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
证金公司:转融通仍在积极筹备 先推出转融资
转融通业务迫近 转融资先行推出
证金公司75亿转融资资金到位 还将增资扩股
转融通资先行 股市将迎新援
中金公司:先推转融资 再推转融通
转融通不是救市措施
曹中铭:转融通要防浑水式做空风险
转融通提振大盘收复2100点
受益转融通10股价值解析(附股)
证金公司:转融通仍在积极筹备 先推出转融资
中国证券金融股份有限公司有关负责人士20日表示,目前市场关注的转融通业务仍在积极筹备之中。他同时表示,先推出转融资,转融券会在今后推出,即使推出转融券,标的也会有限制。公司增资扩股正在进行,已过董事会,股东大会也会尽快召开。
对于中信证券 、张裕A、苏宁电器等股票此前的走势,他表示,从监测数据来看,这些股票的波动与融券业务及转融通业务没有关系。他澄清说,我国融券实行即融即卖的制度,不存在借券隔一段时间卖出的情况。从各国融资融券业务来看,融资余额远远大于融券余额,融券余额占融资融券总额不到百分之十。(.证.券.日.报)
转融通业务迫近 转融资先行推出
记者昨日从中国证券金融公司获悉,转融通业务仍在积极准备中,转融资业务将先于转融券推出,转融券因为技术和法律因素将在今后推出。与此同时,证金公司增加资本金至120亿元,已获董事会批准,近期将提交股东大会审议。
转融通推出将连接货币市场和资本市场,将促进更多资金入市。中国证券金融公司总经理聂庆平说,近期,公司仍在加紧准备推出转融通业务,其中转融资工作基本到位,公司目前75亿资本金根据业务需要已划入结算资金,一旦业务推出就可使用。
对于转融券,聂庆平说:不可能马上推出转融券,因为技术和法律条件还不具备。即使推出转融券试点,范围也会很窄很窄,不会有太多的标的股票成为转融券标的对象。
聂庆平强调,转融通推出以后,转融资业务肯定大于转融券业务。据他介绍,成熟市场融券规模其实并不大。例如香港市场,截至今年3月,市场可供借出的股票总额为1968.45亿美元,实际借出的只有304.5亿美元,使用率仅为11.85%。美国市场情况类似。截至今年3月,美国股市可供借出的股票为40234亿美元,实际借出了3350.64亿美元,实际使用率为6.2%。日本、英国情况也一样,截至今年3月,日本市场使用率为6.19%,英国更低,为3.63%。
聂庆平预计,转融通业务推出之后,转融资需求量较大。为此,证金公司成立之后,将通过多种融资渠道扩大资金规模。如发行次级债,目前公司已跟潜在的次级债购买者商谈相关条件;如积极申请银行同业拆借市场、银行间债券市场的相关资格,目前相关工作和材料在准备之中。此外,发行公司债方面,证券金融公司将在相应的监管范围内,按照一定比例发行,目前正在积极推进之中。
在聂庆平看来,随着市场发展和经济发展,融资融券规模将不断放大。
据悉,启动两年多来,融资融券业务规模呈现逐月增长的态势。从两年多来的交易情况看,无论是累计交易金额还是余额,两市均呈现了融资大幅高于融券的格局,融资融券业务起到了为市场注入流动性的作用。
截至8月15日,沪深两市累计融资融券交易15866.85亿元。其中,沪市累计交易10156.53亿元,占64.01%;深市累计交易5710.32亿元,占35.99%。沪深两市累计融资交易13941.62亿元,占融资融券交易的87.87%,为融券交易的7倍多。其中,累计融资买入7560.93亿元,占融资交易额为54.23%;累计卖券还款6379.77亿元,占融资交易额为45.76%;累计融资平仓0.92亿元,占融资交易额为0.01%。
截至8月15日,沪深两市融资融券余额为664.26亿元,其中,融资余额651.20亿元,占比为98.03%;融券余额13.06亿元,占比为1.97%。(.证.券.时.报.网)
证金公司75亿转融资资金到位 还将增资扩股
聂庆平说:转融通试点业务尚在筹备当中,尚未启动,当前证券公司仅能使用自有证券开展融券业务,其规模非常有限,因转融通原因造成中信证券为首的券商股出现大跌的说法无从谈起。同时,监控数据也表明,上周券商股大幅下跌与传闻所说的大量融券卖空交易没有关系。
中国证券金融公司总经理聂庆平昨日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目前转融通试点推出的各项工作正在加紧准备,公司75亿元注册资金作为初期转融资资金已经到位,公司拟进一步增资扩股至120亿元,目前董事会已通过增资预案,近期将就此召开股东大会。
他介绍,由于转融券业务涉及更多技术及法律问题,从实际业务开展看应是转融资试点开展在先。同时,为控制风险,试点初期转融券标的范围会比较窄。
上周中信证券等个股出现较大幅度下跌,市场有传言认为其原因在于融券卖空及转融通试点即将推出。对此,聂庆平澄清,监控数据并不支持上述说法,融券卖出或转融通业务并非上周部分个股大跌的主因。
增资扩股至120亿元获董事会通过
聂庆平表示,目前证金公司正在抓紧进行转融通试点业务推出前的各项准备工作,公司拟在现有75亿元注册资本金的基础上进一步增资扩股至120亿元,该方案已通过公司董事会审议,近期还将就此召开公司股东大会进行审议。
目前,证金公司75亿元自有资金已经划入证券结算系统,公司多渠道筹集转融资资金的工作也在积极开展。一是积极推进发行次级债,已与潜在购买者进行商谈;二是正积极准备进入银行间债市及同业拆借市场的申请材料,并获得了相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三是发行公司债券工作也在积极推进中。
聂庆平透露,转融通业务虽将同时推出转融资、转融券两项业务,但由于转融券业务涉及较多的法律及技术问题,所以实际业务开展将会转融资在先。同时开展业务初期,转融券标的证券范围将较窄。
融券不具备杠杆放大功能
聂庆平表示,与部分境外市场融券业务采取分散借贷模式、允许裸卖空不同,按照我国制度安排,融券交易本身并不具备杠杆放大个股交易量的功能。
他介绍,我国融券业务在制度设计上强调前端控制,安排了禁止裸卖空、必须瞬间交易(即融券同时随即卖出)等条款,这使得我国融券卖空是有监管的卖空,在发现、控制、制约过度投机因素方面更为有效。
另外,在融资融券及转融通方案中,对单只股票的大量融券卖出设置了风控管理指标。出借人或借入人,持有一家上市公司股票及其权益的数量或者其增减变动达到法定的比例时,须依法履行相应的信息报告和披露义务。如果融出的单只证券余额达到该证券上市可流通量的10%,将会暂停该证券的转融券业务,让市场冷一冷。
券商等个股大跌非因两融
上周,以中信证券为首的券商股出现大跌,中信证券13日跌幅高达9.1%。对此市场有传闻认为大跌原因是融券卖空交易及转融通业务。
对此,聂庆平昨日澄清,转融通试点业务尚在筹备当中,尚未启动,当前证券公司仅能使用自有证券开展融券业务,其规模非常有限,因转融通原因造成个股大跌的说法无从谈起。同时,证金公司针对融资融券业务的监控数据也表明,上周部分个股大幅下跌与传闻所说的大量融券卖空交易没有关系。
以中信证券为例,证金公司统计数据显示,自两融业务上线以来截至本月17日,中信证券累计获融资买入208.61亿元,累计被融券卖出39.49亿元,买入额是卖出额的5.3倍;截至同日,中信证券融资余额为13.45亿元,融券余额仅不足0.27亿元。13日中信证券出现大跌当天,投资者融券卖出该股0.25亿元,仅占其当天二级市场交易额的1.26%;同时,当天中信证券被融资买入1.66亿元,是融券卖出额的6.64倍。
数据还显示,分别于14日、10日出现大跌的苏宁电器、张裕A也面临类似情况。大跌当天这两只个股分别被融券卖出849.08万元、295万元,仅占其当日交投的1.06%、0.48%;苏宁电器、张裕A大跌当天的融资买入额分别是融券卖出额的5.4倍和8.8倍。
这些数据显示出两个现象,一是上周部分个股大跌的当天,其融券卖出额占日成交额的比重非常小,融券交易不对其价格走势形成主导;二是这些股票当天的融资做多大幅超越融券做空,说明两融市场投资者并未单边看空。聂庆平说,由此可见,融券卖出并非中信证券等个股下跌的原因,投资者应当对此有科学、理性的认识。(.上.证)
转融通资先行 股市将迎新援
作为完善资本市场交易机制的一项重要内容,转融通业务的各项准备工作正在加紧进行。
昨天,中国证券金融公司总经理聂庆平对记者表示,转融通业务将按照先转融资、后转融券的方式逐步开展,其中转融券在试点阶段的标的证券范围很窄。他还强调说,在我国现有的制度安排下,融券卖出无法形成单方面做空,其规模也远小于融资买入;未来转融通业务也将受到严格的监管,有强制信息披露和暂停交易机制,不会形成系统性风险。
业内人士认为,融资融券本身是一种促进市场效率的金融工具,它对市场长期趋势的影响是中性的;不但不会产生负面影响,反而可以减少市场的大幅波动。而转融通的意义则在于进一步降低融资融券的成本,提升信用交易的规模。目前,A股经过持续下跌之后,一些行业和板块的长期投资价值已经逐步显现,转融通推出后,对于打通货币市场和资本市场,促进社会资金合规入市有着长远的积极意义。
制度安排促稳定器发挥作用
融资融券业务试点以来,融资的规模一直超过融券规模。截至2012年8月15日,沪深两市累计融资交易13941.62亿元,融资交易占比为87.87%,是融券交易的7倍多。聂庆平表示,即使转融通业务推出后,可供出借的股票规模与实际出借的规模也是两回事情。从成熟市场的统计数据来看,截至今年3月31日,香港市场的股票出借利用率仅为11.85%,美国仅为6.29%,而英国则更低,只有3.63%。
事实上,由于特殊的制度安排,我国的融券交易不能裸卖空,其做空的力量无法成倍放大。
所谓裸卖空,即在不实际拥有某种股票或者债务工具的情况下进行卖空的行为。聂庆平介绍说,我国的融券制度要求投资者只有在融入的股票实际到账后,才能卖出,不存在裸卖空。因此融券的交易规模不可能超过正常的股票交易规模。
另外,我国的融券交易采用场内集中交易的方式,并且融入股票后瞬间卖出。这种制度更有利于监控和管理,能够及时地发现和制约过度投机。在国外市场,融券行为大多数发生在场外,交易双方签订协议再报给各自的证券经纪商。如果双方同属于一家证券经纪商,那么在中央登记托管系统中,完全没有任何变化。
这种分散的交易方式难以监管,容易形成系统性风险。因此欧盟在近期的监管政策中,已经开始要求各成员国监管当局对卖空行为执行强制信息披露,要求交易主体披露卖空的净头寸,并禁止CDS等高风险品种的裸卖空。
聂庆平介绍说,沪深交易所对于融资融券已经有一套完备的规则,单只股票的融券余量达到该证券上市可流通量的25%就会暂停融券卖出;出借人或借入人持有一家上市公司股票及其权益的数量或者其增减变动达到法定的比例时,应当依法履行相应的信息报告和披露义务。未来证券金融公司对转融通业务也会建立相应的约束机制。
打通货币、资本市场
聂庆平透露说,为了适应今后转融通业务的需要,证券金融公司已经启动了增资扩股工作。董事会会议已经开过,下一步就是履行股东大会的程序。聂庆平说,以目前75亿的资本金,恐怕转融通推出不多久就会遇到资本金的瓶颈。
除了补充资本金之外,证券金融公司还在进行发行次级债的准备,目前正在与潜在投资者洽谈发行条件。此外,证券金融公司正在向有关监管部门申请进入银行间债券市场和同业拆借市场的资格,目前正在准备材料和进行沟通,扎实推进。
聂庆平对本报记者表示,作为一种信用交易手段,转融通和融资融券的规模将随着市场的发展逐步扩大,因此证券金融公司本身必须具有一定的资本规模,以及相应的融资手段。
转融通是融资融券的配套机制,是完善资本市场基本功能的一个重要步骤,监管部门给予了大力支持。它对于连接货币市场和资本市场,对于资金规范入市,也有重要的意义。聂庆平说。
被误读的做空
8月份以来,张裕A、中信证券和苏宁电器先后被市场传言撞了腰,股价出现单日大幅下跌的情况。一些投资者将其与融券卖空联系在一起,浑水式做空的字眼也不断出现在媒体对上述事件的报道中。但是,交易数据却揭开了真实的一面--这几次股价重挫事件中,融资买入量都远远大于融券卖出量,融资融券事实上起到了市场稳定器的作用。
以中信证券股票为标的的融资融券交易一直很活跃。截至2012年8月17日,中信证券融资余额13.45亿元,在全部标的证券中排名第5位;融券余额0.27亿元,在全部标的证券中排名第8位。
日均融券卖出100万股是中信证券这一股票的常态。今年以来,中信证券的日均融券卖出量达到145.45万股,其中4月份达到日均235.65万股。8月初至8月13日,中信证券有4个交易日的融券卖出量超过100万股,同时,这些交易日的融券偿还量也都超过100万股。
8月13日,中信证券股价大跌超过9%。在这之前的几个交易日,融券规模没有明显放大,反而有所下降;8月13日融券卖空量是224.94万股,是上一个交易日的3.6倍,对应的卖出金额是0.25亿元。但是当日总成交金额达到19.89亿元,融券卖出金额只占当日成交总额的1.26%,比上一个交易日还有所下降。另一方面,当日中信证券的融资买入额为1.66亿元,是上一个交易日的融资买入额的6.25倍,说明当日融资买入额远大于融券卖出额。
由此可见,突发的交易事件的确有很强的刺激作用,促使融资融券业务量有所放大,但是买入力量远远大于卖出力量,即使将买入方向的融资买入和买券还券,以及卖出方向的融券卖出和卖券还款分别合并计算,买入方向的交易金额也达到了2亿元,而卖出方向仅为1.1亿元。
8月14日的苏宁电器和8月10日的张裕A的盘中交易,也呈现一致的情景。一是融资买入和融券卖出均有放大,但是前者的规模远大于后者;二是当日股价大幅下挫后,买券还券额大幅增加,显示出前期做空的投资者开始落袋为安。如8月14日,苏宁电器融券偿还额为573.89万元,是上一个交易日45.57万元的12.59倍;而当日融券卖出额为849.08万元,只是上一个交易日的2.77倍。从这些现象来看,融资融券起到了事实上的稳定器的作用。(.第.一.财.经.日.报 .蒋.飞)
中金公司:先推转融资 再推转融通
中国证券金融公司有关负责人昨日下午表示,将抓紧做好各项准备,尽快推出转融通。先推出转融资,转融券会在今后推出,即使推出转融券,标的也会有限制。公司增资扩股正在进行,已过董事会,股东大会也会尽快召开。同时,该负责人还表示,从监测数据来看,近期苏宁电器(002024)、中信证券(600030)、中集集团(000039)、张裕A等股票波动,和融资融券关系不大。该负责人澄清说,我国融券实行即融即卖的制度,不存在借券隔一段时间卖出的情况。从各国融资融券业务来看,融资余额远远大于融券余额,融券余额占融资融券总额不到10%。
央行正逆回购询量
降准时点或再延后
央行昨日对本周公开市场操作再度开展了包括7天与14天逆回购、28天与91天正回购四个品种的询量,此举意味着市场苦苦等待的降准时点或将再度延后,短期降准将难以成行。据参与投标的交易员透露,央行对8月21日开展了7天与14天逆回购、28天正回购操作询量,对8月23日开展了7天与14天逆回购、91天正回购操作询量。进入8月下旬阶段,本周公开市场资金缺口为870亿元。尽管资金面自上周后半周开始出现趋紧态势,资金价格显著上涨,但总体价格水平仍在一个可接受的水平范围内。市场人士认为,考虑到9月份公开市场接近地量的到期资金,本月资金面所面临的压力其实并不算大。从央行近来公开市场更加灵活的操作方式来看,预计央行目前将采取边走边看的态度,继续通过逆回购工具来调节流动性并稳定资金价格,短期降准将难以成行。
上周1只新基金获批
4只基金提交募集申请
中国证监会周一公布的基金募集申请核准进度显示,上周共有4只基金提交募集申请,1只基金的募集申请获得通过。提交募集申请的4只基金为:大成理财21天债券型发起式基金、建信月盈安心理财债券型基金、国泰国证房地产行业指数分级基金和上投摩根轮动添利债券型基金。同时,仅有建信双周安心理财债券型基金于上周获准发行。(雷震)
美股周一小幅低开
在连续六周上涨之后,美国股市周一低开。随着投资者关注欧洲一轮高规格会议和美联储最新政策会议纪要,市场正在奋力寻找方向。截至北京时间22:55,道指下跌27.98点,报13247.22点,跌幅为0.21%;标准普尔500指数下跌4.96点,报1413.20点,跌幅为0.35%;纳斯达克综合指数下跌10.11点,报3066.48点,跌幅为0.33%。
截至北京时间22:55,英国FT100指数报5811.72点,下跌40.70点,跌幅0.70%;法国CAC40指数报3465.31点,下跌23.07点,跌幅0.66%;德国DAX30指数报7017.22点,下跌23.66点,跌幅0.34%。(.都.市.快.报)
转融通不是救市措施
谈股论市
8月20日,大盘低开高走,受转融通业务试点可能即将推出预期提振,2100点失而复得。
目前市场对管理层救市充满期待,因此,转融通也被视为是救市措施之一。毕竟转融通可为股市带来最多1200亿元的资金。
但转融通终究不是救市举措,而只是一项正常的业务,即融资与融券业务。就多头思维而言,转融通更有可能构成利空。原因在于,中国股市是一个缺少做空机制的市场。一直以来中国股市就是一个单边市,投资者养成了多头思维。正是这种多头思维,让投资者在牛短熊长的A股市场里吃尽了苦头。
而融资融券的推出,尤其是转融资的即将推出,就是要改变投资者的这种多头思维,让投资者学会做空,进而顺势而为,该做多头时做多头,该做空头时做空头。这不仅有利于减少股市下跌时投资者的损失,也有利于股价高企时股价向其合理的定价区域回归。
当然,据报道,在转融通推出初期将以转融资为主,在试点逐步成熟后,再推转融券业务。因此,转融通业务在短期有可能对股市构成一定的利好。但这种利好是非常有限的。虽然表面上看目前股市资金短缺,但实际上股市最缺少的是投资者对股市的信心。所以大量的资金因此流出了股市,很多投资者宁可空仓观望也不买股。因此,在投资者本身都不愿意把自己的资金投入股市的情况下,又怎么会融资买股呢?(.新.京.报)
曹中铭:转融通要防浑水式做空风险
就像牛熊交替是股市的运行规律一样,个股出现涨涨跌跌其实也很正常。如果行情转好,特别是在大牛市阶段,股价上涨数倍甚至是数十倍并不鲜见;反之,在大熊市时期,股价遭腰斩或者跌得只剩下零头的故事亦不断被重演,而指数与股价的涨跌正是市场的魅力所在。
相比于此前投资者不幸踩中的业绩地雷,近几年频现的股市黑天鹅更让其有不堪承受之重。由于股市黑天鹅事发突然且毫无征兆,并且导致股价短期内跌幅巨大,也使持有相关个股的投资者损失十分惨重。像双汇发展(000895)遭遇的瘦肉精、华兰生物(002007)的血浆站事件、紫鑫药业(002118)的财务造假丑闻以及重庆啤酒(600132)乙肝疫苗闹剧等,投资者均为这些股市黑天鹅付出了巨大的代价。
近期张裕A、中信证券(600030)等蓝筹股的突然下跌引起了市场的极大关注。与双汇发展、重庆啤酒等由于自身因素遭遇黑天鹅而产生的暴跌不同,张裕A、中信证券等的暴跌,则明显是外力作用的结果。如张裕A的暴跌是因为有微博放出消息称,张裕葡萄酒被检测出多种多菌灵或甲霜灵农药残留,而多菌灵有致肝癌的风险。消息一出,张裕A股价应声下挫,至今也没有恢复元气;而券商龙头中信证券则因为海外投资巨亏、高管出事、公司裁员减薪、里昂证券员工大规模流失等这些子虚乌有的消息被发布,股价亦随之产生暴跌。
值得注意的是,在张裕A8月10日股价暴跌前,其融券卖出数量呈现出缓慢的攀升势头,暴跌当天及下一个交易日,融券偿还量大幅放大。中信证券则更显得诡异,8月6日、7日,中信证券融券卖出量分别为72.6万股、32.9万股,8日大幅放大至187.76万股,10日已达到324万股,8月13日(周一)在传闻的刺激下暴跌出现。在股价大跌前融券量上升,然后负面消息开始出现,股价暴跌后融券偿还数量巨增,融券者均获取了暴利,这一切难道都是巧合吗?答案显然是否定的。
自融资融券开始试点以来,融券者最经典的操作出现于双汇发展的瘦肉精被曝光后,此次张裕A与中信证券的经典则值得怀疑,如果说双汇发展产生的经典是由于投资者敏锐与准确的判断的话,张裕A与中信证券的经典则存在明显的阴谋。而且,其手段卑鄙恶劣,影响极坏,也损害了广大中小投资者的利益。
近几年在美国挂牌的中概股频频遭到浑水、香橼等海外机构的狙击,股价大跌的背后是中概股的形象一落千丈。诚然,除了更多中概股是由于本身存在这方面或那方面的问题而成为被狙击的目标之外,少数中国公司则是被恶意做空,浑水、香橼等海外机构亦从中赚得盆满钵满。而浑水式恶意做空事实上也为我们敲响了警钟。
据媒体报道,转融通业务最快将在本月内推出,国内外摩拳擦掌的机构不在少数。但毫无疑问,因为有了中概股的教训,A股推出转融通业务时,更要防范好浑水式恶意做空现象的出现。(.每.日.经.济.新.闻)
转融通提振大盘收复2100点
昨天大盘低开高走,受转融通业务试点可能即将推出预期提振,2100点失而复得。8月18日,中国证券金融股份有限公司、中登公司、沪深交易所、25家融资融券试点券商进行最后一次转融通业务通关测试。有市场传闻称,转融通业务有望在8月底之前推出。
论:昨天午盘后的绝地反击是券商股带动的,人们就认为这和转融通即将推出有关。但是2100点整数关口被跌破,无论如何市场也需要有个反抽,但对其持续性就不能抱太大希望了。公司没好业绩,政策咋等都不来,市场凭什么大规模上涨呢?
六大券商欲从市场抽血270亿
虽然行情低迷,但上市券商圈钱的热情依然高涨。兴业证券日前停牌并发布公告宣布筹划非公开增发事项。这已经是目前上市券商中第六家宣布增发募资的券商,据测算,六大券商共计将圈钱约270亿元。
论:上市券商纷纷高调宣布定向增发融资的背后,是行情的持续低迷和券商业绩的暗淡。目前是券商创新发展的关键时期,证监会支持券商创新,各大上市券商当然要借上市的优势补充弹药。券商增发一般数额都较大,甚至接近很多大中型企业IPO的融资额,因此几家券商扎堆圈钱的情况并不多见。
获配24只新股,基金见好就收
今年以来截至7月中旬,基金的获配比例为15.62%,7月中旬以来,基金网下获配比例为24.5%。新股的表现也让基金欣慰,7月下旬以来,上市的24只新股上市首日涨幅18.83%,基金一日游浮盈颇丰。
论:8月17日,距离7月11日证监会明令叫停一级债券和集合信托网下打新已有一月有余,基金打新态度也正在发生微妙的变化。由于新股前期破发打压以及新股新政改革,一些炒作新股的资金减少,机构参与热情有所降低,获配比例才有增加。
外资融券跨境沽空起风波
境外机构向内地私募融券做空A股上市公司,这个以往不可能的一幕,随着8月13日中信证券近乎跌停,在投资圈内的热议中,越发显得像真的一样。中信证券董秘郑京、私募大佬但斌、兴业全球基金副总经理徐天舒,以及所谓的融券做空者黄生都成为坊间的谈资主角。
论:近期的谣言真的很多,消息混杂,而且颠倒。随着许多谣言而来的,是行情的暴跌和个股被融券做空。一些在微博上发表言论的业内人士也被指设计了谣言,借机获利。(.北.京.晨.报)
受益转融通10股价值解析
中信证券收购里昂证券公告点评:在国际化经营上,谋跨越式发展
中信证券 600030 银行和金融服务
研究机构:湘财证券 分析师:戚海鹏 撰写日期:2012-07-24
中信证券发布《关于收购里昂证券19.9%股权及就剩余80.1%股权授予售股选择权的公告》。
暂不调整此次并购影响,假设2012-2013年市场股基日均成交额分别为1900亿元、2100亿元,我们预测2012-2013年公司的摊薄EPS分别0.70元、0.75元,BVPS分别为8.29元、8.82元。对应当前股价12.3元,市盈率分别为18倍、16倍,市净率分别为1.5倍与1.4倍。维持公司增持评级。
海通证券:经纪业务市占率提升
海通证券 600837 银行和金融服务
研究机构:中信建投证券 分析师:魏涛,刘义 撰写日期:2012-07-20
投资建议
在上市券商中,海通证券基本面优异,创新业务早布局占先机,并且估值相对占优,显著受益创新业务,我们预计2012年-2014年公司EPS分别为0.44元、0.50元和0.57元,维持增持评级,目标价12元。
光大证券2012中报点评:投行大幅下滑拖累业绩,下调预测及评级
光大证券 601788 银行和金融服务
研究机构:东兴证券 分析师:王明德 撰写日期:2012-08-03
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
受市场指数下行以及投行项目进程放缓的影响,占收入比重较高的经纪业务和投行业务将拖累公司营业收入,因此我们下调公司的预测,预计公司2012年和2013年营业收入分别为41.62亿元和46.86亿元,EPS分别为0.37元和0.48元,对应的PE为33倍和26倍。综合考虑到投行业务大幅下滑带来的收入下滑,我们暂时下调公司的评级至推荐,但我们仍密切关注公司定增事项对创新业务的推进。
招商证券2011年年报点评:交易佣金与承销收入下降拖累业绩,自营证券投资与融资融券亮丽
招商证券 600999 银行和金融服务
研究机构:湘财证券 分析师:戚海鹏 撰写日期:2012-05-02
假设市场股基权日均成交额2012-2013年为2280亿元与2507亿元。我们预测2011年、2012年的EPS分别为0.57元与0.64元。对应当前股价13.35元,市盈率分别为23倍与21倍,市净率分别为2.5倍与2.2倍。维持增持评级。
广发证券发行短期融资债点评:负债经营,提升杠杆
广发证券 000776 银行和金融服务
研究机构:申银万国证券 分析师:孙婷 撰写日期:2012-07-20
开启负债经营之门,提升杠杆。公司申请发行短期融资券获批,开启负债经营之门,提升杠杆水平。我们认为行业发展方向为从当前的通道业务为主导向资本中介的业务转型,通过提升杠杆赚取资本中介的业务。公司发行短期融资券,开启负债经营之门,有利于提升杠杆。此前招商证券作为第一家获批的券商,获批规模达到40亿,广发基金是第二家有望发行的大型券商,估计可能的规模在40-50亿元。
负债经营有利于提升盈利水平。由于公司借壳上市,且初次定向增发融资规模不大(2011年8月定向融资120元),公司在第一梯队的上市大券商中净资本相对较少,资金冗余现象不严重。目前发行短期融资券的利率约为3.2%,公司将此资金用于做融资融券利率为9%,或可用于固定收益类的产品投资,均可获得高于该利率的收益,因此负债经营有利于提升公司盈利水平。
公司将逐步开展资金消耗型业务,资本中介业务具备雏形。公司融资融券、约定式回购均为资金消耗型业务,正在该类业务,目前融资融券市场份额约为8%,正积极申请股票约定式回购业务。目前此类业务的利率为9%,通过负债经营赚取资本利差,资本中介业务具备雏形。
中报业绩风险释放,可以逐步配置。公司上半年净利润同比增长9%,考虑增发股份摊薄之后,EPS同比约下滑8%,均好于同类上市大券商。随着中报业绩确定行业风险基本释放,公司处于行业龙头企业,创新能力和意愿较强,受益与资本市场改革和行业转型,建议逐步配置。
华泰证券2011年报及2012年1季报点评:融资融券增速较快
华泰证券 601688 银行和金融服务
研究机构:国泰君安证券 分析师:梁静,崔晓雁 撰写日期:2012-04-26
2011年净利润同比下滑48%。2011年营业收入62.3亿元,同比下降30.0%;净利润17.8亿元,同比下降47.9%。EPS0.32元,BVPS5.93元,ROE5.37%。经纪手续费、承销和自营同比分别下滑25%、42%和57%。
2012年1季度净利润环比回升6.4%。2012年1季度营业收入15.7亿元,同比减少17.4%,净利润4.8亿元,同比减少30.7%。EPS0.09元、ROE1.4%。其中,经纪、承销收入同比分别减少31%和65%。环比方面,自营收入减少50%,使得收入减少16.6%;但费用下降25%,推动净利润回升6.4%。
经纪份额持续下滑。2011年度经纪佣金35.91亿元,同比减少35%。2011年股基份额5.48%,同比下滑3.28%;2012年1季度份额5.35%,较2011年再次下滑2.48%,目前虽仍排名第2位,但距银河已十分接近。2011平均净佣金率0.077%,同比降12%,1季度净佣金率0.078%,已基本企稳。
债券承销增长较快。2011年股票承销额92.2亿元,同比减少69%;2012年1季度已承销35.21亿元,同比减少23%,环比增长122%;2011年债券承销规模120.5亿元,同比增长83%;2012年1季度无债券承销。
投资以交易性金融资产为主,持仓以债券为主。2011年末自营规模217.4亿元,较年初增加14%,净资产占比65%。交易性资产占比89%。持仓结构方面,80%为债券。自营收益2.4亿元、收益率1.2%;考虑可供出售市值损失,则为-1.7%。2012年1季度末为220亿元,规模基本稳定。
融资融券规模快速增长。2011年末,融资融券余额26.5亿元,行业排名第4位;利息收入1.91亿元、贡献度3.1%,同比增加22倍。2012年1季度增至39亿元、较年初增加38%,份额8.3%。直投2011年累计已投资项目9个,共投资3.13亿元。新业务净收入7.84亿元,收入占比12.6%。
维持谨慎增持评级。调整公司2012-2014年EPS预期至0.44/0.56/0.67元、同比增速38%/27%/20%,对应动态PE24/19/15倍;静态PB1.74倍。维持目标价13.85元。
国元证券:1季度业绩略低于预期
国元证券 000728 银行和金融服务
研究机构:中金公司 分析师:毛军华 撰写日期:2012-04-24
2012年1季度业绩低于预期国元证券 2012年1季度实现净利润1.55亿元(每股0.08元),同年利润的19%;投行业务表现不佳及经纪业务收入未达预期是业主要发现:
2012年1季度,公司经纪业务市场份额同、环比分别上升0.05个和0.02个百分点至1.1%,但经纪业务净手续费率环比未能继续反弹,同、环比分别略降5.7%和2.3%至0.083%。
2012年1季度公司投行业务方面仅获一单富春通信主承销,募集金额仅2.72亿元,取得收入1600万元,低于我们预期。
受益于市场回暖,自营业务1季度9500万元,同、环比分别增长91.2%和78.5%。尽管未计入损益的自营业务税前亏损也有所减少,但仍高达1.8亿元,为今年公司盈利带来不确定性。
受到同业市场利率下降的影响,净利息收入环比减少20.4%。
在营业收入同比下降27%的情况下,业务及管理费同比仅略降2.8%,且最近6个季度都在2亿元以上,显示出业务及管理费的较大的刚性增长压力,将成为公司的长期制约。
盈利预测调整:
根据国元证券2012年1季度业绩的情况,我们分别下调其20120.41元。
估值与评级:
国元证券盈利模式仍以经纪业务和自营业务为主,创新业务发展2012年日均股票交易额2100亿元假设下,公司目前股价对应市盈持对国元证券中性投资评级。
西南证券重大事件快评:终止吸收国都,明智之选
西南证券 600369 银行和金融服务
研究机构:国信证券 分析师:邵子钦,田良 撰写日期:2012-08-07
在改革创新的形势下,作为经纪业务为主的券商112.8亿估值过高
2011年国都证券经纪业务收入占比45%,投行和自营分别占比22%和17%,三者合计占比84%,其他业务占比仅16%。
112.8亿元估值,隐含的2011年PE和PB分别为49.04倍和1.85倍。
以2011年国都证券净利润2.30亿元,期末净资产60.97亿元计算,在评估价值112.80亿元中隐含的静态PE=112.80/2.30=49.04倍;PB=112.80/60.97=1.85倍。
改革创新11条颁布后,营业网点牌照价值锐减。
由于新设网点取消饱和度限制,以及鼓励创设轻型营业部和新型营业部,营业网点牌照价值锐减。
由于资产管理业务跨领域全面放开,客户资产仍具有长期价值,但估值过高。
国都估值高于已有上市公司的平均PE估值和中信、海通、国元、长江的PB估值。另外从市值与托管资产的比较来看也高于上市公司平均水平。2011年末国都证券托管股基规模457亿元,以112.80亿元收购价格计算的市值/托管资产指标为24.73%,远高于上市券商12.83%的平均水平。
长江证券中报业绩点评:投资好于预期,新三板有看点
长江证券 000783 银行和金融服务
研究机构:国泰君安证券 分析师:梁静 撰写日期:2012-08-09
投资要点:
业绩基本稳定。长 江证券上半年实现收入12.28亿元、同比增长12%;净利润4.05亿元,同比下降2.4%。EPS 0.17元、BVPS 5.00元,ROE3.4%。综合收益5.92亿元、同比增长60%。经纪、承销和资产管理同比分别下降23%、19%和25%,但投资收益和利息同比分别增长179%和80%,推动收入增长;但业务及管理费同比增加15%。2季度,受益于承销、利息和经纪业务增长,实现收入6.46亿元、环比增长11%;净利润2.3亿元,环比增长26%,EPS 0.10元。
经纪份额增长、佣金率回升。上半年平均净佣金率0.086%,同比升4.6%,2季度净佣金率0.087%,环比升1.7%。股基份额1.76%,同比增长2.8%。但市场交易量减少使得公司上半年股基交易额0.63万亿元、同比减少26.8%;经纪净佣金5.41亿元,同比减少23%。
债券承销进步显著。上半年,虽无股票承销项目;但债券主承销项目6个,规模55.0亿元,同比增加126%,排名第21位,市场份额0.9%。金融债、中小企业私募债等进展顺利。债券承销收入0.64亿元、同比+121%。
自营投资表现良好。上半年自营净收益3.75亿元,同比增179%,收益率3.7%, 其中2季度1.85亿元,环比减少2%。若考虑综合收益,上半年为5.6亿元、是去年同期的6倍。期末自营规模101亿元,占净资产85%,较期初增1.4%。其中债券规模较期初增加19%、占比85%,风格稳健,这也是自营表现优异的主要原因。
新三板和融资融券发展快。期末融资融券余额14亿元、较年初增长86%,增幅居上市券商前列,份额2.3%、排名第16位;利息收入0.45亿元、贡献度4%。新三板完成挂牌上市项目1个,新增签约企业17家,累计49家,其中在东湖高新区签约22家。依托于背靠东湖高新的地缘优势,新三板将迎来快速发展机遇。
上调评级至增持。调整2012-14年EPS 0.32/0.41/0.50元,动态PE28/22/18倍、静态PB1.8倍,在中小券商中有优势。新三板具事件驱动,风险在于市场持续走低。
东北证券2012中报点评:承销走出低谷 自营转型降低业绩波动
东北证券 000686 银行和金融服务
研究机构:东兴证券 分析师:王明德 撰写日期:2012-08-03
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
综合考虑到市场低迷导致的成交额的持续下降,我们调低公司的盈利预期。预计公司2012年和2013年的营业收入分别为12.12亿元和13.35亿元,EPS分别为0.29元和0.37元,对应的PE分别为59倍和46倍。当前证券行业正处在转型的节点上,创新为行业的增长打开了空间,我们长期看好行业的发展。综合考虑到公司在创新业务上的布局、自营业务上的转型以及当前较高的估值水平,维持公司推荐的投资评级。
东吴证券年报点评:投行业务收入上升幅度大
东吴证券 601555 银行和金融服务
研究机构:东北证券 分析师:赵新安 撰写日期:2012-04-25
2011 年,东吴证券实现营业收入12.98 亿元,同比下降28.2%,实现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2.32 亿元,同比下降59.8%。承销业务收入同比上升,其它业务下降。从业务收入结构上来看,经纪业务收入占比为61%,其它业务收入占比为39%。
2011 年,东吴证券股票、基金、权证交易额为7,619.54 亿元,同比减少20.7%,实现经纪业务收入为7.97 亿元,同比减少31.7%。
2011 年,东吴证券投行业务共实现业务收入3.57 亿元,同比增长39%,投行业务收入在公司总收入中占比大幅提高,达到近30%。
东吴创业投资有限公司,成立于2010 年1 月,注册资本为3 亿元。2011 年,东吴创业投资有限公司完成7 个项目的股权投资,实现营业收入1,173 万元,净利润70.20 万元。
我们预计 2012 及2013 年东吴证券的每股收益分别为0.19元和0.28 元,给予谨慎推荐的评级。
风险提示:市场波动可能影响公司业绩进而影响公司股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