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机论坛

 找回密码
 欢迎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天机股票网 争做最牛的股票资讯集散地 注册 - 常见问题 - 联系方式

你有好料 就来分享 你可以将手中的好料分享赚取金币。 如何获得金币 - 金币回购计划

天天来访问 天天有收获 高端信息区区几个金币就可查看 立即注册 - QQ快速登陆

查看: 418|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10:30选股] 中国宝安遭证监会立案调查 投资者可提索赔诉讼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2-3-7 11:34:23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何时梦醒“石墨烯”

记者  余以墨

2011年一场沸沸扬扬的“石墨烯”闹剧,以深交所对中国宝安(000009)作出轻微处分差强人意地收场。2012年2月28日,中国宝安发布公告,称因涉嫌信息披露违法违规,其被中国证监会立案调查。业内人士分析指出,这一次,情况已经完全不同。

虽然中国宝安一向对与石墨烯有关的事情极为审慎,惜墨如金,然而通过其发布的数则公告,结合知识产权局规定、媒体披露信息、市场价格行情、股价走势和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仍可对其水面之下的世界管中窥豹。

“石墨烯”“混合物”傻傻分不清楚?

2011年11月8日,中国宝安公告称,其控股子公司深圳市贝特瑞新能源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投入开发的石墨烯项目产品开发及中试取得重大进展,“中试……石墨烯日产量已稳定在1公斤以上……”然而,一天之内,就有媒体找出了问题并进行质疑报道,也许是这样的行为刺痛了宝安的神经,其也在两天之内迅速作出反应,再次发布澄清公告,称中试公告中说的1公斤石墨烯是包含了多层混合物。

石墨烯和混合物,是存在天壤之别的两个概念。

依据相关资料记载,石墨烯仅指厚度只有一个碳原子的单层石墨。其他层数的石墨材料都不能叫石墨烯,并且其他层数的石墨材料与石墨烯价格相差巨大。目前,石墨烯在中国市场上的价格5倍于黄金,超过2000元/克,而多层石墨烯(纳米石墨)价格大概8元/克。由于石墨烯与多层石墨烯在导电性、机械性等性能上差别巨大,也是导致价格差异巨大的原因。

“11月8日的公告中称中试取得重大进展,仅说是‘石墨烯’,没有提到混合物的问题。”一直关注此案的上海东方剑桥律师事务所的吴立骏律师如此对《投资快报》记者分析,“1公斤石墨烯按照目前市场价格计算,大约价值人民币200万元以上,中试后一天就生产几百万元,更别说量产后的产值。该信息一经披露,中国宝安股票开盘即涨停。但是,正是在此时,涉嫌重大信息披露违规问题已经开始浮出水面。”

吴律师指出,对比中国宝安在三天之内发布的“转风”公告,可以得出明确的结论:其生产的1公斤材料中部分不是石墨烯,这在11日的澄清公告中已经有相互印证。“中国宝安改变了公告中对原日产量产品的定义,作为上市公司和控股开发公司的主体,对公告的内容应当符合完整、准确、及时等法律规定的义务,具有对特定用词用语谨慎的专家责任,若故意利用对产品属性概念的混淆,误导投资人的判断,并使投资人遭受损失就要付出违法违规的代价。为证监会此次及时立案调查叫好!”

“石墨烯梦”是否下一个“疫苗梦”?

为何2011年11月8日中国宝安中试公告中不直接说明1公斤产量中含有多层石墨烯?

为何2011年11月11日不在澄清公告中说明多层石墨烯在1公斤产量中所占比例?

为何不及时提示投资人,石墨烯与多层石墨烯价格的巨大差别?

带着这些疑问,《投资快报》记者拨通该公司董秘娄兵的电话,但是其手机一直处于关机状态。

“这些问题,希望中国宝安出具公告说明,让投资人恢复对公司的信心。中国宝安公告的撰写人语言驾驭水平很高,请不要用具有歧义的语言,多使用直接明了的词汇,让广大投资人看得明明白白。请中国宝安公告的内容符合法律规定必须准确和及时的要求。”吴律师呼吁。

当然,还有另外的可能,此次证监会立案调查也可能是因为上述情况之外的重大违规。但是根据《投资快报》记者的统计,大部分被处罚的上市公司较为常见并且造假问题多发的雷区,基本为不披露关联交易、违规担保、存货不减值、多计收入、少计成本、提前确认收入、大股东占用资金、随意变更会计估计等情况。目前中国宝安有依据的违规问题就是围绕“石墨烯”这一重要环节展开。

在中国宝安目前较高市盈率的股价背后,石墨烯是整个中国宝安股价支撑的重要组成部分。如果证监会立案调查原因是石墨烯,那么,投资人需要高度的警惕。

重庆啤酒的“疫苗梦”已经破碎,中国宝安的“石墨烯梦”是否应当醒了?

证监会调查能否对普通人更公平?

从证监会立案调查公告的内容来看,此次被调查的主体是中国宝安公司,并没有个人被立案调查,因此可以剥离内幕交易等行为对公司股价的影响这一因素。中国宝安股价的涨跌,也十分耐人寻味。

中国宝安是以房地产开发、新能源材料、生物制药为主要经营业务的上市公司,除了名声显赫的石墨烯概念,公司的主营业务是房地产开发。在2012年2月7日至27日证监会进入公司调查期间,地产指数上涨22.1%,而中国宝安却只上扬了10.4%。在保密调查阶段,股价却已经未卜先知般的做出反应,令人不解。

对此,吴立骏律师给出的分析是,不排除部分机构在立案公告前,已经知道可能被调查而选择进行抛售。对于专业投资机构来说,知道证监会立案调查后对股价会有影响,即使不知道真正被调查的原因,但出于其谨慎的义务,无论何种原因,都选择抛售。

事实上,这样的情况已经不是第一次发生。绿大地也是一例。

早在2010年3月18日证监会就对绿大地进行了立案调查,一年后的2011年3月18日,绿大地公告了其董事长何学葵因涉嫌欺诈发行股票罪被依法逮捕,两次时间点公告对股价及其一段时间后的反映程度虽然都是下跌,但幅度差别很大。

也就是说,在立案调查后行政处罚公告前,只有少数人知道真正原因,在立案调查周期长达一年的过程中,无法做到长期保密的状态,大多数普通投资人不知道真实调查的内容,无法准确判断是继续持有或是买卖,对普通投资人不公平。

因此,有律师建议证监会应当设立立案调查的期限,缩短调查的时间。否则,可能会继续扩大股民的损失。

《投资快报》同时提醒广大投资者,依据法律规定,若证监会调查后对中国宝安作出行政处罚,投资人可对中国宝安提起索赔诉讼。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有用有用 没用没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欢迎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