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国泰君安:地雷季之后市场不乏投资机遇
2012年11月08日 07:07 金融投资报
国泰君安
沪指在2100点附近踯躅不前,在维稳的大前提下,谜团最终或许要到11月下旬和12月才能揭晓,在此之前市场的风险不大。而在度过三季报这个有可能是本轮周期调整中最后一个地雷季之后,市场不乏投资机遇。
综合分析当前的市场环境,我们认为有两个好现象及一个半的坏现象值得关注。
好现象之一是中美经济均呈现亮点,这个有近期公布的一系列数据作为论据,可证实的程度较高。好现象之二是市场在破2000点之后的反弹中,板块表现特点鲜明。在破2000点之后的反弹中,房地产表现排名第一,这跟此前股价调整和一线地产公司亮丽的三季报有关,一部分此前关注度大为降低的个股涨幅在7%以上;而真正对于市场的环境变化有昭示意义的是银行股走强,阶段涨幅也在7%左右,超过了食品饮料、医药和大金融中的非银行金融股。
一个坏现象是:投机思路中的好了伤疤忘了疼。许久没有新股发行,而一旦发行,洛阳钼业(8.33,0.20,2.46%)和浙江世宝(14.50,-0.69,-4.54%)均有夺全球投资人之眼球的表现。很多人将2009年的3400点视为这次调整的起点,历时3年多,时间上已经接近了2001年6月之后的那次漫长熊市,但是从市场的成熟度来看,我们似乎仍未摆脱低级投机趣味,成熟之路依旧遥远。
还有半个坏现象,那就是大宗商品价格的表现。上周中美经济数据都略好于预期,但是大宗商品价格却呈现比海外股市更大的调整幅度。回过头来看,QE3之后的大类商品价格表现也均弱于此前的两次QE。在经济数据转好中,此前受益于低利率环境的纯货币属性资产未来的风险收益率在降低,但这种价格的下跌应该对于经济企稳是好事,所以我们把它归结为半个坏现象。如果再深入点看,跟国外相比,中国经济在2011年底以来的调整并不同步于海外货币扩张,这是否意味着A股的表现要开始优于全球其他股市了,值得拭目以待。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