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机论坛

 找回密码
 欢迎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天机股票网 争做最牛的股票资讯集散地 注册 - 常见问题 - 联系方式

你有好料 就来分享 你可以将手中的好料分享赚取金币。 如何获得金币 - 金币回购计划

天天来访问 天天有收获 高端信息区区几个金币就可查看 立即注册 - QQ快速登陆

查看: 436|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操盘日记] 降准再增砝码 外汇连降三月发重要信号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2-2-1 08:50:09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导读:
  去年12月份央行继续净卖出外汇
  央行外汇资产连降三月释放重要信号
  短期回购利率窄幅波动 调准窗口或随时打开
  三项外汇数据同现负增长 短期国际资本流出明显
  央行外汇资产连降三月 降准再增砝码
  巨量逆回购本周到期 央行如何对冲3510亿元成疑
  四大行新增贷款3000亿元 首月信贷规模难破万亿
  流动性改善预期退潮
  
  去年12月份央行继续净卖出外汇
  据央行公布的货币当局资产负债表数据,截至去年12月末,以人民币计价的外汇资产余额为232388.73亿元,较上月末减少了310.6亿元,这是该数据连续第三个月减少,显示央行在外汇市场继续净卖出外汇。
  受到人民币贬值预期的影响,央行从去年10月份开始净卖出外汇,在这种预期之下,资金流出国内的意愿比较强烈。(.证.券.时.报.网)
  央行外汇资产连降三月释放重要信号
  去年12月货币当局外汇资产余额环比减少311亿,存准下调预期加码
  中金公司认为,虽然短期内央行可以在财政存款投放的帮助下,通过停发央票和发行逆回购等方式缓解流动性紧缩,推迟降低法定准备金率,但是中长期仍需多次下调存准率来对冲外汇占款增量的趋势性下降
  昨日,央行更新的统计数据显示,2011年12月末,货币当局外汇资产余额为23.239万亿元人民币,较上月下降310.6亿元。
  这是自2011年10月以来,货币当局外汇资产连续第三个月出现下降。此前,2011年10月,央行外汇资产曾减少893.25亿元;11月曾减少260.8亿元。
  无独有偶,央行此前公布的数据显示,2011年12月末,金融机构外汇占款为25.359万亿元人民币。据此计算,去年12月外汇占款下降约1003.3亿元人民币,也为连续第三个月下降。
  金融机构外汇占款的统计对象包括人民银行、银行业存款类金融机构、信托投资公司、金融租赁公司和汽车金融公司。2011年10月与11月,金融机构外汇占款分别出现248亿元与279亿元的净减少。
  外汇占款净减少长期化?
  从2011年12月的数据来看,央行外汇资产下降310.6亿元,为连续第三个月下降,但下降规模小于12月份1003亿的外汇占款净减少额。
  这表明了,央行在主动操作维持人民币汇率稳定。中国银行国际金融研究所高级分析师温彬表示,2011年10月,海外预期人民币贬值,国内商业银行也增持了大量外汇资产。到了12月份又反过来了,商业银行把增持的外汇头寸卖给央行,央行购入外汇。
  历史数据显示,在过去的10年期间除了2007年12月外汇占款出现过负增长(而且其明显是一个异常值)以外,外汇占款增量的月度数据波动中枢一直保持在2000亿元以上。
  而到了2011年最后三个月,外汇占款出现了连续的下降。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副院长刘元春表示,外汇占款的净减少并不一定会长期化。贸易顺差尽管有所收窄但仍然保持一定的规模;FDI增长速度也较快,外汇占款下降的主要原因是非FDI项资本的流出。
  刘元春还称,国际金融市场持续动荡,出于避险的需求,发达国家资本出现从新兴市场回流的状况。他还预计,外汇占款的减少在2012年一季度可能仍将持续。
  事实上,由于外汇占款是基础货币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趋势性变动将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短期货币政策操作。外汇占款在2011年的最后三个月连续下降,外汇占款的净减少对货币增长的贡献下降,甚至起紧缩的作用。
  此前,外汇局公布的统计数据还显示,2011年12月,银行代客结汇为1425亿美元,银行代客售汇为1578亿美元,银行代客结售汇逆差为153亿美元。
  存准率下调概率增大
  交通银行金融研究中心预计,2012年新增外汇占款规模将从2011年的3.2万亿左右显著下降到2万亿左右,月均1600多亿元,这一增速与金融危机后的2008年四季度到2009年上半年这段时期相当,当时我国也面临国际金融市场动荡、外需疲弱、顺差收窄和资本外流的不利局面。
  总的来说,过去十年,外汇占款作为货币投放的主渠道,其作用和影响已经大大弱化。温彬表示,这种情况下,如果一旦外汇占款面临一个拐点,存准率要进行相应的调整。
  对于外汇占款的下降,中金公司首席经济学家彭文生认为,虽然短期内央行可以在财政存款投放的帮助下,通过停发央票和发行逆回购等方式缓解流动性紧缩,推迟降低法定准备金率,但是中长期仍需多次下调存准率来对冲外汇占款增量的趋势性下降。
  摩根大通中国区首席经济学家朱海斌认为,2012年货币政策将相对偏松。具体而言,他预计2012年将有4次存款准备金率下调,其中3次下调出现在上半年。
  春节前存准率没有下调,暗示货币政策放宽将是个缓慢的过程。但渣打银行发布的研究报告则认为,春节过后存款又将回归银行,银行间流动性将随之改善,因而存准率不会很快再次下调。(.第.一.财.经.日.报 .聂.伟.柱)

  短期回购利率窄幅波动 调准窗口或随时打开
  1月30日,全国银行间债券市场短期品种回购利率窄幅波动,其中,隔夜利率降至2.853%。交易结算总量仍保持在低位。
  当日各品种回购利率情况分别为:1天2.853%,较上日下跌43.277个基点;2天4.31%,较此前上涨24.726个基点;3天4.33%,较上日上涨11.658个基点;7天4.37%,较上日上涨19.808个基点;14天4.841%,较上日上涨63.024个基点;21天4.861%,较前一日大涨64.872个基点。
  可以看到,春节前一周央行为了维稳流动性,通过连续采取逆回购操作的方式,在公开市场实现周度资金净投放3520亿元,有效缓解了流动性紧张的状况,资金利率于节前大幅回落。
  本周基于春节因素的消除将大幅减弱资金需求,则逆回购到期或将对市场资金面形成短期冲击。
  不过,在海外欧债危机延续、避险情绪维持高位的情况下,外汇占款或将继续下滑。因此,春节过后存准下调随时可能出现,并对市场流动性长期向好起到积极助推的作用。
  来自东海证券的研究观点亦指出,本周央行迫于逆回购到期的对冲压力极有可能在年后首次下调存款准备金率,而债券市场在降准预期逐步兑现后将展开新一轮的上涨行情,料利率产品和高等级信用产品的收益率下调空间将逐步打开。
  具体到投资品种方面,建议持有AA+级信用债的同时,适当配置AAA级品种,积极增持AA级中资质较好的个券。短期内AA级中票收益率下降幅度和速度或低于预期,但若持有1季度或半年,则AA级产品将获得更高的持有收益。(.新.华.08.网)

  三项外汇数据同现负增长 短期国际资本流出明显
  继去年四季度金融机构外汇占款及外汇储备出现负增长后,央行昨天公布的货币当局资产负债表显示,货币当局外汇资产也在同步减少。数据显示,去年12月末,货币当局外汇资产余额为232388.73亿元,较上月下降310.6亿元。这是当局外汇资产余额连续第三个月负增长。
  根据此前公布的数据,金融机构外汇占款曾出现连续三个月负增长。外汇储备去年四季度也首次出现季度净减少。有分析人士指出,随着欧美主权债务危机的持续深化,三项外汇数据同时出现负增长,显示短期国际资本流出迹象日益明显。而外汇局近期公布的银行代客结售汇数据也可以佐证上述观点。数据显示,2011年11、12月,结售汇由顺差转为逆差,12月份的逆差数额更扩大至153亿美元。代客结售汇数据是监测国际资本流动的重要指标,可以更好地观察经济主体持有外汇的意愿。
  对外经贸大学金融学院院长丁志杰分析指出,受欧债危机持续发酵的影响,欧美机构减持亚洲资产头寸,导致国内机构和企业被动平美元空头和国内市场人民币贬值预期。平美元空头头寸导致了外储下降。
  另有多位分析人士认为,三项外汇数据同时下降,说明短期国际资本继续流出,使得央行有必要通过下调存款准备金率来维持银行体系流动性的稳定。过去一段时间,央行曾通过减少央票发行和逆回购以增加市场流动性,对冲了部分外汇占款下降的影响。丁志杰认为央行可能会继续操作,但有操作空间限制,他认为下调存款准备金率是可能的。多数人士对于最近一次调准的时间窗口预判是在2月份。
  同日,外汇局公布了2011年9月末中国国际投资头寸表。统计显示,2011年9月末,我国对外金融资产46653亿美元,对外金融负债27761亿美元,净头寸18893亿美元,较6月末下降958亿美元。其中,外国来华直接投资数额增长较快。9月末,外国来华直接投资达16256亿美元,较6月末增加了418亿美元;此外,证券投资增加9亿美元达到2318亿美元。
  数据还显示,证券投资、货币和存款分别较6月末下降了31亿美元和182亿美元,而储备资产中的货币黄金资产增加了42亿美元。9月末,证券投资为2573亿美元,其他投资7847亿美元,储备资产32779亿美元,分别占对外金融资产的7%、6%、17%和70%。(.上.证 .苗.燕. .李.丹.丹)

  央行外汇资产连降三月 降准再增砝码
  货币当局外汇资产和金融机构外汇占款均是连续三个月下降,这被业界看作是为存款准备金率的再次下调增添了砝码。他们预计一季度存款准备金率至少会调降一次,但央行会慎重选择时间点。
  央行昨日更新的货币当局资产负债表显示,2011年12月末货币当局外汇资产余额232388.73亿元,较上月下降310.6亿元。为自去年10月以来,连续第三个月出现月度负增长。历史数据显示,去年10月末较9月末货币当局外汇资产减少893.4亿元,为2003年12月以来的首次下滑,11月末较10月末减少279亿元。
  央行稍早公布的统计数据显示,去年四季度末中国外汇占款余额为253587.01亿元,较三季度末的255118.23亿元下降1531.22亿元,其中12月外汇占款较11月末下降1003.3亿元,已连续三月下降,并较前两月的200多亿水平大幅提高,热钱流出呈现加速趋势。去年10月份外汇占款余额近四年来首次出现下跌,当月减少248.92亿元,11月继续下降279亿元。
  金融机构外汇占款是指央行、银行业存款类金融机构、信托投资公司、金融租赁公司和汽车金融公司等在内的金融体系因净购入外汇而投放的人民币,一般从进出口结售汇、国内外汇贷款及跨境人民币支付等渠道体现。当央行将所持外汇卖给银行等金融机构时,央行账上的外汇资产就会减少。
  自2010年以来,央行12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的初衷是为对冲持续升高的外汇占款。在去年10月份金融机构外汇占款出现负增长后,央行即在12月5日下调存款准备金率。业界普遍认为,央行自去年下调准备金率以后,今年又陆续采取暂停央票发行及正回购操作、开展逆回购等手段向市场注入资金,这体现了货币政策的微调和灵活性,同时也发出信号,央行未来调控的首选仍是数量型工具。一家国有商业银行的交易员称,考虑到通胀及外汇占款等因素影响,央行很可能不希望频繁使用存准率。现在各界普遍预计今年一季度存款准备金率至少会调降一次,但央行会慎重选择时间点。
  央行货币政策工具使用排序似也说明了这一点。从央行政策工具的排位看,存款准备金率排在公开市场化操作之后列第四位。这说明在目前形势下,央行调控将更倚重公开市场操作来调节市场流动性,比如暂停央票及正回购操作、开展逆回购等措施向市场注资。
  去年12月外汇储备也是连续三个月下降,这是自2000年央行发布该数据以来的首次。
  有专家表示,中国经济基本面为人民币进一步升值提供了支撑,外汇储备下滑是暂时性的。他预计今年第一季度外汇储备会小幅上升。
  央行行长周小川在去年年底发表新年致辞时指出,2012年要加强和改进外汇管理。他强调,2012年世界经济形势总体上仍将十分严峻复杂,外汇储备经营管理面临着较大挑战。
  另有分析人士称,虽然央行采取更加灵活地公开市场操作为市场注入了资金,但这些措施不能从根本上解决市场的资金问题,存款准备金率下调依然必要,也只有连续下调才能使得市场资金面成为有源之水。
  昨日,上海银行间同业拆放利率(Shibor)、回购定盘利率各品种均运行平稳,资金面未出现大幅波动。(.证.券.日.报 .闫.立.良)
 巨量逆回购本周到期 央行如何对冲3510亿元成疑
  本周,央行节前巨量逆回购操作即将到期,市场资金面再度面临紧张形势。专家表示,长期来说,降低准备金率将成为央行的必然选择。
  春节前最后一个交易周,为满足资金需求量,央行1月17日和19日分别实施了1690亿元和1830亿元的14天期逆回购操作,为市场注入大量流动性。不过,春节假期过后,这一大笔资金本周将陆续到期,仅此就会从市场中抽走3520亿元。与此同时,经济导报记者发现,本周公开市场到期资金仅10亿元。因此即使央行不再进行其他回笼操作,本周公开市场也将实现3510亿元的资金净回笼。
  巨额的净回笼量显然加深了市场担忧,1月31日上海银行间同业拆放利率(Shibor)部分品种开始走高,且长期品种利率水平均处在高位,其中隔夜利率上升10.97个基点,报2.9675%;14天利率上升10.92个基点,报4.9600%;1月以上品种利率均超过5%。为此,央行1月31日继续暂停央票发行,避免资金面过度紧张。
  不过,仅暂停央票发行恐怕难以起到良好的对冲作用。导报记者注意到,不仅是本周市场资金紧张,整个2月份公开市场到期央票处于较低水平,仅为120亿元。因此,央行如何调控成为市场关注焦点。
  对此,中国人民大学金融学院副教授王常龄对导报记者表示,降低准备金率只是时间问题。从宏观数据看,今年上半年市场资金面受到供给和流动性不足的双重压力,需要央行注入流动性资金。数据显示,除了2月份到期资金量较少外,其后数月的到期资金量也呈现逐渐递减态势,6月份仅有90亿元。同时,王常龄表示,由于担心中国经济增长放缓,加上欧债危机带来的欧美金融机构资本回流压力,预计外汇占款今年将呈持续减少态势,这也制约了国内资金的流动性。所以,虽然短期内央行可以通过停发央票和逆回购等方式缓解流动性紧缩,推迟降低准备金率的时点,但中长期仍需多次下调准备金率,以对冲外汇占款增量的趋势性下降。王常龄说。(.经.济.导.报)

  四大行新增贷款3000亿元 首月信贷规模难破万亿
  今年,中国银行业能否延续2009年以来首月新增贷款超万亿的定律,似乎需要打个问号。
  1月31日,权威人士向本报记者透露,截至1月28日,工、农、中、建四家大型银行新增人民币贷款约3000亿元,股份制银行新增规模在1000亿以上。以此推算,1月份前28天,银行业全部新增贷款规模或在7500亿-8000亿。
  这也意味着,2012年1月份新增贷款若想突破1万亿,那么剩下的三个工作日需突击放贷2000-2500亿元,这确有不小的难度。
  今年1月份信贷投放不会比往年多。一家国有大行授信部负责人如是说,1月份受元旦和春节因素影响,有效工作日较短,21号开始过节,节后突击的可能性也不大。
  糟糕的是,受季节性因素影响,存款波动在加大。上述权威人士透露,截至1月中旬,四大国有银行存款流失高达8000亿,存款不够了,春节后估计大家还得压一压贷款。
  在银行业信贷井喷难再的背后,恰是进入2012年后,宏观经济下行趋势日益明显,企业贷款需求有所减少。我们分行的额度还没有用完。1月31日,一位中型银行西安分行对公业务人士向记者坦言,他们用不完的额度还需总行调剂给别的分行。
  开年信贷难破万亿
  早投放、早收益,一句话可解释中资银行年初集中投放信贷的逻辑。
  截至目前,大多数机构预测2012年首月信贷有望突破1万亿,市场对1月份信贷投放仍然持乐观态度。支撑市场乐观判断的是此前的一则消息,商业银行一季度新增贷款规模同比增幅可以在5%之上。
  此前,工、农、中、建四大银行已初步设定2012年信贷投放规模,分别为8500亿元、6500亿元、6000亿元和7500亿元左右,与2011年初设定的新增贷款目标相比,除农行略有下降外,其他银行均有所上升。
  1月31日,中金公司首席经济学家彭文生在最新研报中表示,按照全年8.8万亿新增贷款、一季度占比35%计算,一季度新增贷款3.08万亿,平均每月新增贷款约1万亿,贷款增速可能上升。
  不过,进入2012年后,支撑商业银行像往年一样信贷冲刺的现实基础正在削弱。除前述国有大行人士提及的春节和元旦等假期因素外,存贷比和额度管理等因素使得银行想放贷也放不出来。
  去年年底信贷冲得猛,甚至提前放了部分计划2012年才发放的贷款。某国有大行山西分行负责人告诉记者,现在还没有看到信贷放松的迹象。
  其实,商业银行的信贷投放动力依旧,只是少了往年的靶心。正如前述大行授信部人士所言,目前信贷投放,没有过去那种可突击投放的方向,以往有国家支持的四万亿大项目可投,现在很多新建项目的新增贷款已被监管层严格控制。
  贷款需求有所缩减,很多企业也确实在观望,企业有的大单子都不敢接了,因为消化不了。民生银行相关负责人接受投资者问询时如是说。
  对于像民生银行一样的中小银行而言,一个关键性制约还是偏高的存贷比,正如民生银行上述人士所言,大行容易冲贷款,小行有存款瓶颈。据其透露,该行500亿金融债已经获批,目前正在联系买家,洽谈条件和利率,发行窗口期定在3月。
  四大行新增贷款3000亿 首月信贷难破万亿
  截至1月中旬,四大国有银行存款流失大致在8000亿元以上。同时,2012年元旦和春节两个节日集中在1月份,集中支现对存款影响也较大。
  针对近期有关放松存贷比监管要求的呼吁,某国有银行中层如是坦言,放松存贷比要求并不容易,监管机构宁可让它稳一点,也不愿意看到信贷放的过快,出现系统性风险。
  另外一个次要因素是,2011年下半年以来,民间借贷愈演愈烈,小企业生存状况恶化,使得商业银行在信贷投放上更加慎重。
  3:3:2:2投放节奏未变
  不过,在上述大行授信部人士看来,1月份信贷投放慢,并不代表1季度会慢。
  这一点从四大行年初制定的信贷规模就可看出端倪,上述大行人士也透露,目前各家银行还将延续往年3:3:2:2的季度信贷投放节奏,这意味四大行仅1季度信贷投放规模将在1.08万亿左右。
  从四大行近期召开的年度工作会议释放的信息看,各家银行纷纷强调银行要服务实体经济的金融工作会议精神。但宏观形势走势不明朗的情形下,各个行业扩张态势普遍有所收敛,商业银行的顺周期行为也在显现。
  上述国有银行人士谈及1月信贷时指出,国际贸易增速下滑使得出口企业受到很大影响,企业不敢盲目做大,合作的银行也趋向审慎。
  除国有大行、股份行外,国开行、进出口行、农发行三家政策性银行的信贷投放也较为平稳。
  接近国开行的人士透露,开行1月放贷比较平稳,较去年1月同期多5%-10%,去年1月份开行新增贷款规模在750亿上下。
  不过,1月份信贷平稳投放并不能掩盖开行2012年的勃勃雄心。
  针对保障性住房建设、铁路、水利建设等重点基础建设领域,国开行延续了2011年以来的做法,即拟推出分别高达1000亿、1000亿和500亿的保障房、铁道部和水利建设专项贷款。(.21.世.纪.经.济.报.道 .史.进.峰)


  流动性改善预期退潮
  期指在经历了连续两周的反弹后在龙年初始迎来短暂调整,但前两个交易日市场成交清淡,持仓也低位徘徊表明市场正处于十分犹豫的情绪主导下,下跌更多是来源于盘中资金的松动。
  我们觉得中国经济基本面并未出现实质性的改善以支持股市反转,2012年中国经济转型势必延续深入,而全球经济增速放缓将继续拖累中国出口,中国经济发展与上市公司整体业绩都面临严峻挑战,所以目前支撑股市反弹的主要动力并非经济增长复苏预期而是市场超跌后存在技术反弹需求与流动性改善预期。
  这边主要讨论流动性变化情况,具体从开源与节流两个层面来理解。节流比较简单,新股发行制度改革在郭主席上任后是高调重申,虽然具体措施还未出台,但近期几个IPO大单都有缩水上市的迹象,中国交建拟募资金额也从之前200亿元大幅缩减至50亿元。另外就开源来说,(1)年初信贷投放规模因为季节性因素而骤增,而且在经历了2011年偏紧的信贷格局之后,四季度M2还出现了反季节的反弹是加大了宽松预期。(2)养老金入市计划则可以为股市提供新鲜血液。(3)中国通胀压力的缓解与房地产政策导致中国经济增长内在动力衰竭将使政府适度调整货币政策,尤其是对于存款准备金率下调的预期非常强烈。全球货币重回宽松局面也是越发明朗,美国QE3预期更是因为2012年度首次联储会议伯南克极其温和的政策表态与年初美国经济数据的差强人意而迅速蹿升。在全球性放水的压力下,中国相关政策渐宽的预期也水涨船高。
  那如今支持期指反弹的这些背后推因是否足够坚实或已经悄悄有所改变?我们认为这一逻辑整体上依然还是成立的,但其中穿插着很多不确定性。首先,新股制度改革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并缺乏实质进展,2011年12月IPO首发实际募集资金171亿虽然较年均216亿有所趋缓,但也是连续3月环比大幅上扬,并未见明显减速。其次,市场流动性改善未必如预期顺利,一方面节前央行3510亿逆回购在2月初将集中到期,而且从以往季节性信贷投放节奏来看,2月信贷规模较1月难有大幅增长。另一方面,传闻的养老金入市计划并非一帆风顺。最后,央行上次下调存准是在近两个月以前,时间窗口正逐渐打开。但从央行春节逆回购的选择上我们不难发现央行并不愿意给予市场过于宽松的信号,这可能还是来源于通胀的反复性。虽然CPI同比数据剔除季节性因素后是持续下行,但全球重回宽松格局将可能再次推升国际大宗商品价格,加剧物价压力。除此之外,存准下调的实质效果也将有限。中国贸易顺差受海外经济不景气拖累是单边下滑,已经由2007年占GDP比重近9%下跌至3%左右。中国外汇收入锐减的同时存量资金也在日益下降,海外资金抽离导致外汇占款持续减少。结果中国外汇储备在2011年12月较下半年平均水平是下降了497亿美元(约合3100亿人民币),而下调一次存准大约释放的流动性在4000亿左右,因此这将挤兑下调存准效果。
  综合看来,支持期指反弹的背后推因并不扎实,但这些良好预期和势头并未破灭,指数上升仍有一定空间。目前期指正面临60日均线与2500前期低点的技术性压力,回调整固也是情理之中。所以定性反弹终结为时尚早,期指可能在在缺乏新热点刺激的背景下震荡考验5、10日均线支撑后再进行方向性的选择。在形势不明朗的情况下操作还是以观望为主,短线做空逢低适当了结。 (.上.证)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有用有用 没用没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欢迎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