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岭南园林、东易日盛等三只新股在深交所成功挂牌,意味着IPO重启后的首轮新股发行暂告一段落.统计显示,自1月17日纽威股份登陆上交所成为“IPO重启第一股”开始,截至2月19日,两市累计有48只新股登陆A股市场,其中沪市6只,深市42只。 一个月左右的时间有近50只新股挂牌,其密度之大在以往是非常罕见的。不过,尽管市场短期内挂牌的上市公司数量不少,却丝毫没有影响到投资者的“炒新”热情。数据表明, 48只新股中,上市首日全部上涨,没有一家出现“破发”。除了陕西煤业在内的4只新股之外,其余44只新股上市首日全部触及44%的二次临停限制,48只新股上市首日的平均涨幅高达约43%。沪深交易所为抑制市场 “炒新”而出台的“史上最严限炒令”,在现实面前表现出如此“不堪一击”。“最严限炒令”不仅没有起到限制“炒新”的作用,反而因为其本身的缺陷,为市场的“炒新”火上浇油。 更值得注意的是,历经新股挂牌首日的炒作之后,新股、次新股其后的表现同样疯狂。在沪深大盘表现乏力的背景下,新股、次新股却非常火爆,涨停对于新股、次新股而言,早已如同家常便饭,如截至2月25日,众信旅游已连续10个交易日涨停,易事特连续11个交易日涨停,这还不包括其上市当天以44%的幅度“涨停”。按照其发行价格测算,易事特上市以来大涨超过3倍,众信旅游大涨2.77倍,其投资者均赚得盆满钵满。即使是19日才挂牌的登云股份,其涨幅也已超过1倍。 毫无疑问,“新股不败”神话再次在A股市场上演,但个中却并非没有原因。其一,历经了一年多的新股发行暂停之后,市场资金堪称求“新”若渴,新股挂牌后成为追逐的对象,其实也在情理之中。其二,A股市场向来都有“炒新”的传统,这既是市场热衷于追捧热点的必然,也是投机文化的延续,此次亦不例外。其三,在深交所挂牌的新股遭到爆炒,也与其盘子小,多涉足新兴产业等因素有关,而属于传统行业的新股表现明显要差得多。 但像新股频现挂牌首日齐涨44%这一“奇观”,以及新股遭到爆炒的现象,却不能用正常来解读。事实上,“新股不败”神话的上演,凸显出新股发行制度改革所存在的弊端。在IPO新政颁布后,一些当时被认为颇有针对性的措施,在实践中明显“先天不足”,如老股转让的推出,在抑制了发行人超募的同时,也遭遇到发起人股东高价套现的质疑;再如“市场化”的券商自主配售机制,成为主承销商实施利益输送的“绿色通道”;而像东易日盛即使是触及市盈率的“高压线”延缓发行,挂牌后仍然出现连续涨停的走势。 “新股不败”神话重新上演并不可怕,重要的是监管部门要认真吸取教训,就像奥赛康事件出现后及时出台《关于加强新股发行监管的措施》一样,监管部门需要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对现行IPO制度进一步完善,而不是让“新股不败”神话继续演绎下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