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机论坛

 找回密码
 欢迎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天机股票网 争做最牛的股票资讯集散地 注册 - 常见问题 - 联系方式

你有好料 就来分享 你可以将手中的好料分享赚取金币。 如何获得金币 - 金币回购计划

天天来访问 天天有收获 高端信息区区几个金币就可查看 立即注册 - QQ快速登陆

查看: 596|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皮海洲】对询价机构“帮忙报价”要从严查处[ 2012-01-16 06:58 ]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2-1-16 08:47:41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针对投资基金在新股询价过程中报高价的说法,证监会基金部主任王林近日在出席某论坛基金经理人年会时予以了澄清。王林主任表示,基金公司在新股询过程中,报价是比较理性的,没有明显高于其他机构者,也没有帮忙报价。不过,王林主任同时表示,他跟踪了2011年在深交所上市的,IPO网下询价报价少于30家机构的6只股票,通过对这6只股票的询价分析,发现有十个询价机构在某种意义上是在帮忙报价,存在抬高发行价的可能性,上述机构主要集中在证券类、保险类机构,没有发现基金公司的参与。
投资基金参与没参与新股询价过程中的“帮忙报价”,投资者都有自己的眼睛,有人看到了,有人没有看到,在此不作进一步的争辩。倒是王林主任提到的有证券类、保险类的“十个询价机构在某种意义上是在帮忙报价,存在抬高发行价的可能性”这个问题,更应引起市场参与各方,尤其是监管部门的高度重视。
新股询价制度是2004年12月份推出的。实行这一制度的目的,就是要借助机构投资者的定价能力来对新股发行进行合理的定价。但自从实行新股市场化定价发行以来,由于取消了新股发行过程中的“窗口指导”,新股发行价格因此突飞猛进,新股发行沦为“三高”发行。而之所以会出现这种局面,其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就是新股询价并没有起到为新股发行合理定价的作用。市场传闻是以投资基金为代表的询价机构在询价过程中存在“帮忙报价”、“人情报价”等问题,通过报高价来哄抬新股发行价格。此次王林主任表示基金公司没有参与帮忙报价,但发现有十个询价机构在某种意义上是在“帮忙报价”,这在很大程度证实了之前市场传闻的真实性。而既然确实存在“帮忙报价”这种事情,并且发现有十家询价机构之多,那么对于这十家参与“帮忙报价”的询价机构,监管部门就不能姑息养奸,放纵这种“帮忙报价”行为,而应对其从严查处,让“帮忙报价”行为难以在新股询价环节生根。
之所以要对“帮忙报价”行为从严查处,究其原因在于,这种“帮忙报价”使新股询价完全失去了询价的意义,并最终演变成一种价格操纵。新股发行沦为“三高”发行,在很大程度上就是因此而起。这种“帮忙报价”使市场的定价功能出现较严重的扭曲;同时也使市场配置资金功能的有效性受到质疑;对上市公司粉饰业绩起到了激励作用;并加剧了股票的投资风险,二级市场频繁买卖新股和次新股的人亏损很大。所以,对于“帮忙报价”者,必须取消其询价资格。因为这不仅涉及到询价机构的定价能力问题,更涉及到询价机构的职业道德问题,它使得新股询价完全背离了合理定价的初衷。
不仅如此,对于“帮忙报价”的询价机构还应追究其“帮忙报价”背后的腐败问题。世界上没有无缘无故的爱,一些询价机构之所以愿意“帮忙报价”,其背后都涉及到利益关系问题,比如之前媒体曾经报道过的“一般上市公司和保荐机构会答应给那些帮着抬高发行价格的机构人员许以每股3~5分钱的返利。”如果查证实属,则应予以严厉的惩处,包括询价机构、保荐机构以及发行人都应一并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让“帮忙报价”者与让询价机构“帮忙报价”者都吃不了兜着走。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有用有用 没用没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欢迎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