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机论坛

 找回密码
 欢迎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天机股票网 争做最牛的股票资讯集散地 注册 - 常见问题 - 联系方式

你有好料 就来分享 你可以将手中的好料分享赚取金币。 如何获得金币 - 金币回购计划

天天来访问 天天有收获 高端信息区区几个金币就可查看 立即注册 - QQ快速登陆

查看: 364|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二八现象”或难再现 “红五月”价值为先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2-5-5 09:41:2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二八现象”或难再现

中国证券报:日前,上交所与深交所均发出了退市制度征求意见稿,长期来看,有利于引导资金进行价值投资,实现资本市场的优胜劣汰。在制度改革加速推进的背景下,整个A股的市场风格会否向低估值大盘蓝筹倾斜?“二八现象”会不会重现?

银国宏:股票投资策略中,均值回归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思想,事实上大盘股和中小盘股估值结构的变化也遵循这样一个规律,具体表现为蓝筹与成长轮番涨跌。但是,这里有个基本前提是市场处于平衡市,如果是牛市或熊市,特点就没那么明显。

我认为短期交易机会应该更多地表现为中大市值的蓝筹股强势,但是“二八”现象可能不会很明显,因为大市值股不等于蓝筹股,而“二八”定义是按照市值来表述的。在传统经济增长模式下,以周期产业为核心的大市值股票可以视为蓝筹的代表,因此蓝筹的上涨和“二八”格局是吻合的,但在当前经济转型阶段,传统周期产业很多都将退出蓝筹行列,“二八”格局重现难度很大,但重大市值蓝筹股票的表现依然会对指数形成积极推动。

寇建勋:近期,管理层连续出台关于资本市场制度建设的相关政策,这些政策对于资本市场的长期发展无疑具有正面的刺激作用。但是任何政策对市场的影响都有多面性,短期来看,退市政策的推出对于当前整体股票的价值重心具有一定的下压作用,特别是概念股将面临比较大的压力,这会促使资金流向真正具有价值和成长优势的股票上。

但我认为出现“二八”现象的概率不大,一是流动性限制。全流通背景下,大蓝筹总市值庞大,启动行情需要相当大的资金,目前市场流动性条件并不具备。二是中国经济转型也使“二八”现象难以重演。在目前上市公司结构中,大盘蓝筹股更多的是转型中不再大力发展的行业,比如钢铁、地产、建材等,银行业在“金改”背景下,利润也似乎难有更好的增长,所以这些“大象”难以有更大的作为。

估值结构性分化将收敛

中国证券报:从估值角度来看,当前A股的整体估值水平仍然处于历史低位,但仍存在结构性估值分布特征,如小市值品种相对大市值品种高估,新兴产业相对传统产业高估,创业板和中小板相对主板高估等等。这种估值的结构化特征是否合理?长期而言,A股的估值分布将趋向收敛还是继续分化?

银国宏:我认为当前的估值结构是合理的,因为大家现在评价估值高低的核心指标就是市盈率,而决定市盈率水平高低的核心因素一个是增长率,另一个是ROE(净资产收益率),这两个指标越高,市盈率越高。那么按照这个逻辑,新兴产业相对传统产业估值高一点是合理的,但因为市值小就一定估值高就没有特别强的理论基础支撑,但似乎又是一个长期存在的现实。

长期来看,我认为整个A股市场的估值仍然会存在这样的分化,但会在一定范围内进行,仍然会按照均值回归的规律演进。我们认为一批能够代表中国经济转型方向的产业,由于他们的高增长仍然会表现为较高的市盈率,一批经过市场竞争洗礼、具有核心竞争能力的大企业,凭借自身长期稳定的增长也会较市场平均水平享有一定的估值溢价,当然还会有一批成长前景平平但分红稳定的企业会保持估值的相对稳定,最可能出现变化或进行剧烈的估值调整的是一批绩差股和微利股,市场会出现市盈率很低的微利股,由于随时可能面临破产或退市,估值虽低但股价难有表现,流动性也会越来越差。

徐海洋:A股市场与成熟市场最明显的不同点在于,A股市场中小市值公司更贵,而大市值公司更便宜。而美国则恰好相反,小市值公司便宜,大市值公司贵。以PE衡量的A股公司整体估值大约在14倍,与美国股市基本相当,但剔除权重因素后A股市场按照细分子行业PE指示的市场估值中值则在30倍以上,小市值公司是当前市场高估值问题的主要原因。

小市值公司高估值与过去十多年中国经济高速增长阶段塑造的成长性投资风格有很大关系,尤其是在近10年的高速增长阶段,成长性投资是获取投资收益最主要也是最显著的手段之一。从过去的经验来讲,这种大小市值股票估值水平的差异是可以理解的,也可以认为是合理的市场表现。

我们预期A股市场大小市值公司巨大的估值差异应趋向于收敛趋势。虽然不能否认,城镇化、工业化对经济增长的推动作用依然存在,但主要工业产业进入成熟期,生产成本刚性上涨,经济结构转型要求迫切,这本身意味着中国经济将进入一个全新的减速增长周期,市场对成长性投资的追逐将有一定回落。

“红五月”价值为先

中国证券报:从经济周期的角度看,当前国内经济可能处于经济增速与通胀双降阶段的中后期,这是否意味着股票的投资价值正在逐渐显现,而A股市场距离右侧区间已经越来越近?在品种配置上是否应该向周期行业倾斜?

徐海洋:从未来一个季度左右的周期来看,通胀和经济同步下滑的趋势基本确定,权益类资产的配置价值也在逐步提升。值得注意的是,此次经济见底回升的运行节奏可能比较复杂,经济结构转型与全新经济增长点的确立可能是一个相对较长的过程。市场走入右侧区间的过程可能也将漫长而复杂。不过,从估值安全和收益对比的角度看,低估值蓝筹品种的配置优势是相对明确的。

中国证券报:股谚云“五穷六绝七翻身”,今年五月能否摆脱这一“魔咒”走出“红五月”?对一般投资者而言,应当如何把握机会与风险之间的关系,在价值股与题材股间作何选择?

银国宏:就当前的政策环境而言,全市场逐渐形成对蓝筹股投资的统一认识,再加上沪深300ETF基金进入建仓窗口,市场表现不会太差,主要的制约因素在于经济表现,但主要是约束上涨空间而已,因此对于五月特别是上半月的市场表现我们还是有信心的。至于投资机会,按照市场走强的内在逻辑推演,首选价值股,题材股不是好的选择。

寇建勋:就当前的资本市场运行态势来看,由于政策预期的好转和投资者情绪的升温,市场运行处于比较正面的运行环境之中,只要外围和经济数据不出现大的利空,市场震荡上行的趋势是可以预期的。

对普通投资者来说,应关注两个方面的因素:一是制度因素。关于资本市场制度建设方面的因素,由于制度建设会对相关投资行为产生比较大的影响和冲击。二是业绩因素。在经济预期见底背景下,最先启动的肯定是业绩好转的公司,具有半年报良好预期的公司。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有用有用 没用没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欢迎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