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股解析
康美药业三季报点评:利润增速放缓,预计受药材贸易所累
类别:公司研究 机构:长城证券 研究员:姚雯琦 日期:2011-10-31
事件:
公司1-9月实现主营业务收入42.7亿元,同比增长85%,实现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6.4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35%。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14.8亿元,环比增长5.7%,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2.05亿元,环比增长4.5%。低于市场预期。
要点:
利润增长放缓,或因收药材贸易所累:粗略估计,公司42.7亿营业收入中饮片收入8-9个亿,化学药品及代理收入6-7个亿,药材贸易的规模约为20个亿。而三季度多种中药材回落,交易量下降。药材贸易增速下降。
毛利率下滑较多,预计为低毛利贸易比重加大:公司1-9月整体毛利率30.5%,同比下降约6个百分点。2010年中药材价格上涨较为明显,贸易毛利率水平高达44%,今年中药材价格回落,趋于稳定,贸易毛利下降较多,回到正常状态。
三费控制质量良好,管理能力凸显:1-9月公司三费率为11.2%,同比下降2.3%。三费下降一方面得益于公司营收扩大,规模效应显现;另一方面为公司上下游产业链日益完善所致。从GAP 药材种植、药材交易,到生产开发、终端销售,公司已基本贯穿中药产业链的上、中、下游产业, 业务已渗透到中药产业链的各个关键环节。产业链的完善增强整体抗风险能力。
中药饮片仍为公司主要看点:公司中药饮片行业龙头地位巩固。随着成都、北京等地中药饮片在建项目投产,公司中药饮片业务规模在全国的市场份额还将持续提升。从市场份额来看,公司在全国市场约占 2%-3%的份额,公司具有特色的小包装中药饮片,占广东市场30%的份额,预计市场份额最终可稳定在50%左右。
盈利预测:综合三季报业绩,预计公司2011-2013年EPS 分别为: 0.47,0.73,0.93元,对应PE 为30X、20X、16X。短期注意风险,长期给予推荐评级。
东阿阿胶:消费旺季来临
类别:公司研究 机构:民族证券 研究员:涂羚波 日期:2011-10-31
提价推动业绩增长。2011年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18.63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4.87%,实现净利润6.13亿元,同比增长45.93%,每股收益0.94元。三季度单季营业收入、净利润分别为5.83亿元、1.63亿元,同比分别增长9.49%、42.20%,每股收益0.25元。
消费旺季将推动销量回升。阿胶块经历了2010年的大幅提价后,上半年销量受到影响,前三季度处于逐季恢复中,至三季度末,阿胶块的销量已恢复至去年同期的60%。随着四季度消费旺季的来临,以及竞争对手同仁堂、福胶等相继提价,公司因提价带来的竞争压力缓解,全年有望恢复到去年9成左右的水平,后续仍不排除有提价的可能。
预收帐款高,管理费用率上升。公司三季度末预收帐款高达1.19亿元,同比增长144%,已经锁定了部分业绩,也反映了市场对阿胶需求的旺盛。
管理费用率同比上升2.10个百分点,原因是技术开发费用、咨询费用等支出增加。
维持“增持”评级。预计公司2011、2012、2013年实现营业收入33.53亿元、41.49亿元、51.14亿元,同比增长52%、34%、32%,净利润8.84亿元、11.84亿元、15.62亿元,同比增长52%、34%、32%,每股收益1.35元、1.81元、2.39元。给予公司2011年40倍PE估值,合理估值54元。
仁和药业三季报点评:业绩高速增长,投资价值显现
类别:公司研究 机构:中邮证券 研究员:宋凯 日期:2011-10-28
收入大增源于医药流通,主打产品贡献净利润增速。今年前三季度公司营业收入大幅提升,主要是由于公司收购了从事医药流通业务的仁翔药业,导致合并报表范围扩大。今年上半年仁翔药业实现销售额4.7亿元,占公司全部营业收入比例约为44%。我们认为医药流通业务净利润率比较低,公司净利润的增长主要是靠医药工业的带动。上半年公司自产药品收入规模同比增长了29.38%。我们预计今年全年公司的主要一线产品均能实现至少30%以上的增长,这将成为拉动公司净利润增长的主要动力。
盈利能力和期间费用率逐渐稳定。今年上半年公司收到合并报表范围变化影响,公司综合毛利率和期间费用率下降明显,今年前三季度的毛利率和期间费用率与去年同期相比依然有大幅的下降:前三季度公司毛利率为35.97%,同比减少了15.20个百分点;期间费用率为19.26%,同比减少了10.38个百分点。但是与今年中报数据相比,公司盈利能力和期间费用率已经趋于稳定。
盈利预测与投资评级。我们维持公司2011-2013年的盈利预测,按照公司总股本6.3亿股计算,预计每股收益为0.48元、0.63元和0.79元,对应前一交易日股价13.6元的动态市盈率为28倍、22倍和17倍。我们认为公司主要工业产品--如优卡丹、妇炎洁和闪亮滴眼液等产品--今年将有较高的增速,是拉动公司净利润上升的主要动力。我们认为公司业绩增长有保障,经过前期调整,目前公司估值具有一定优势,投资价值显现,我们上调公司投资评级为“推荐”。
风险提示。产品市场营销风险;费用上升风险。
同仁堂:收入增速步入快车道
类别:公司研究 机构:银河证券 研究员:黄国珍 日期:2011-11-01
1.事件
公司发布2011年第三季度报告。2011年1-9月份,公司实现营业收入37.30亿元,同比增长26.48%;归属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3.45亿元,同比增长25.45%;每股收益0.265元。
2.我们的分析与判断
(一)、收入增长步入快车道 2011年1-9月份,公司实现营业收入37.30亿元,同比增长26.48%,其中第三季度单季度同比增速达到了32%。 过去公司单季度收入增速基本维持在-5%-15%,今年公司在管理层激励到位后,经营逐渐驶入快车道,单季度收入增速分别为31%、20%和32%,大幅高于过去几年的平均水平。未来伴随着营销改革的深化,公司的潜能将进一步释放,预计收入增速有望保持在较高水平。
(二)、营销不断精细化,推动二线产品快速成长 公司的营销正在不断精细化,以品种为核心进行营销推广,在保障重点产品稳定增长的同时,继续推动二线品种的快速成长。 公司一线产品均销售过亿,未来增长乏力;二线产品收入都在5000万以下,5000万-1亿之间基本断档。公司今后会重点运作牛黄上清丸等几个二线品种,争取销售额达到5000万-1亿这个级别,二线产品有望快速成长。
(三)、毛利率下滑侵蚀利润 公司第三季度毛利率45.94%,环比下降了2.24pp,同比下降了0.49pp,显示成本压力依旧很大。 公司制造成本中原材料占比大约在50-60%之间,原材料自给率很低,基本还是靠市场采购。今年下半年,有部分中药材品种出现大幅降价,但整体情况对公司的影响还难以判断。此外,由于公司有一定的备货周期,短期内也难以体现。
3.投资建议
公司是品牌中药企业,拥有很多优质产品,但过去受限于体制束缚一直难以发挥潜力。今年,公司在管理层激励到位后,经营逐渐驶入快车道,收入增速维持在较高水平。我们认为未来伴随着营销改革的深化,公司的二线产品将能够快速增长,从而带动整体收入增速。我们预测2011、2012年每股盈利0.33元和0.41元,维持“谨慎推荐”评级。
片仔癀:三季度片仔癀销量继续增长,主业利润超预期
类别:公司研究 机构:申银万国 研究员:娄圣睿 日期:2011-10-25
主业净利润增长57%,超我们预期:2011年前三季度公司实现收入7.5亿元,同比增长16%,实现净利润1.93亿元,同比增长33%,每股收益1.38元,超过我们1.25元的预期,主要是片仔癀销售超预期、销售费用同比下降。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前三季度净利润同比增长57%。三季度单季公司实现收入2.6亿元,同比增长12%,实现净利润7492万元,同比增长49%,每股收益0.54元,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净利润同比增长77%。
片仔癀系列收入增长30%左右:分业务来看,我们预计片仔癀系列收入同比增长30%左右,主要是:①内销出厂价同比提高10%,外销出厂价同比提高17%;②VIP营销促进国内需求,我们预计国内销量同比增长25%-30%,出口销量持平。我们预计普药收入持平或略有下降,化妆品收入增长30%以上,医药流通收入持平或略有增长。
毛利率继续上升,销售费用率下降:前三季度公司毛利率同比提高7.7个百分点,主要是片仔癀提价推高毛利率、片仔癀收入占比提高。销售费用率同比下降0.42个百分点,可能与公司费用结算周期有关。每股经营活动现金流0.95元,低于每股收益,主要是收入扩大导致应收账款增加、增加原材料战略储备导致存货增加。
维持增持评级:综合考虑三季度利润超预期、天然麝香原料配额供应限制四季度片仔癀销量、四季度费用率可能上升,我们维持公司2011-2013年每股收益1.67元、2.19元、2.76元,同比分别增长20%、31%、26%,对应的预测市盈率分别为40倍、31倍、24倍。当前估值不低,考虑到片仔癀有持续提价空间,公司总市值94亿不高,我们维持增持评级。
天士力:产品线丰富化,加强成本质量控制
类别:公司研究 机构:东方证券 研究员:江维娜 日期:2011-11-02
事件公司公告出资2162万元收购辽宁仙鹤药业51%的股权,向云南天士力三七种植公司增资1.31亿元,由其负责实施“三七药材储备及种植基地建设”募投项目,子公司上海天士力获得GMP认证。
研究结论收购仙鹤制药丰富公司产品线。公司按照2011年8月31日净资产1:1.91比例溢价作价3162万元出资收购辽宁仙鹤制药51%的股权,仙鹤药业2010年度实现营业收入2622万元,净利润236万元,2011年1-9月实现营业收入3908万元,净利润95万元。公司拥有2个国家二级中药保护品种益心复脉颗粒和脑血康,新药证书2个分别是脑血康片和前列舒乐片,共有药品注册证134个,常年生产47个产品我们认为收购仙鹤药业有利于丰富公司的产品线,产品与公司目前专注于心脑血管的方向完全匹配,同时可以利用公司现有的营销渠道。此外仙鹤制药治疗不孕不育的妇科中药品种“坤灵丸”也是值得关注的产品,我们认为有一定的商业价值。
上海天士力获GMP认证,步入生物类新领域。公司的生物类新产品主要包括流感亚单位病毒疫苗和重组人尿激酶原,重组人尿激酶是国家生物I类新药,主要用于急性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的溶栓治疗,上海天士力GMP认证通过后,这两种药品将开始生产并逐步上市销售,公司将业务正式拓展到了除中成药、中药注射液之外的生物类制药,由于生物医药行业前景广阔,我们认为生物类制品将使公司医药主业更加多元化,同时也为未来业绩增长提供了新亮点。
原材料溯源维持成本和质量的稳定。公司是业内为数不多拥有自有GAP种植基地的企业,主要的种植品种为复方丹参滴丸的君药丹参,由于近年来三七价格涨幅较大,以及为了满足FDA的溯源要求,公司也开始逐步进行三七的种植,我们看好公司在三七上的进一步投入,认为有利于公司成本和产品质量的进一步稳定。
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维持2011-2013年EPS分别为1.30元、1.62元和2.02元的盈利预测,考虑到公司是首个赴美进行FDA并且顺利通过II期的企业,成本控制力强,产品线逐步丰富多元化,在中药行业现代化中处于领军地位,维持公司“买入”的投资评级,目标价52元。
主要不确定因素。1)复方丹参滴丸美国FDAIII期试验能否通过,2)产品降价风险,3)产品销售不达预期。
云南白药:受益母公司高增长,产业瓶颈有待突破
类别:公司研究 机构:华创证券 研究员:廖万国 日期:2011-11-02
主要观点
1、 中央产品保持稳定增长,符合预期:报告期内实现营收同比增长16.23%,净利润同比增长31.26%,符合我们之前预期。期间生产经营白药系列产品为主业的母公司实现营收同比大幅增长50.45%,扣非净利润同比增幅达93.32%,我们认为白药系列产品大幅增长可能受益于基药政策推广和白药创口贴提价等因素,公司共有 66个品种入选国家基本药物目录,独家品种云南白药胶囊、膏、酊、气雾剂等构成中央药品核心,未来将受益于基本药物制度进一步推进带来的销售放量和行业集中度提升。报告期内药品事业部与透皮事业部完成合并,统一由药品事业部管理,利于公司管理和中央产品的持续稳定发展。
2、 深耕中药日化市场,产业瓶颈有待突破:我们估算11年上半年牙膏业务增速约为10%左右,前三季度子公司合并报表收入增长6%,预计占有一定比例的牙膏业务增长有可能在10%左右。我们认为云南白药牙膏业务市场占有率接近10%,在目前市场格局较为稳定的状态下,其高成长期已经过去,目前增长水平应属合理。在牙膏产品的基础上公司继续开拓日化产品,推出养元青洗发水,去年省内试销效果良好,11年3-4月间完成全国铺货,上半年销售额达3000万元,公司采取直接向商超供货的方式,通过自营销售队伍,推广养元青产品,预计11年销售额达到6000万元,我们认为凭借公司牙膏产品的销售经验以及成熟的商超渠道,洗发水业务有望复制白药牙膏的成功,如此,公司不仅有新的利润增长点,也将是公司新产业发展的标志。
3、 十二五期间目标明确:公司通过产业调整,拓宽大健康产业,成立专门部门研究政策与发展战略,落实外延扩张与内生增长并举。我们预计公司未来日化产品、药妆产品将成为业务重点,由于白药系列产品受到原材料供应影响较严重,而日化产品等原料需求相对较小,公司跨界进入中药衍生品市场取得成功,建立完善的销售渠道,为今后大健康产业奠定坚实基础。
4、 投资建议:推荐(维持)。我们维持公司11-13年EPS为1.74、2.34、3.04元,目前股价对应PE分别为33X、24X和19X。公司“新白药大健康”战略明确,产品推陈出新,跨界发展形成规模,业绩增长值得期待,维持“推荐”评级。 风险提示 中药材涨价影响盈利能力;药品可能面临降价;日化产品销售可能不达预期。
马应龙三季报点评:主业较平稳,四季度更好
类别:公司研究 机构:东方证券 研究员:李淑花 日期:2011-11-02
事件
马应龙公布2011年三季报:2011年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总收入10.33亿元,同比增长20.94%,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为1.34亿元,同比增长23.99%,每股收益0.41元,略低于我们预期,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归属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36亿元,同比增长44.80%,扣非后每股收益0.41元;
其中2011年第三季度公司实现收入3.53亿元,同比增长24.07%,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3216万元,同比增长41.90%,扣非后归属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为3043万元,同比增长223.28%。
研究结论
主业业绩平稳增长,而投资收益亏损拖累整体利润:公司前三季度收入同比增长20.94%,我们预计其中治痔类产品同比增速在28%左右,由于三季度是公司治痔药的淡季,预计到第四季度销售量将进一步提高,而且因为2010年经销商原因导致公司当年治痔药销售较少,在此低基数上预计今年全年治痔药同比增速应仍能达到35%。而另一方面2010年公司前三季度持有和交易证券投资而产生共约1200多万元收益,但本期为亏损,所以拖累了公司总体利润。公司本期末交易性金融资产余额进一步增大,如果市场没有重大改变,预计第四季度公司仍然不能转为盈利,对公司整体业绩有所影响。
两翼产品仍在布局中,成熟后会对利润产生有益补充:公司目前医院已经有5家,分布在武汉、北京、南京、沈阳和西安,今年新增医院中南京属于新开,将逐步成熟,而沈阳和西安医院本身就在运营,预计成熟会更快。
我们认为市场对于公司新开肛肠医院较为欢迎,预计公司会按照每年3-5家的节奏去开设,若2013年达到15家,按照每家1000多万收入、20%左右净利率预测,将增厚EPS 约0.09元;而药妆本年目标为3000万,目前主要运营在以武汉为主的5个城市,预计未来公司将从区域和通路两个维度增加药妆收入,我们预计明年将稳妥增长至5000万。
费用高企致单季度利润下降:第三季度期间费用率环比提升较多导致单季度利润明显下降,主要是公司有较多费用确认在三季度,比如卫视广告投放费、推广费等,我们发现公司历史上三季度费用都相对较高,所以第三季度单季度费用较高可以理解,而且我们认为合理的费用增长有利于未来的业务发展,在公司管理下或将转化为公司正面的效益。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持续向好:公司本期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为净流入4281万元,而去年以及今年上半年的经营性现金流为净流出,可见随着公司收入增长以及回款的增加,公司现金流更加健康。
盈利预测:公司前三季度主业平稳增长,但是由于公司持有较多证券投资,而此类投资上年为收益、到本期为亏损,变化较大,我们调整盈利预测投资收益部分以反应本年证券市场较弱对公司造成的影响,预计2011-2013年公司实现每股收益为0.60元,0.73元、0.87元(原预测为0.66元,0.79元、0.94元),按照可比公司2012年30倍PE,对应目标价为22元,维持公司买入的投资评级。
红日药业:中药配方颗粒推动公司未来发展
红日药业 300026 医药生物
研究机构:天相投资 分析师:彭晓 撰写日期:2011-11-14
投资建议
康仁堂药业营收高速增长,及在公司收入占比比例加大,未来极可能是对红日药业的利润产生重要影响,预计红日药业2011年-2013年EPS 为0.80元、1.02元、1.28元,根据11月8日收盘价25.65元计算,对应动态市盈率为32倍、25倍、20倍,目前估值合理,我们认为随着医生、消费者对中药配方颗粒的认可,及中药配方颗粒标准化的推进,将为企业未来价值提升打开了想象的空间,维持公司“增持”的投资评级。
华润三九:整合北药集团中药企业,期待未来快速发展
华润三九 000999 医药生物
研究机构:天相投资 分析师:彭晓 撰写日期:2011-10-28
2011年1-9月公司实现营业收入36.31亿元,同比增长19.46%;营业利润7.04亿元,同比下降4.26%;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5.71亿元,同比下降3.6%;实现每股收益0.58元。
毛利率下降,投资收益减少,导致净利润缩减。公司综合毛利率为58.66%,同比下降2.87个百分点;期间费用率为37.83%,同比下降0.32个百分点。投资收益为549万元,同比减少80%,主要是上年同期出售子公司汉源黎红产生2,548万元投资收益,而本期无此项收入。毛利率的下降,投资收益的减少,导致归属母公司净利润与去年同期相比下降3.6%。
OTC业务为收入和利润的主要来源。公司以OTC业务为主,2011年上半年OTC业务占公司主营业务收入的60.9%,占总毛利的64.5%。公司主打产品三九胃泰、正天丸增长较快。公司新产品强力枇杷露、小儿感冒药也有较好的表现。长期来看,公司OTC业务在同行业间具备明显品牌优势,公司有多个具品牌优势的拳头产品,随着基药扩容、新产品不断推出,公司该项业务有望保持较快稳定增长。
中药配方颗粒业务仍需观察。公司为六家中药配方颗粒业务试点企业之一,短时间内在该业务中不会遇到较强竞争,该业务市场容量较小,目前的高增长势头是否能长期维持,须待时间的检验。
整合并购华润集团旗下中药公司。公司公告,拟收购北京医药集团持有的辽宁华源本溪三药、合肥神鹿双鹤药业、北京双鹤高科天然药物公司以及北京北贸四家公司100%股权,合计转让价款约为人民币4亿元。这4家公司2010年净利润总额为2,041万元,仅占华润三九2010年净利润2.5%,对公司业绩的提升幅度较小,但收购有利于丰富公司产品线,而且北京北贸在医院营销方面的优势可能会对公司OTC产品进入医院市场有较大帮助。
盈利预测及评级:预计公司2011~2013年EPS为0.85元、0.94元和1.15元。按前一日收盘价18.91元计算,动态市盈率为22倍、20倍和16倍,考虑公司未来仍有较大发展空间,维持“增持”的投资评级。
风险提示:中药材等原材料价格持续上涨,整合扩张过程中费用控制不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