策的意图,那么存款准备金率的下调的可能性将大大增加,这对于后期市场整体行情的走稳有好处。
53度飞天茅台破2000元 贵州茅台率先预热春节行情
53度的飞天茅台市场价再度上调,每瓶价格直逼2000元。
据媒体报道,贵州茅台集团人士在厦透露,飞天茅台三年内零售价或将超5000元/瓶,此外,两年内茅台还将向相关的国际评选组织申报奢侈品资格。
53度飞天茅台的价格上演飞天价,而各大专卖地和商超则不断上演断货。
中投顾问食品行业研究员周思然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高端白酒节前涨价已经是行业内的定律了,此次茅台再次涨价主要是为春节前白酒涨价做准备,是节前白酒涨价的前奏。就目前白酒行业发展的景气度及茅台不断扩大的需求市场来看,2000元/瓶绝不会是茅台价格的天花板,53度飞天茅台价格仍然有继续上升的空间。
突破2000元/瓶
茅台再度提价
《证券日报》记者走访北京市场发现,茅台酒的价格变换率也十分惊人。据马甸某酒水行显示,53度的飞天茅台零售价为1880元/瓶,而这一价格与中秋前的1400元/瓶相比,已经涨了接近500元/瓶,涨幅达30%。而记者在翠微店发现,53度的飞天茅台的价格已经超过2000元大关,零售价为2280元/瓶(昨日刚刚提价).
回眸去年年底贵州茅台董事长袁仁国的限价令959元/瓶的价格,与今年的1880元/瓶相比,涨幅超过,96%。
北京马甸某酒水专卖店的营业员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目前,我们也只有2瓶53度的飞天茅台,卖完后肯定涨价。
众所周知,飞天茅台的价格在今年内已经是多次提价,而提价的城市也不局限于北京。据媒体报道,作为一线城市的上海,贵州茅台的价格也是高的惊人,53度的飞天茅台的价格在上海已经突破2000元/瓶的关口。
对此,周思然表示,茅台这种频繁、大幅度的涨价潮实质上是不合理的,其产品品质、蕴含的品牌价值等并未因价格上涨而提高,这种快速的市场化推动并不利于茅台的发展,不仅扰乱了白酒市场的价格体系,促使其他中高端白酒纷纷跟风涨价,也促使消费者越来越反感于茅台等高端白酒,损害这些高端白酒的品牌形象。单从产品出厂价来看,茅台价格虽有所上涨,但远没有终端市场如此活跃,不论其是否是经销商单方面的助涨,这一现象都说明茅台品牌定位、价格体系重新建设的尴尬局面已经有所体现。
酒企上演广告战
白酒价格轮番上涨
作为一线白酒,贵州茅台的价格一直领先其他白酒企业,并成为该行业价格的领舞者,茅台的多次提价带动了整个白酒板块的上涨。据调查显示,今年各大白酒均有不同程度的上涨,特别是一二线白酒企业,他们的价格涨幅在15-30%之间。
我国作为一个白酒消费大国,白酒企业数量众多,面对市场的竞争加剧,白酒企业们不仅仅在做产品,更重要的是做品牌。于是,白酒企业们把自己的产品赋予上各种文化底蕴,并不惜巨资来大力宣传。对他们来说,上千万甚至几亿元的广告费成为家常便饭,见怪不怪。
在刚刚结束的央视广告招标会上,中央电视台2012年黄金资源广告招标会再创新高,招标预售总额近142.6亿元,比去年增长了15.9亿元。央视有限的广告资源成为酒企业们争夺的宝地。最终,贵州茅台以4.43亿元的价格摘得标王的称号,其他白酒企业也各有收获。
白酒企业们不惜血本的争夺央视广告资源,而这部门资金都是来自企业净利润中的真金白银。高昂的广告费买单人自然是消费者,另外,茅台作为一线品牌有自己的定价权,茅台价格上涨必定带动其他白酒的价格上涨。上市人士表示。
中财简评:四季度将至这就意味着一轮消费热即将到来,这或将在资本市场掀起一波投机性的炒作。除此之外,受四季度消费增长,拉高物价水平的影响之下,消费者物价水平或将再度出现回升,对于管理层更进一步的实施宽松的政策有不利的影响。因此,对于后期市场环境到底将如何变化,目前仍难以确定,这或许就是导致市场近期观望气氛浓厚,震荡调整的原因。
欧美股市周一重挫 受累于欧元区和美国债务水平居高不下
欧洲股市周一大跌,因穆迪对法国评等发出警告加重投资者对欧元区债务危机的担忧,且美国超级委员会的减赤磋商陷入僵局。
法国费加罗报周一援引穆迪的话报导称,该评级机构认为近期法国公债收益率(殖利率)上涨以及经济增长前景趋疲,可能对法国信贷评级构成负面影响.10月17日,穆迪称若救助银行业和其他欧元区成员国的成本超出法国财政预算能力之外,可能将法国评级展望调为负面.
美国国会超级委员会料将承认就减赤举措达成一致的努力失败.
泛欧绩优股指标FTSEurofirst 300指数.FTEU3重挫3.3%至919.74点,为10月5日以来最低.成交清淡,为90天日均值的78%.
诸如矿业股等周期性股票跌幅居前,因市场担忧欧元区债务危机将导致经济重陷衰退,且损及对诸如金属等天然资源的需求.STOXX欧洲600基础资源指数大跌6.1%,年内累计下跌超过36%.
周一FTSEurofirst 300指数下跌,使该指数远低于其50天移动均线,该移动均线是近几天的关键支持位.Charles Stanley技术分析师Bill McNamara说,看来确定跌穿支持位,下一目标大约在910点.
英国富时100指数.FTSE急跌2.62%,报5,222.60点;德国股市DAX指数.GDAXI劲挫3.35%,报5,606.60点;法国CAC-40指数.FCHI大跌3.41%,报2,894.94点。
周一美股全线下挫 道指大跌近250点
穆迪对于法国、德国经济前景负面评价以及美国削减赤字遇阻导致市场对大西洋两岸应对债务危机能力担忧加剧,周一美股低开,盘中三大股指全线下挫,道指一度重挫逾300点,尾盘跌幅略微收窄。
截至收盘,道琼斯工业平均指数下跌248.85点,收于11547.31点,跌幅为2.11%;纳斯达克综合指数下跌49.36点,收于2523.14点,跌幅为1.92%;标准普尔500指数下跌22.66点,收于1192.99点,跌幅为1.86%。
中财简评:欧美债务问题目前俨然已经成为了影响全球资本市场的毒瘤,随着A股市场与外围市场的关联性越来越紧密,外围市场的不稳定性很大程度上影响了A股市场的逐步走稳。当下A股市场要稳定的回升,除了国内因素的不确定外,还要面临欧美市场这一枚定时炸弹。
二、主力动向曝光
观望气氛渐浓 基金控制仓位静待政策明朗
伴随市场回调,上周基金整体减仓操作,自10月反弹以来的持续加仓动作也至此终结。业内人士指出,近期政策放松预期落空或抑制了短期内市场上行空间,对后市基金整体仍偏谨慎,控制仓位已成部分基金的短期操作策略。
10月以来市场的反弹并没有持续太久,继前一周下跌后,上周市场继续回调整理,上证综指下跌2.6%,尤其是16日和18日出现大幅下跌。11月上旬大盘反弹乏力,出现盘整,越来越多的机构获利出局。一旦有机构开始大规模出货砸低股价,其他机构的最优策略就是跟着抛售以免吃亏,最终酿成了16日、18日的多杀多局面。天治基金宏观策略分析师寇文红如是表示。
而从基金的仓位操作来看,上周基金整体减仓,也印证了上述说法。根据申银万国监测数据显示,上周开放式基金平均仓位为78.61%,相环比下降0.27%。多数基金公司仓位下降,60家基金公司中仓位下降的有35家。
海通证券仓位监测数据也表明,上周股混开基再次主动降低仓位。2011年11月4日至2011年11月17日期间股混型基金股票仓位的简单平均为78.25%,相比上期的79.55%减少了1.31个百分点。
其进一步指出,大型基金公司以主动减仓为主,前十大基金公司中7家减仓,3家仓位提升,其中以华夏和诺安减仓幅度最大,仓位分别缩水6.06%和4.12%;增仓方面,南方仓位提升相对较高,幅度约为1.53%。
对于上周市场的回调,基金纷纷指出,政策放松预期的落空或是重要原因之一。东吴基金表示,实际上始于10月24日的反弹主要是缘于CPI掉头趋势明确之后的政策微调,而近期微调预期暂时落空,进而造成市场回调。其进一步分析,目前宏观经济仍处下滑通道,市场普遍预期这种趋势会延续到明年1、2季度,但市场对政府明年会采取什么措施、何时出手还是没把握,从而决定了市场参与方均较谨慎。
大摩华鑫基金则认为,前期市场的反弹主要源自对流动性预期的改变,10月份新增信贷超预期也一定程度上验证了政策转向的预期,但是经济本身目前仍然处于下滑的过程中,尚未到达预计中的拐点,目前对经济面的担忧是市场信心不足的主要原因。
事实上,从各方观点来看,基金的谨慎态度或将延续,操作上也或继续持仓观望。东吴基金指出,年前时间内,股市基本上维持震荡格局,如若没有突发性政策出台很难出现大的上涨机会。南方基金也表示,在经过政策放松预期推动的反弹后,市场再次进入观望的阶段。市场将继续保持筑底震荡态势,进一步上涨需等待欧洲局势的进一步明朗,或者政策新的变化出现。
从仓位上分析,目前基金做多心态并不稳定,或选择控制仓位等待市场企稳。海通证券基金分析师如是表示。
兴业全球基金经理董承非表示,目前股市接近底部,指数下跌的空间有限,但是等待新的行情会有个磨人的过程。在此情况下,最好的选择是多看少动,采取保守的投资策略。(.上.证)
206家上市公司四季度扎堆减持 每日套现2.6亿元
进入四季度以来,上市公司减持的速度有增无减。根据《证券日报》的统计,四季度里,206家公司日套现额达到2.6亿元。在今年A股整体走势疲软的背景下,股东及高管的减持行为显然会无形中增加股价的压力,而部分公司更是因为股东及高管的疯狂减持,使得股价随之大幅下跌,因此放大了中小投资者的损失。临近年关,股东、高管减持套现逾演逾烈,是为储粮过冬还是另有隐情?
从10月1日至今总共有206家上市公司股东、高管减持公司股票,涉及减持总市值为136.7亿元。
上市公司股东减持股票往往释放给市场的信号是不看好公司后市,因此,上市公司高管大肆减持公司股票的同时,也给市场不小压力。
进入四季度,上市公司高管、股东减持股票进入密集期。
据《证券日报》记者通过统计发现,从10月1日至今总共有206家上市公司股东、高管减持公司股票,涉及减持总市值为136.7亿元。平均每天套现额为2.6亿元。
对此,日信证券研究所首席市场分析师吴煊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上市公司高管减持股票虽然与市场有关联,但是多数还是其持有的限售股到期减持所致,而上市公司高管兑现个人财富也是无可厚非的事情。
135家上市公司高管减持套现
数据统计显示,四季度以来,上市公司股东减持套现排在前十名的上市公司分别是,首开股份保险集团公司、中国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通过大宗交易减持首开股份7785万股,套现12亿元。其次,郑煤机股东减持公司股票3500万股,套现金额9.16亿元。TCL集团股东减持3.6亿股,套现金额为8.1亿元。而在减持的上市公司中,太平洋股东的减持次数最多,达到46次,涉及股东5人。
另外,从减持的上市公司股东来看,有71家上市公司减持涉及人员是来自公司和个人,而有135家公司减持的主角是来自上市公司高管。而在大盘不稳的状况下,上市公司高管减持确实给市场带来了压力。
对此,分析师杨海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最近一波上市公司减持家数明显较以往增加了很多,也对二级市场造成很大的压力。而造成这一现象本身并不是他们不看好后市,而是另有原因。
在杨海看来,投资者不必为上市公司股东减持太多虑,实践证明这些减持行为多数发生在市场底部,也就是说减持的股东基本上都卖的是地板价。
杨海表示,历史上大规模减持发生在2008年那一次在1664点前后,当时的情况于现在相同,当大家缺钱的时候往往就在市场最低迷的时候。所以投资者不必太在意减持潮的出现,相反,大盘离底部不远了。
制造业成减持重灾区
据《证券日报》记者通过数据统计发现,今年以来总共有633家上市公司发布了减持公告,套现金额达941亿元。平均每天有2.89亿元从资本市场流出。而从行业细分来看,制造业依然是此次减持的主力军。
在633家公司中,来自制造业的公司有402家,而四季度以来,206家减持的上市公司中,有136家来自制造业,其次是信息技术业有27家,批发和零售业有12家,建筑和房地产业有9家,其他的分别来自社会服务业、农林牧渔、金融保险业和运输轮船制造业等。
对此,吴煊表示,我国的中小企业上市公司中,制造业比重占比较大,而制造业的周期敏感性强,并且制造业企业中缺少品牌优势,高管的流动性比较大,因此,制造业的高管减持套现的频率就会高于其他行业。
杨海则表示,今年受国家实施宏观调控政策,持续收紧银根的影响。正常的企业流动资金贷款都无法保证,大多数上市公司还是迫于企业资金周转,为了缓解压力不得不采用二级市场上减持公司股票来获取资金。
另外,在杨海看来,四季度是传统的资金回笼时间段。今年市场形势不好的环境下,各行各业情况都不是很景气,而减持或许是最有效的办法。杨海强调说。
创业板公司股东减持数量增多
《证券日报》记者通过数据统计发现,今年以来,总共有105家创业板公司减持公司股票,而进入四季度,就有59家创业板公司发布了股东减持公告,创业板公司股东减持加快。
统计显示,59家创业板公司中,来自创业板首批上市的公司有8家,有25家创业板公司是在去年上市的。其中千山药机减持公司股票1356万股,套现金额为3.3亿元,这次减持并非是国民技术的第一次遭遇股东减持。据统计,今年以来,股东减持国民技术股票总计4007.9万股,减持套现金额为10.63亿元。
另外,乾照光电在四季度股东减持公司股票数量为1000万股,套现金额2亿元,而之前,乾照光电也曾遭遇股东减持,今年以来,股东减持乾照光电1800万股,套现金额4.49亿元。
对此,中投顾问IPO咨询部分析师杨文柳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中小板块上市企业减持较多的原因较为复杂,比较直接的原因有两个层面,一方面,投资机构、个人投资者占比较多,借助中小企业上市获取上市收益的现象较为多见,在市场波动时期,这一部分投资资金减持是市场调节的必然结果;另一方面,经营业绩波动较大的企业往往集中在中小企业与创业板块,销售市场波动导致投资者容易产生撤资心理,减持在所难免。
另外,记者通过查阅资料显示,多数公司股东的减持是通过大宗交易来完成的,并非来自二级市场上的买卖。而在2300点-2400点之间,上市公司股东通过大宗交易买卖股票,必定有下家接盘。那么在这种情况下,上市公司股东减持释放出的信号或许会给投资者以启示。(.证.券.日.报)
王亚伟率先减仓 大中型基金又快一步
结束了连续三周的加仓,上周基金掉头减仓。而上周A股大跌,基金的减仓也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助跌的作用。仓位较高的大中型基金公司成为减仓主力,王亚伟领衔华夏系两只基金大幅减仓,而易方达、嘉实、广发、华安等也减仓幅度较大。尽管轻仓基金加仓之后即遭遇上周大跌,但仍然是加仓主力。
王亚伟两基齐减仓
上周王亚伟大幅减仓。华夏大盘一改前期微幅增仓势头,掉头减仓,减仓幅度为5.73%,仓位跌破90%,从92.35%降至86.62%。而其管理的另一只基金华夏策略,上周同样选择减仓,仓位从82.78%降至78.23%,减仓幅度为4.55%。
实际上,上周华夏系基金整体减仓。旗下20只基金中多达13只选择减仓,整体股票仓位平均下降1.51%。华夏大盘为华夏系上周减仓力度最大的基金,而华夏蓝筹、华夏行业减仓比例也超过5%,分别为5.13%和5.09%。除华夏策略减仓超过4%之外,华夏优增减仓4.43%。华夏经典配置、华夏红利、华夏稳增减仓幅度均超过3%。
整体来看,华夏系五只股票型基金上周平均减仓1.51%,而减仓之后平均仓位为85.26%,仓位最高的是华夏盛世92.89%,华夏复兴仓位同样超过90%,为92.55%。两只配置混合型基金平均仓位为75.95%;五只偏股混合型基金平均仓位为80.39%,仓位最高的即华夏大盘。
加仓的7只华夏系基金中,多达四只加仓不足1%,三只加仓比例超过1%的是华夏盛世加仓1.00%至92.89%,华夏成长加仓2.90%至78.53%,中信双利加仓4.54%。
不仅是华夏系基金。德圣基金研究中心仓位测算数据显示示,仓位较高的大、中型基金公司上周大多选择减仓,如易方达、嘉实、广发、华安等。
大中型基金公司齐减仓
德圣数据显示,偏股方向基金平均仓位相比上周有较明显的下降。可比主动股票基金加权平均仓位为81.15%,相比前周下降1.2%;偏股混合型基金加权平均仓位为75.45%,相比前周下降1.05%;配置混合型基金加权平均仓位68.58%,相比前周微降0.3%。德圣认为,从基金仓位操作来看,波段操作的心态较为明显,前三周整体仓位持续攀升的势头逆转,重仓基金延续前周减持势头,而轻仓基金则仍有所增持。其中尤以大中型基金公司为甚。
易方达旗下18只基金,上周平均减仓1.42%。易方达科汇减仓比例高达8.24%,易方达科讯减仓6.42%,易方达积极成长、易方达中小盘减仓均超过4%。
整体来看,易方达6只股票型基金上周平均减仓1.98%,减仓后平均仓位为79.64%。其中易方达价值精选仓位为87.27%,仓位最低的是易方达消费71.10%。两只配置混合型基金易方达科汇、易方达平稳股票仓位分别为66.33%、50.13%。4只偏股混合型基金平均仓位为72.54%,其中易方达价值和易方达积极成长仓位刚过80%,易方达策略和易方达策略2仅为63%。
嘉实系基金整体减仓力度小于华夏和易方达,18只基金中一半选择减仓,但股票方向投资基金减仓突出。嘉实优质、嘉实研究精选、嘉实新动力减仓幅度均超过5%。嘉实增长减仓4.08%,嘉实成长减仓3.78%。嘉实系6只股票型基金上周平均减仓2.24%,平均仓位仅为76.45%。6只偏股混合型基金平均减仓0.64%,仓位仅为68.92%。
广发系14只基金上周平均减仓1.54%。广发核心减仓高达8.33%,广发聚富、广发优选减仓均超过5%,广发领先、广发聚瑞减仓超过3%。广发系五只股票型基金平均减仓高达3.88%,不过平均仓位仍高达85.06%,其中广发小盘仓位超过90%,为91.55%。3只配置混合型基金平均减仓2.38%,且仓位较为分化。广发内需仓位高达90.39%,而广发聚富、广发稳健仓位分别仅为54.90%、61.51%。两只偏股混合型基金广发优选、广发大盘分别减仓5.55%和0.91%。
华安系12只基金平均减仓1.54%。华安动态、华安升级、华安优选、华安宏利减仓均超过4%,其中华安动态减仓超过7%,为7.11%。华安系6只股票型基金平均减仓1.82%,平均仓位仅为76.99%。
轻仓基金踏错建仓时点
德圣指出,前周大幅度跟进加仓的轻仓基金,在时机把握上出现踏错时点的尴尬。上周市场出现大幅度震荡,市场情绪快速转换。央行报告表明市场预期的政策放松短期难有实质动作,资金面短期偏紧,而国际板等消息也加大了负面情绪的共振。在前两周反弹中有一定获益的资金出现获利回吐。而基金在一定程度上也加入到这种波段性的操作中,继前三周仓位持续增加后,上周仓位掉头向下。这显示出基金对目前行情的犹豫心态,既期望市场反弹,又对反弹高度持有谨慎态度。
而前一周轻仓基金加仓情况来看,加仓比例超过10%的19只基金中,其中18只加仓前仓位水平在72%以下。诺德强债从7.195加仓至12.71%,泰达预算从15.80%加仓至32.41%。大摩基础、金鹰中证、中邮优势仓位均在53%至60%之间,其上周加仓比例均在12%至15%。3只仓位在60%左右的交银主题、信达配置、信达红利,上周分别加仓10.91%、15.48%、12.42%。即是,上述基金均踏错了市场节奏。
不过上周来看,轻仓基金仍然是加仓主力。部分轻仓基金在股指大幅回调中继续增加仓位,如显著增持5%以上的偏股方向基金前周平均仓位仅为64%,增持后平均仓位上升至72%。加仓超过10%的7只基金中,有5只均属于低仓状态。即泰达预算加仓12.46%,至44.87%;兴全增长加仓12.12%,至67.40%;交银制造加仓11.91%,至40.19%;广发聚祥加仓11.73%,至12.06%;上投新兴动力加仓11.05%,至37.26%。(.金.融.投.资.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