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机论坛

 找回密码
 欢迎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天机股票网 争做最牛的股票资讯集散地 注册 - 常见问题 - 联系方式

你有好料 就来分享 你可以将手中的好料分享赚取金币。 如何获得金币 - 金币回购计划

天天来访问 天天有收获 高端信息区区几个金币就可查看 立即注册 - QQ快速登陆

查看: 466|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操盘日记] 9月CPI今亮相能否逆转 存准率或难下调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1-10-14 08:35:59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导读:
  前三季外贸超预期 经济未现大幅下滑
  企业家信心指数跌至两年来低点
  9月经济数据今日公布 预计CPI超6%
  9月CPI仍将高企 货币政策短期难转向
  物价未降 9月CPI同比涨幅或达6.3%
  9月CPI今日亮相 或难别6时代
  专家:存款准备金率短期内难下调
  汇丰:中国货币政策或迎来局部放松
  下调存款准备金率 组合拳第三招?
  A股基本面隐现松动迹象 今日CPI数据很关键  前三季外贸超预期 经济未现大幅下滑
  虽然9月的外贸数据未能延续8月超预期的强势,但总体来看,前三季度外贸规模已经超过2008年全年水平。分析人士指出,考虑到目前的全球经济环境,外贸作为本月第一个公布的宏观数据仍然显得乐观,这也基本打消市场对于中国经济明显下滑的担忧。
  海关总署13日的数据显示,9月份,我国进出口总值3248.3亿美元,增长18.9%。其中,出口同比增长了17.1%,进口同比增长20.9%,双双低于上月增速和市场预期。
  分析人士认为,在目前的全球经济环境下,中国的整体外贸仍然显得较为乐观。
  海关数据显示,经过季调后,9月出口环比增长了1.6%,这表明中国的出口尚未受到全球经济放缓的严重负面影响。
  与此同时,9月中国的大宗商品进口也保持在较为正常的水平上,铁矿石进口量创下了8个月以来的最高点,原油、大豆以及铜的进口量也保持在较高的水平,这表明9月的进口增速下滑,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国际大宗商品价格的下滑。
  另一方面,前3季度,我国外贸进出口总值26774.4亿美元,同比增长24.6%,外贸规模已经超过2008年全年2.56万亿美元的水平。
  较为乐观的外贸数据有利于打消市场对于中国经济硬着陆的担忧。 澳新银行大中华区经济研究总监刘利刚说。
  展望全年,海关总署副署长鲁培军预计,今年我国外贸总值将超过35000亿美元,增长19%左右。其中出口约18600亿美元,增长18%左右,进口大约16900亿美元,增长21%左右。对比历史数据可以发现,这样的增速表现基本达标。
  外贸数据也折射出中国经济不会出现明显的回落。
  统计局综合司副司长王文波表示,从目前掌握的情况看,今年3、4季度经济增速回落不会很大,经济增速不会出现过度回落,整体保持在10%左右没有问题。(上证)

  企业家信心指数跌至两年来低点
  每经记者 胡健 发自北京
  昨日(10月13日),国家统计局全国企业景气调查结果显示,三季度,企业家信心指数为129.4,这也是在连续6个季度位于130以上之后,该数据首次回落至130以下。
  中国三季度经济数据公布在即,企业家信心指数或预示三季度我国GDP相比前两个季度有较大回落。
  国家统计局报告称,多数行业企业家信心回落。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批发和零售业企业家信心指数分别为159.8和143.0,高位环比回落3.7和1.2点;社会服务业、建筑业、工业企业家信心指数分别为138.1、131.8和125.8,比二季度回落1.4、7.2和3.1点。
  值得一提的是,房地产业企业家信心指数已连续6个季度位于各行业最低,三季度跌破临界值,为99.9,环比回落7.6点,与其他行业相比,房地产业企业家信心明显不足。分析人士指出,这与国家一直未放松对楼市的调控导致地产企业资金链紧张有直接关系。
  各登记注册类型企业的企业家信心情况也不容乐观。三季度,股份有限公司、外商投资企业、港澳台商投资企业、国有企业、有限责任公司、私营企业、集体企业、股份合作企业企业家信心指数环比、同比均有回落,幅度在2~6之间。
  与国家统计局发布的结果类似,渣打银行昨日发布的首期中国中小企业信心指数为47.37,显示未来中小企业家信心指数也偏弱。
  我国三季度主要经济数据今天(10月14日)即将发布,而企业家信心指数或暗示三季度中国经济将呈现下滑态势。
  一份针对14名经济学家的预期中值显示,中国第三季度GDP可能同比仅增长9.2%,增幅远低于第二季度的9.5%和第一季度的9.7%。
  投行高盛预计,中国三季度GDP同比增幅将从二季度的9.5%降至9.1%。该行宏观经济学家宋宇称,虽然工业增加值环比增幅反弹,但仍低于趋势水平,表明总需求增长乏力。
  在CPI的判断上,鉴于商务部重点监测的食用农产品价格已经连续第七周上涨,各机构认为9月CPI回落至6%以内已无可能。
  花旗集团驻香港特区经济学家丁爽表示,尽管通胀已在7月见顶,但由于猪肉等主要食品价格的居高不下,今年来通胀率每个月都超出政府目标水平,而且其回落的速度会远远慢于预期。(每日经济新闻)


  9月经济数据今日公布 预计CPI超6%
  根据国家统计局信息发布日程显示,14日将公布9月份经济数据,其中9月份CPI自然是各方关注的焦点。尽管翘尾因素正逐渐减退,但有关分析机构认为,由于食品价格继续呈现小幅环比上涨势头,9月CPI同比涨幅很难有明显回落,预计仍维持在6%以上的高位,部分机构甚至预测9月CPI可能高过8月,因此,多数专家也同时预计宏观政策基调难有实质转向。
  对于未来几个月物价走势,当前各分析机构均认为,进入四季度后,CPI涨幅将呈现逐渐回落态势。有专家认为,前期对CPI推升作用明显的部分食品价格涨幅开始回落,物价快速上涨的压力已有所减轻,同时考虑到下半年翘尾因素将逐步降低归零以及地方政府加强对流通环节管理,通过集市与生产基地对接降低食品供应价格,物价调控正逐步起效。
  有证券研究员分析说,四季度货币政策稳健的大基调难有实质性转向,实际操作将在松紧搭配中谨慎权衡。部分经济学家也分析称,在当前物价持续徘徊在6%的背景下,整个宏观调控政策离放松尚远。
  央行此前表示,我国经济继续平稳较快发展,通胀压力有所缓解但仍处在高位。继续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把稳定物价总水平作为宏观调控的首要任务。(.人.民.网)

  9月CPI仍将高企 货币政策短期难转向
  国家统计局今天将公布9月份消费价格指数(CPI),对9月份CPI的走势,市场普遍认为其数值不会有明显的下降。甚至有分析机构认为,9月份CPI将恢复上行势头。接受记者采访的专家认为,受成本上涨、季节性因素的影响,当前物价回落还缺乏稳固的基础,货币政策在短时间内也难以转向。
  食品价格一直维持高位运行是CPI涨幅迟迟不能回落的主要原因。中信证券研究员诸建芳认为,9月份CPI将同比上升6.2%,生产者价格指数(PPI)将同比上升6.8%。食品价格方面,蔬菜、鸡蛋受到季节因素影响,环比出现较大上涨,这将推动9月食品环比上涨1.5%至2%。与此同时,非食品价格环比也出现回升,同样推动CPI上行。
  瑞银证券经济学家汪涛则认为9月CPI同比增速或超过8月回升至6.3%。通胀回升部分源于季节性因素,主要是中秋节的提前到来,包括猪肉在内的食品价格月环比继续上升,因而推高了9月份的整体CPI通胀水平。
  国泰君安李迅雷认为,9月CPI涨幅仍将在6%以上高位,但10月份或将大幅回落至5.3%,同时,李迅雷预测9月PPI为6.8%,但10月将大幅回落至5.8%,通胀压力在10月或将显著缓解。
  尽管在9月CPI数据是否超过8月这个问题上有分歧,但专家们一致的观点是目前物价上涨的势头已是强弩之末,四季度物价指数的涨幅将明显回落。但无论怎样,今年只剩下最后一个季度,即使CPI在后三个月有明显回落,年内CPI均值仍将高悬于政府年初所设定的目标4%。
  对于接下来的货币政策走向,中国国际信息交流中心信息部副部长徐洪才表示,要抑制通胀,抑制原材料涨价,除了改善供给,货币政策要回归稳健,不能再过度紧缩。
  李迅雷也认为,中国的货币政策目前仍然处于紧缩状态,但由于经济的下滑和通胀的回落预期非常明确,货币政策不会进一步紧缩,目前政策已经进入观察期。预计年底货币政策有转向可能,即从紧缩回归中性,以为实体经济需求提供支撑。(.每.日.经.济.新.闻)

  物价未降 9月CPI同比涨幅或达6.3%
  8月CPI同比涨幅6.2%,低于7月份CPI同比涨幅6.5%。随即,物价出现转折,7月为全年高点的说法铺天盖地。然而,9月份物价真的回落了吗?
  对于将于今日发布的9月CPI数据,兴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鲁政委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分析,9月CPI同比涨幅很有可能高于8月。他预计,9月份CPI同比涨幅或达6.3%。
  鲁政委说,虽然国庆节之后我们感受到肉价、蛋价下降,但这是从9月份的高位上回落下来的。此前猪肉价格又被推至风口浪尖,猪肉疯涨,CPI高涨;鸡蛋价格更是在全国很多城市突破5元/斤。这些都是令9月份CPI同比涨幅或许仍维持高位的重要因素。
  鲁政委介绍,自8月最后一周开始,肉价、鸡蛋价格反弹,9月上旬也维持着价格上涨的趋势。这仅是食品价格方面的因素,占CPI比重较大,所以对CPI同比涨幅影响明显。除此之外,其他商品物价并没有因为大宗商品价格回落而下降,因为虽然8、9月份国际大宗商品价格回落且持稳,但是其反映到制成品价格上需要时间,所以9月份这些商品价格也处在高位。
  基于上述两点原因,9月CPI可能小幅回升。
  无论是在百姓的眼里,还是在专家的眼里,物价问题都不容忽视。面对仍处高位的物价,政策方面会有何动向?
  中国社科院金融研究所研究员易宪容认为9月物价仍高位,或与8月CPI同比涨幅持平或高于8月份,政策方面会仍维持积极财政政策和稳健货币政策,不会放松。
  鲁政委分析认为这一轮通胀的高峰实际上从7月份就过去,现在物价虽然高,但属于强弩之末。政策应当具有前瞻性,不应因当前高物价就继续收紧政策,政策未来的趋势是放松,但不是现在,至少年内政策不会放松。(.东.亚.网 .吴.丽.娟 .栾.喜.良)
 9月CPI今日亮相 或难别6时代
  备受关注的9月份经济数据今日(14日)将公布,其中CPI成为各方关注的焦点。虽然翘尾因素正逐渐减退,但根据商务部和发改委10月11日公布的数据来看,由于食用农产品价格持续上涨,许多机构和经济学家预计,9月CPI同比涨幅很难有明显回落,预计仍维持在6%以上的高位。
  机构预测CPI平均值超6%
  据有关机构对20家机构的经济学家及研究人士调查显示,预计9月份CPI最高值为6.4%,最低为6.0%。成都商报记者在中信证券研究报告中看到,其预计当月食品环比上涨将在1.5%至2%,9月CPI环比上涨0.6%,同比上涨6.2%。中金公司也认为,尽管9月翘尾因素较8月继续回落,增速降幅约0.6个百分点,但受中秋和国庆假日影响,9月食品和非食品价格环比均存在较大的季节性上涨压力。预计9月CPI增速仍将位于6.2%至6.4%的较高水平。
  与此同时,商务部11日发布的监测数据显示,截至上周(10月3日至9日),食用农产品价格小幅上涨,连续近两个月保持涨势,18种蔬菜平均批发价格比前一周上涨1.7%,其中辣椒、青椒和白萝卜分别上涨11.5%、10.5%和9.6%。而据国家发展改革委11日发布的消息,9月上、中旬,猪肉和鸡蛋价格延续前期上涨走势,并均涨至历史高点,进入下旬价格出现回落。
  而央行营业管理部近日发布调查显示,三季度居民物价满意指数为16.1,创调查以来的新低,69.1%北京居民认为当前物价水平高,难以接受。
  企业景气和企业家信心指数双回落
  国家统计局13日发布的报告显示,三季度我国企业景气指数为133.4,比二季度回落2.2点;企业家信心指数为129.4,回落3.0点。
  最新全国企业景气调查结果显示,我国企业景气指数已连续8个季度位于130至138之间,呈现景气态势。三季度,有九成被调查企业认为生产经营状况好于二季度或与二季度持平。
  房地产业企业景气指数自2009年三季度以来,首次落至120以下,并连续3个季度环比、同比同步回落;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企业景气指数持续位于各行业之首,住宿和餐饮业企业景气为历史最好水平。
  在企业家信心指数方面,我国企业家信心指数在连续六个季度位于130以上后,三季度首次回落到130以下,多数行业企业家信心回落。
  房地产业企业家信心指数已连续6个季度位于行业最低,三季度跌破临界值,指数为99.9,环比回落7.6点,与其他行业相比,房地产业企业家信心明显不足。
  企业景气指数和企业家信心指数由国家统计局通过对全国近2万家企业调查得来。企业景气指数综合反映企业生产经营景气状况,企业家信心指数综合反映企业家对宏观经济的看法和信心,二者均以100为临界值。(.成.都.商.报 .席.大.伟)

  专家:存款准备金率短期内难下调
  ⊙记者 唐真龙 ○编辑 于勇
  今日,国家统计局将公布9月份CPI数据。而此前多家机构预测9月份CPI数据将稳中有降,随着通胀水平的缓解和经济增速的下降,市场普遍预期紧缩货币政策已近尾声,市场甚至传出下调存款准备金率的呼声。不过记者采访的多位专家指出,货币政策紧缩或已近尾声,但是放松还为时过早,存款准备金率短期内难下调。
  目前货币紧缩到了尽头基本可以成立,但并不意味着货币政策会放松。中信证券首席宏观经济分析师诸建芳表示。他认为货币政策短期内不会进一步收紧,但也难言放松,存款准备金率在短期内下调的可能性不大。目前通胀水平虽然有所放缓,但是正处在一个逐步回落的过程,回落并不是很明显。而从宏观经济来看,经济增速放缓但是还处在可以接受的程度,就业状况也还不错,因此货币政策难言放松。诸建芳表示。
  诸建芳指出,货币政策能否放松关键要看通胀回落的状况和经济发展的情况:如果经济发展明显下滑,且就业形势不太乐观,货币政策有可能会放松。而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政府可能会做一些微调,比如目前针对小微企业的支持等,但这并不意味着货币政策的放松。
  对于宏观经济状况,诸建芳认为在接下来的四季度,经济发展将会继续减速,在明年一季度达到季度底值,但经济发展增速是在可以容忍的范围内。
  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学部委员李扬此前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也指出,紧缩的货币政策应该持续。李扬认为,对于当前的货币政策,不能单独看它紧,因为这个紧是相对于此前太过宽松而言的,是相对于全球都非常松这种状况而言的。虽然不能简单地认为所有的物价上涨都是货币惹的祸,但应该承认所有的物价上涨都是因为有货币的支持。控制物价上涨就要以控制货币供应增长为前提条件。
   从这个意义上说,如果经济形势不发生大的逆转,目前紧缩的状况还应当持续。李扬表示。但他同时表示,货币政策要基于经济形势的发展调整结构和力度。现在经济发展出现了下滑迹象,这种下滑明年上半年会更加明显,但只要经济不下滑到危及就业增长的程度都是可以容忍的。目前处在一种比较微妙的阶段,需要我们密切关注。我总的感觉是,现在提转变货币政策的方向还为时过早。李扬表示。
  在年内六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之后,我国大型金融机构的存款准备金率目前已经达到21.5%的历史高点,对于如此高的存款准备金率水平,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所副所长张承惠一直持反对态度。我一直主张要下调存款准备金率,目前的存款准备金率太高了,应该下调。她表示。张承惠指出,鉴于目前较高的通胀水平,应该加息,但加息的幅度不能太大,要逐步消除负利率的状态,或者说在一定程度上扭转负利率的状态。与此同时,要取消对信贷规模的行政性的调控手段。(上证)

  汇丰:中国货币政策或迎来局部放松
  ⊙记者 石贝贝 ○编辑 于勇
  汇丰中国首席经济学家兼经济研究亚太区联席主管屈宏斌13日接受电话采访时表示,未来新的宏观经济政策会呈现局部松动、但整体基本稳定的基本态势,这同时也意味着,中国持续了一年左右的货币紧缩周期基本结束。
  对于宏观政策会呈现局部松动态势的原因,屈宏斌认为,主要原因在于国内通胀水平呈现逐步回落的态势。预计9月份的CPI同比增幅仍将维持在6%以上,但是环比回落已经形成大的格局,未来几个月会看到更明显的通胀回落态势。屈宏斌进一步指出,而所谓的宏观政策局部松动主要有指两方面,一方面是政府将针对中小企业资金紧张问题给予更多的信贷支持;另一方面则是,对于保障房建设更多的资金支持。
  不过,屈宏斌也强调,宏观政策坚决不容全面放松。尽管外围经济尚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同时中国经济增速也在逐步放缓,但是中国经济并不会出现硬着陆,而是一个逐步软着陆的过程。预计今年第四季度的经济增速在8.5%至9%之间,今年整体的经济增速仍将达到9%以上,而明年则在8.5%至9%之间。
  近期,随着广东省佛山对楼市限购的微调及紧急叫停,使得市场对房地产调控政策新的动向产生猜测。对此,屈宏斌认为,有关房地产方面的调控政策坚决不能放松。日前,有消息传出,广东佛山市将对楼市限购政策做出微调。一旦市场对于楼市调控政策可能放松形成强烈的预期,就可能影响整个市场行为。因此,中央政府在有关房地产政策方面,必须咬住不放松,将此前推出的一系列调控措施坚持到底。(上证)

  下调存款准备金率 组合拳第三招?
  自汇金高调宣布增持四大行以来,尤其是国务院确定支持小型和微型企业后,市场对于后续的配套措施预期强烈。分析认为,进出口数据不尽人意,增强了市场对于管理层出台更多有利经济发展及A股市场走好措施的预期;如果今天发布的9月经济数据验证了通胀压力有所缓解,将大大增强管理层出台包括下调存款准备金率等措施的可能。
  从昨天相关部门发布的相关数据来看,多项数据均差于市场预期。海关总署发布的9月份贸易数据显示,9月份我国累计进出口总额3248.32亿美元,环比下降1.2%,其中出口环比下降2.1%,进口环比下降0.2%。对此,银河证券宏观经济分析师张新法表示,由于去年贸易呈现前高后低的走势,有基数支撑,预计四季度进出口增速不会大幅下滑,然而明年的形势就不太乐观。此外,全国企业景气调查结果显示,三季度企业家信心指数为129.4,回落3点。
  深圳一券商宏观研究员在接受记者的采访时指出,如果今天发布的9月CPI数值低于市场预测,那么管理层出台包括下调存款准备金率等措施可期。
  从盘面走势看,两市股指在经过前天报复性反弹后,昨天出现谨慎态势,如在大盘上涨过程中成交量并没有继续递增等。
  有分析认为,经过两天的反弹,股指逼近7.18开始的下降趋势线,这或意味着大盘将再次选择方向,后续政策决定市场走向。
  中原证券策略分析师张刚称,市场相信管理层正在重新放宽银根;同时,市场也开始预期央行将调降存款准备金率。如果今天发布的9月份宏观经济数据超出市场预期,则有利于推动反弹行情持续进行。(张颖国 投资快报)


  郑眼看盘:基本面隐现松动迹象 今日CPI数据很关键
  周四A股继续反弹,走势中规中矩。收盘沪综指涨0.78%报2438.79点,深综指涨1.25%报1039.89点。另外,中小板指涨1.36%,创业板指涨1.99%。从盘面看,随着股指反弹,上档抛压渐次增加,虽然成交未缩多少,但涨速有所缩窄,仅一些小盘股表现较好。
  昨上午公布的我国9月出口额同比增17.1%,不如预期的增20.5%,9月顺差为145.1亿美元,不如预期的163亿美元。另外,这两个数值均不如8月份数据,显示经济有走弱嫌疑。就股市而言,或使投资者对放松调控的预期强化一些,短期内未必就是利空。
  我国宣布了一系列扶持小型微型企业的措施,包括税收减免和降低它们获得银行贷款的难度等。温州制造企业的破产和一些高利贷乱象已凸显出一定风险,而这已使上层在行动上有所体现。假如未来局势进一步恶化,不排除有更多行动出台,当此类行动多了以后,对A股走势将有极大好处。
  其实股市的走好反过来也有利于缓和上述资金链问题,或许这也是有关方面考虑的因素之一,比如护盘行为中也包括这个考虑。不过此事也有副作用,这就是对过度投机行为作出了激励。
  中小实业型企业缺钱花应是体制上的问题,体制助长了高利贷和借高利贷行为,所以板子不能全打在民营企业身上,这样不公平。不过,在资产紧缩的大环境下,上层很难进行精准打击,同样,援助时也极难精准,即在援助本该援助的实业型民营企业时,也顺手救了放高利贷的投机者,帮助他们顺当地实现盈利。
  中小企业融资难是个老问题,这么弄下去不是个办法,未来必反复循环发作。体制上的解决办法当然是说了很久的利率市场化,打破银行业的垄断。笔者认为民间融资的乱象和实体企业所受打击一事,客观上能促进银行业利率市场化进程。对于长线投资者来说,目前选股布局时最好能考虑到这个因素,以免买了无法解套的相关股票。
  总而言之,目前基本面上有些微松动迹象,但仍十分隐晦。这样的松动事件如果再增加一些,就有更多的投资者会作出如此预期,股市也即提前上涨。当然,此事也非常不确定,需要国内外环境进一步配合。
  今日公布的9月CPI数据很重要,投资者没办法忽视。和往常一样,通常股指在上午10时前后容易无厘头涨跌,且图形可能不太连贯,极易忽涨忽跌和瞬间拐头。对于期指短线炒家来说,是如鱼得水的事,当然误操作时也会损失不菲。对于现货炒家而言,笔者认为应努力控制情绪,可不必太过关注超短线波动,更不必因走势而改变对宏观面的看法,应坚持独立思维。
  当CPI数据过高时,股指的短期反应未必就是下跌,这和主力的扭曲操作有关,反之亦然。因此在操作方面其实也简单,即不必理睬机构主力们的表面行为,只要数值高就走人,低则持股。从博弈角度看,主力们最忌的就是情绪不为其表演所动和有主见的投资者。见怪不怪,有时虽也会吃一些亏,但不会上太大的当。(.每.日.经.济.新.闻 .郑.步.春)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有用有用 没用没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欢迎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