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机论坛

 找回密码
 欢迎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天机股票网 争做最牛的股票资讯集散地 注册 - 常见问题 - 联系方式

你有好料 就来分享 你可以将手中的好料分享赚取金币。 如何获得金币 - 金币回购计划

天天来访问 天天有收获 高端信息区区几个金币就可查看 立即注册 - QQ快速登陆

查看: 1008|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操盘日记] IPO主动撤单者不足一成 企业集中上报欲“浑水摸鱼”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3-3-25 09:21:35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导读:
  主动撤单者不足一成 企业集中上报欲浑水摸鱼
  IPO撤材料增速放缓黑龙江最大国企再折戟
  神秘荣大折射IPO核查风云 财经印务公司现袖里乾坤
  IPO核查已吓退48家企业 民生保荐独中五元
  别把IPO何时重启太当回事
  IPO财务自查大限在即 股市震荡应对重启预期
  IPO或在清明前后重启 小散可买做空基金避险  主动撤单者不足一成 企业集中上报欲浑水摸鱼
  面对IPO财务专项检查自查报告递交“洪峰”的到来,3月20日证监会紧急向机构发出了最新函件称,本周六、周日(3月30日、31日)加班接收自查报告及相关申报材料,并罕见地采取预约制,要求以机构为单位进行集中报送。
  号称“史上最严IPO财务核查”的工作量远超以往。《每日经济新闻》获悉,为了应对此次IPO财务核查,证监会甚至从地方局抽调人手参与此次核查工作。“此次核查工作的工作量之大可见一斑,”一名券商人士指出。
  一个值得注意的现象是,《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从北京荣大快印公司
  (该公司垄断绝大部分IPO企业打印业务)、多家IPO核查企业中介机构处获悉,大部分IPO企业不约而同地将上交材料的时间拖到最后一周。
  “大家一起上交,这么多材料,被仔细检查的几率小一些。”一名IPO企业的相关负责人向 《每日经济新闻》透露。每家公司基本上超过上千页的自查材料对于监管部门而言无疑是个巨大的挑战。
  主动撤单不足10%
  3月23日开始,无论是证监会还是IPO企业中介机构,均是严阵以待。
  “史上最严厉的A股IPO财务核查”的力度究竟会有多大?一名券商人士向记者表示,多次开会以及在相关函件中,证监会都透露了劝退的意思。但从目前的情况来看,主动撤单的数量还是远远低于市场预期。
  根据上周五(3月22日)证监会最新的IPO申报企业情况表显示,上周又有6家拟上市企业撤销IPO申请,分别是:黑龙江龙煤矿业集团(主板)、广东摩德娜科技(中小板),以及拟在创业板上市的鞍山七彩化学、贵阳新天药业、江苏瑞帆环保装备、建科机械。如果算上这6家撤单的企业,目前已有47家IPO企业离开IPO排队名单。但与排队企业的总数841家相比,主动撤单的企业不到10%。
  在目前仍然排队的企业中,创业板有307家,主板和中小板534家。“除了对创业板有硬性的增长指标之外,其他IPO企业并没有非退不可的 警戒线。”上述IPO企业相关负责人向《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透露,“对主板以及中小板的拟上市企业来说,没有明确的(撤单)规定。”
  1月29日,证监会曾对财务核查报告给出了操作细则。根据向各保荐机构及会计师事务所下发的《关于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公司2012年度财务报告专项检查工作相关问题的答复》,对核查中十三个方面的具体事项予以明确。此次专项检查须覆盖IPO在审企业的整个报告期,因财务资料更新而不在报告期内的会计年度不纳入自查范围。今年3月底前新申报的企业均纳入自查范围,须同时提交自查报告。无法提交自查报告的,发行人和保荐机构可提出中止审查申请,待其提交自查报告并经审核后,监管部门仍将对该部分企业按比例组织抽查。规定时间内不提交自查报告,又未及时提出中止审查申请的,将终止审查。
  根据上述要求,此次核查报告对于供应商以及经销商网络庞大的行业及企业而言任务极重。一名忙得不可开交的投行人士向记者表示,“所有的供应商都要一一核实,但是农林行业全都是中小农户进行供应,这些中小农户都上万家。”据他透露,这些企业的自查报告能否在3月31日前完成都是未知数。
  根据证监会的部署,各保荐机构、会计师应在2013年3月31日之前将自查工作报告报送证监会。无法在规定时间内提交自查报告的,应向证监会提出中止审查的申请。在规定期限内不提交自查报告,又未及时提出中止申请的,将按照《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行政许可实施程序的规定》,对有关申请给予终止审查。
  “其实此次财务核查是给一批IPO有瑕疵的企业主动撤回材料的机会”,上述券商人士透露,而且根据部分地方局开会透露的信息来看,也是希望企业主动撤单,“会上当地证监局明确说了,如果被查出财务造假要严办。”
  但仍有部分企业抱有侥幸心理。“我们也希望有问题的企业早点撤单,这样我们的压力就小很多。”上述IPO企业相关负责人透露,“我们在财务核查之初就预估此次IPO堰塞湖要缩水50%,谁都希望其他其企业快点撤单,自己成为幸存的那一家。”
  最后一周集中上报
  值得注意的是,大部分IPO企业将自查报告上交时间拖到了最后一周。
  根据证监会给出的答复来看,“如果以往的核查工作是有效的,并且能够确保所核查的事项真实、准确,可不再重复核查,但应在自查报告中说明核查过程和核查结论,并将相关资料和工作记录纳入本次自查工作底稿;若虽经核查,但核查程序未符合要求,或出现报告期的更新导致原核查结论不成立的,均应重新核查并出具核查结论。”上述投行人士透露,此前工作并未做扎实的保荐机构这次工作量会很大。但对部分主业明晰、分公司较少的企业而言,自查报告工作量相对较小。
  “一方面是工作量本来就大,另外一方面很少公司愿意被提前审查,而且大家一起上交被细查的几率小一些。”一家IPO企业的相关负责人向记者表示,大部分企业真正开始忙碌是从3月23日之后开始。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从位于金灿酒店3楼的北京荣大快印公司获悉,由于IPO企业基本都预定在3月23号之后才开始正式开展项目,荣大快印已经一房难求。“如果是需要单独房间的现在公司基本已经没有了,你们文件如果隐秘度较高,可以选择拼房,或者向金灿酒店另外租赁房间。”20号之前荣大快印的工作人员已经向记者表示,该公司已经没有单独房间。23日当记者再度询问之时,金灿酒店改造为印务办公室与会议室的用于外租的两层房间也已经全部订满。
  除了荣大快印,记者从IPO企业以及中介机构处获悉,部分企业选择中介机构所在的上海、深圳打印材料之后再进京。但在记者采访过程中发现,几乎所有企业都最终选择了3月23号以后再打印自查材料。
  面对最后一周的自查报告递交洪峰,监管部门已严阵以待,证监会要求各机构除在工作日正常递交报告外,还要于3月28日下班前将拟参加集中报送的安排报备到发行部综合处,然后在30日、31日两天全天加班专门接收报告。为应对好这一场硬仗,证监会罕见地从地方局抽调人手一起参与此次核查。
  据悉,每家公司除保荐机构和会计师事务所各自提供的自查报告外,同时需提交招股说明书、补充的最新年报资料等,报告长度将超过千页。其中,供应商以及经销商过多的企业还需要一一进行核实,并需要出示供应商提供的盖章等函证,以明确地反映公司与供应商之间的往来关系。
  “报送材料近半米高,所有的材料叠在一起要超过400米。”投行人士近期常常将这一说法挂在口边。
  虽然上述说法较为夸张,但也反映了此次核查工作任务之重。如果一家拟上市企业的报送材料都超过上千页,800多家企业的核查材料将达80多万页。不仅如此,根据证监会的部署,自查部分将在本月底完成,此后4到5月是证监会主导的复核阶段,随后还有针对企业的业绩变脸和财务造假的重点抽查。
  有市场人士透露,“此次财务核查将承担IPO重新开闸前的 分流工作,如果财务核查对IPO堰塞湖有所改善,市场对于IPO开闸将不会像现在这样过度敏感。”但就目前来看,财务核查震慑能力仍旧与市场预期有所差距。
  “我们接触的案例中,自查中并没有发现问题而撤单的。”一名投行人士表示,大多数企业不愿意主动撤单的情况下,监管部门此次核查的工作量将更为繁重。(.每.日.经.济.新.闻)

  IPO撤材料增速放缓黑龙江最大国企再折戟
  证监会IPO财务自查核查步入尾声,企业撤材料增速有所放缓。据统计,上周共有6家拟IPO企业终止审查,对比此前一周12家企业的撤回速度,下滑明显。
  今年年初外界曾普遍预言,IPO财务自查风暴来袭,撤回材料企业将占在会企业总数的20%~30%。然而经历了2月份的沉寂,有业内人士认为,核查威力似乎没有预期中的“来势汹汹”,预计到3月底自查完毕后撤回材料企业为100家左右。然而截至3月22日,距离IPO财务自查结束仅剩一周,终止审查企业仅47家,这其中创业板36家,占比3/4。
  值得注意的是,上周沪市新增的终止审查企业,黑龙江龙煤矿业集团(下称“龙煤集团”)显得格外“扎眼”。龙煤集团官网显示,其为黑龙江省属最大国有企业,东北地区规模最大的煤炭企业。就在今年3月份,龙煤集团接连出现安全事故,将这位采掘业“大佬”一再推向风口浪尖,使这次黯然离场显得不那么意外。
  龙煤集团上市愿望由来已久。2004年,黑龙江省鹤岗、鸡西、双鸭山、七台河4个矿务局组建黑龙江龙煤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随即开始积极筹划运作,预期2006年赴港上市。但2005年11月龙煤集团下属的七台河分公司东风煤矿发生爆炸事故,令其上市之路搁浅。
  四年之后,龙煤集团重整旗鼓,通过国有股权转让成立龙煤控股集团,于2009年6月底获得中科招商创投近5亿元的投资后,上报相关IPO材料,再度冲刺。但在同年11月23日,鹤岗分公司新兴煤矿瓦斯爆炸,108人遇难,IPO计划再次受阻。矿难发生后,业内曾预计其上市时间延迟到至少2013年,然而2012年龙煤集团又一次悄然出现在证监会公布的拟IPO企业大名单中。
  对此,有投行人士称,安全生产一直是监管部门审核上市申请的重点问题之一,其所涉及到的内控质量问题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障碍。
  根据证监会22日公布的IPO申报企业情况表,目前在会拟IPO企业数量仍有841家。其中,上证所174家,深交所360家,创业板307家。除龙煤集团外,终止审查的还有拟申报深市中小板的广东摩德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及4家拟申报创业板的企业,分别是山七彩化学股份有限公司、贵阳新天药业股份有限公司、江苏瑞帆环保装备股份有限公司、建科机械(天津)股份有限公司。(.第.一.财.经.日.报)

  神秘荣大折射IPO核查风云 财经印务公司现袖里乾坤
  号称“券商之家”的北京荣大财经印务(下称“荣大快印”),是一个神秘所在。
  它只是一家普通的快印店,但它又不仅仅是一家快印店:它是“中国资本市场风向标”,它掌控中国拟IPO企业申报材料打印业务的90%……它,见证着一拨拨资本追梦人的故事,自身也在转动着财富魔方。
  3月底,历时近3个月的IPO财务专项核查工作自查部分将接近尾声。“大限”将至,拟IPO公司和中介机构人员拥入北京,在承揽制作自查报告材料的荣大快印,驻扎了数不清的“跑会”人士。
  “对于大部分投行人员而言,这是近几年来最忙碌的一个春季。他们奔波的身影,正淹没在高铁、机场、大巴车的匆匆人流中。”一家老牌券商的北京投行部负责人对经济导报记者感慨道。
  总部如常 分部搬走
  北京市西城区金融大街19号富凯大厦,是中国证监会所在地。从这里发出的一纸纸批文,动辄牵扯亿万资金。而距证监会不足3公里的这家“路边的打印店”,也聚焦着越来越多的目光。
  在荣大快印官网,公司这样自我介绍:北京荣大伟业商贸有限公司(简称“荣大集团”),是一家专业从事财经印务图文制作的公司,主要客户群为券商、银行、基金、律所、上市或拟上市公司等相关金融领域的客户。在业界,荣大快印的口碑和专业性受到广泛认可。
  网站同时显示,北京有两家店,分别在西直门南小街和木樨地。此外,在深圳等地设有分公司。
  21日下午3点,导报记者来到荣大快印总部所在地———西城区西直门内小南街66号金灿酒店,但并未看到任何与荣大快印相关的标识。酒店大厅的休息区,几个西装革履的人士在闲聊,看不出任何异样。
  而在距该酒店几步之遥的麦当劳快餐店里,偶有两三个人打开手提电脑看看资料,掏出手机询问报价等事宜;也有人会在聊天时,从某家券商的年会桌数递减谈到裁员规模扩大,包罗了券商各方面的趣闻。不过在喝完一杯咖啡之后,他们都匆匆起身,回到酒店。
  晚上8点,导报记者来到地铁一号线木樨地B站口,找到了荣大快印官网上所说的木樨地店址,也就是此前一直被中国投行保荐人圈子口口相传的地方。
  这是一座四层小楼,藏身于居民区之中,被一家叫“粥立方”的小店和“金泰之家”的连锁酒店夹在中间。“荣大伟业”的牌子悬挂在墙上,但是这个昔日灯火通明的四层小楼却一片漆黑,大门紧闭。
  金泰之家的员工告诉导报记者,“快印店搬走很久了。以前这个时间段,我们的客房都是满员的,现在经常会有空房。”
  事实上,木樨地店的办公场所比目前的所在地宽敞,前者是租了整个四层楼,现在只租了金灿酒店两层楼(三楼和四楼),而长期使用的办公地点只有三楼。导报记者初步观察得出的结论是:IPO太久没有开闸,已多少影响到了生意。
  百叶窗后的忙碌身影
  21日晚上10点,导报记者“化身”为企业人士再次来到金灿酒店,前台表示客房已满,并透露说,荣大快印在酒店三楼和四楼办公。“荣大快印去年8月份就陆续搬到我们酒店办公了,木樨地那边已经停止营业。”
  在荣大快印的电梯间里,导报记者看到,电梯内张贴的宣传海报的酒店外景上,有券商之家和荣大集团的标志,但在酒店门外,这些标识已然不见。
  导报记者先到了四楼,随便推开一间房门,就会看到屋子里有多张办公桌拼在一起,上面除了堆满厚厚的资料和几台手提电脑之外,就是一次性快餐的盒子和塑料袋,周围是几张小凳子,凌乱不堪。
  酒店的过道并不宽敞,难以容下两人并行。下到三楼,人们的脚步声、房间内的交谈声、纸张的打印声,便声声入耳。
  补充年报及财务自查的文件打印工作,正在一间间独立房间内“秘密”进行。一排电脑则安置在较隐秘的角落,双向的显示器可供客户看到调整后的内容。工作人员正在交谈,没有丝毫的倦意。
  走出酒店时已近深夜,导报记者看到,一个8人的队伍拎着电脑和标有“荣大快印”的袋子走出酒店,互道晚安。回头望去,酒店的三楼灯光正亮,而四楼的每一扇窗户都放下了百叶窗,遮住了里面人们忙碌的身影。
  “金融行业向来注重保密性,券商申报的材料中更有商业机密等。因此,财经印务公司这种场所,外人很难进入。”在探访荣大快印之前,山东一家排队企业的证券事务代表孔星曾告诉导报记者,在荣大快印,内设多个单间,每家公司打印时都会与其他隔离,有专人服务。24小时营业,对于排版、格式等错误,打印员一眼就能看出,并可立即纠正。
  连夜赶制
  22日早上7点,在四楼的一间办公室里,一名券商人士告诉导报记者:“昨天一直忙到凌晨,才睡了不到一个小时,现在连牙都没刷就又要开始工作了。”
  这个时间的四楼比较安静,只有个别房间内传来讨论的声音。而在三楼,已经有人坐在电脑前,准备进入工作状态了。
  提到对企业的自查,上述券商人士表示,“我们当然对拟上市的企业有信心,没有信心的话,我们也就不用如此大费周章了。”
  一家企业的项目负责人周凯告诉导报记者,“我们也不是到那里现场准备材料。需要提交的内容我们早就准备好了,但是打印之后还会有调整和修改,是一个进行最后确认的过程。”
  他对荣大快印的印象极为深刻,“也是我们的券商推荐我们过来的,房间会由他们订好。上次去的还是木樨地那边,过道里全是人,只要你拿着两张纸在那里看,没人分得清你是券商还是做什么的。”
  “企业中介跑断肠,千里迢迢进京忙。”深圳某投行人士张臻对导报记者说道,数百个排队企业均要制作自查报告材料,每份材料少说也有几百页甚至上千页,现场需要校稿、排版,还要在相近的时间点同时赶出来。
  处处警觉
  值得一提的是,券商工作人员的警惕性非常高,稍做交谈就会开始核实对方的身份。一名保荐人说,“最近有一些记者来暗访,前天我还碰上一个,但是我们现在都很忙,又有什么好说呢?现在自查的任务又这么重,我们有纪律,不能接受采访。”
  不仅仅是券商,荣大快印的工作人员也密切关注着每一个进出电梯的人,询问他们的来意。当导报记者再次经过荣大快印的前台等电梯下楼时,听到了两名前台工作人员的私语:“咦,这个人是什么时候进来的?你有没有注意到?”
  22日早,导报记者刚到金灿酒店四楼时,正碰上一名酒店经理给6个保洁员发了一张清单,上面列满了注意事项。她还三令五申地强调:“最近来的记者很多,你们不要接受任何采访。一旦看见有人员拍照,也要马上制止。”
  当导报记者离开大堂时,看见那个经理还在嘱咐酒店前台:“要问一下每个人进来做什么的。”说话间,导报记者正好走到了这名经理面前,在与她微笑对视之后,对方狐疑的目光清晰可见。
  独揽细分市场盛宴
  正在轮候过审的拟上市企业尚在忐忑上市前景,但承印相关资料的荣大快印不用担心,因为其是这个产业链的稳定受益者———虽然看上去貌不惊人,但凭借对送审材料规范格式的熟悉及逐渐积累的项目经验,荣大快印垄断了中国拟上市公司申报材料打印业务的近九成。
  其业务规模到底有多大?导报记者曾通过各种方式预约采访,但均被对方毫不犹豫地拒绝了。有券商人士透露,一份申报材料,从最初提交项目申报书到最终过会,其间反复六七次,打印费用在几万元到十几万元不等。按此计算,如果每年承揽几百个拟上市公司项目,其“产值”就将以数千万元计。
  不同于普通的印刷业务,在几百页上市材料送审的前一分钟,可能都需要在细节处进行调整更正。最后一刻才打印的特点及交易业务的重要性,决定了财经印刷企业不仅需要24小时随时待命,对各类审核材料的规范格式心中有数,也要具备高度保密及安全性,因此“有经验”及“忙中不出错”是其行业壁垒。荣大快印也正是凭借这两点,独揽细分市场的盛宴。据导报记者了解,荣大快印的利润率或在40%以上。
  在丰厚利润的诱惑下,转投该领域的传统印刷企业在增多,北京“时美快印”等财经印务公司,也已在乘势而起。
  然而,与资本市场共振,注定了财经印刷业的盈利具有强周期特点。资本市场转向,如IPO骤减甚至停发时,其也将成为直接受害者。除了高额的店铺租金、机器折旧、维修等费用,整体需求的下降亦将加剧行业竞争。荣大快印木樨地店日前低调迁址,似乎也透露出这般信号。
  (因IPO行业的保密性及应当事人要求,文中“孔星”与“周凯”皆为化名)
  采访后记
  后续监管亟待加力
  证监会副主席姚刚在今年全国两会期间曾表示,IPO财务自查将在3月31日前基本完成,然后要进行核查,此后才会考虑启动IPO。
  在分析人士看来,此次财务核查不仅给了一批IPO有瑕疵的企业主动撤材料的机会,也将为新股发行“开闸放水”打通关节。同时,IPO即将重启的担忧近日重新被提及,有机构甚至预言,IPO的发行提前将是大概率事件,时间点最快或在清明节前后。
  “证监会主席完成新老交替,带来了新变数。我们听闻,目前对上市公司的财务核查已有所放松。”在经济导报记者的采访过程中,多名市场人士将3月31日视做IPO是否启动的一个关键时间点。同时,部分在审企业对IPO重启的预期产生了变化,对是否要撤材料持观望态度。“主动撤单的企业,可能并没有市场预期的(300家)那么多。”
  “IPO财务核查,针对的仅仅是新股发行过程中所暴露出来的业绩变脸问题,而且IPO财务核查不能完全杜绝这一现象的发生。从以往绿大地、万福生科(300268)的例子来看,如果证监会专家组的审查都没看出来企业有什么问题,企业的财务自查能查出来什么?”23日,知名财经评论人皮海洲接受导报记者采访时,表达了对财务自查的忧虑。
  “因为自查就撤单的企业毕竟还是少数,最重要的是对虚假上市企业和保荐机构的惩处力度。如果制度不完善,就总会给弄虚作假者提供空间。现在对保荐人的处罚力度很大,但更像是丢车保帅的策略。应该加大对机构的监管力度,同时完善退市制度。有了后续严厉的监管,上市前的审查其实没有太大必要。”皮海洲说。(.经.济.导.报 .宁.佳.彦 .杜.海)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有用有用 没用没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欢迎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