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一、重要新闻点评
高铁审批重启可期
中国水电IPO募资缩至144亿
周小川表态防止经济大波动预示着什么
二、主力动向曝光
传温州民间放贷资金回游股市 江浙私募密谋建仓
*ST盛润A限售股解禁 今复牌将迎逃亡考验
2400点暂获支撑 4.6亿大单逆市增持19股
三、今日股评家最看好的股票
上海医药:抗生素资产如期实现并表
复星医药:从青蒿琥酯开始走向世界
三爱富:借杜邦东风,公司快速成长可期
一、重要新闻点评
高铁审批重启可期
当前中国经济增长三驾马车中,投资依然是主流,虽然未来这个需要降低比重,但当前用来救急却是最方便的,而投资中大类行业包括保障房,核电,高铁,前面二者已经开始出现松动迹象了。9月19日温总理召开会议要求大力推进公租房建设,9月23日传出新建核电项目审批或明年初重启的信息。
中财简评:7.23温州动车事件的发生并不是我国高铁行业发展的转折点,而是一个重要的警告信号,是对大上快上盲目高速投资的纠正。不过从趋势上看,未来高铁发展仍将逐步取代民航和火车等长途运输,成为我国最主要的运输方式之一。二级市场上,7.23甬温线动车追尾事故等一系列的利空事件导致高铁板块大跌,行业个股跌幅普遍在50%左右。分析人士指出,高铁板块在经过前期的暴跌,板块许多个股已经是严重超跌,估值己经很低廉,投资的机会已经来临。
中国水电IPO募资缩至144亿
中国水电昨晚发布公告,缩减了该公司此次IPO(首次公开发行)数量,由此前的35亿股(回拨机制启动前)降至30亿股,如果按发行价区间上限定价,拟募资额降至144亿元,低于招股意向书中的173亿元拟募投额。
中财简评:中国水电IPO募资规模从173亿缩减至144亿,缩减额度达到29亿元,占融资总额的17%。尽管此次募资规模缩减对于中国水电而言意义重大,不过对于整个A股市场而言,这29亿实际意义并不大,只能算是决策层释放出来的救市信号。然而值得注意的是,即使是救市,也未选择暂停上市,而是选用缩减上市的方式,表明目前大盘跌幅仍未达到管理层的心理底部。
周小川表态防止经济大波动预示着什么
央行行长周小川24日在IMFC第二十四届部长级会议上发言时称,未来中国政府将保持物价总水平基本稳定,防止经济出现大的波动。
保持物价总水平稳定是今年以来中国经济的头等任务,决策层此前曾在不同场合屡次谈及。而对于周小川此次谈及的防止经济出现大的波动,有人担心这预示着从紧的货币政策可能转向。这种担心的背景是:全球经济不确定性增强,中国出口的主场地美国经济低迷、欧洲主权债务危机持续发酵,对中国外需构成重大影响;中国自身经济也面临减速回调风险,经济增速已连续两个季度下降。
中财简评:在美国未推出QE3的情况下,近期美元出现反弹,而大宗商品跌幅则较为惨烈,这从一定层度上削弱了四季度我国的输入性通胀压力。按照之前分析,在通胀压力得到有效控制的情况下,央行则有可能使货币政策转向来为实体经济供血。不过值得注意的是,从周小川发言中不难发现,中央仍把保持物价总水平基本稳定置于防止经济出现大的波动之前,说明在通胀完全稳定之前货币政策不会转向,而目前CPI仍处于三年来的高位,维持在6%以上,所以近期央行更可能选择静观其变的态度,等待趋势进一步明朗。
二、主力动向曝光
传温州民间放贷资金回游股市 江浙私募密谋建仓
刚才开完会,明天加大仓位!上周四(9月22日)盘后,浙江某私募公司投资总监有些兴奋地发了这么一则消息。
据该私募人士透露,就在A股市场再次受累于欧美等外围市场,上证指数2400点整数关口岌岌可危的背景下,浙江杭州、绍兴等多家私募公司高管迅速召开了一个小范围的内部会议,集体交流观点并商讨对策,最终比较一致地达成了继续加大仓位进行试探性建仓的共识。
该人士同时透露,一些号称千年空仓的悲观派也表示要开仓了,甚至还传出温州民间放贷的回款已经缓缓流入股市的消息。
传温州民间资金回游股市
最近一段时期以来,但凡谈及温州,人们往往会谈论着一个共同的话题:民间借贷和老总跑路。
上周,温州最大的眼镜制造企业老总--浙江信泰集团的董事长胡福林欠债出逃的消息成为连日来全国各大媒体关注的一大焦点。
事实上,从今年4月开始,温州已经传出多起老板突然跑路的案例,坊间甚至传闻,仅8月份一个月内,就有20多起借贷老板跑路的事情,民间借贷纠纷逐渐浮出水面,并呈现出愈演愈烈的势头。
据温州市龙湾区法院官方统计数据显示,今年1月份至今,该区民间借贷纠纷案件已有692件之多,立案标的总额高达10亿元。
温州中小企业发展促进会会长周德文近日向媒体表示,目前温州民间借贷利率已经超过历史最高值,年化利率高达180%,而大多数中小企业的年毛利润率不会超过10%。在暴利的诱惑下,有相当多的企业抽出生产资金,投向民间借贷。
人行温州中心支行发布的一份温州民间借贷市场报告显示,温州市大约89%的家庭个人和59%的企业都参与了民间借贷。
与此同时,截至8月底,64家上市公司的170亿元委托贷款大多流向了支撑着中国经济根基的中小企业。显然,民间借贷已经裹挟了民众、中小企业、上市公司和银行,在这场借贷风潮中共同玩起了击鼓传花的游戏。
但是,中小企业利润率低于贷款利率,企业的实际借贷成本已经达到100%或者更高,而利润率不过3%~5%。
据知情人士透露,随着民间借贷风险的暴露和当地政府的积极引导,不少参与民间借贷的资金开始逐步将放贷的回款转向大幅调整之后的A股市场,试图在股市中寻求机会。
江浙私募密谋试探性建仓
就在温州民间借贷纠纷日益突出的背景下,内外交困的A股市场击穿了前期形成的低点以后,在上周三终于迎来了大幅反弹。但出人意料的是,随之而来的却是再次遭遇狙击,上证指数2400点整数大关岌岌可危,周五盘中最低见到2400.14点!
值得注意的是,恰恰就在A股市场曙光乍现却又迅速陷入漫漫黑夜的同时,一拨嗅觉灵敏、实力雄厚的江浙私募们也迅速召开了一次小范围的市场策略内部交流会议。会上比较一致的观点就是:沪深股市正在接近底部区域,为此应当继续加大仓位,进行试探性建仓。
据参会的一位私募投资总监透露,通过交流后他们发现,目前浙江一带的私募基本上都开动了,他们也决定继续加大仓位进场,甚至一些被称为千年空仓的悲观派也表示要开仓。
一般就是试探性建仓,然后全面开仓……他们现在还只是第一步。上述私募人士补充道。
据了解,目前该私募公司旗下涉足二级市场的资金大概在4亿~5亿元,上证指数跌穿2500点以后就开始逐步进场,经过近两日的持续加仓以后,截至周五收盘时仓位已经提升至六成四。
该人士同时表示,江浙一带的游资也准备逐步进场,而民间借贷开始逐步将放贷的回款转向A股市场,也主要是通过本地私募或游资的形式进场。
据《每日经济新闻》记者统计发现,近期杭州、绍兴、宁波等江浙一带的游资正在逐渐苏醒,财通证券绍兴人民中路、财富证券温州谢池商城路、海通证券宁波解放北路、中信金通绍兴解放南路和湘财证券杭州教工路等一大批江浙游资席位上榜的频率明显有所回升,这一现象与上述私募人士的说法基本吻合。
浙江善泰澄兰投资有限公司投资总监阮一飞向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按照目前沪市15倍左右的市盈率,向下跌破2319点可能性不大,蓝筹大盘股当前的估值基本可以封杀下跌空间。他认为,在4.65万亿的经济刺激计划、百亿社保资金已获准入市,并将择机投资于A股市场等种种利好传闻的背后,浙江本地私募开始逐渐加速进场,前期一直空仓的大户们也开始陆续开仓入市,甚至放高利贷的民间机构开始将回款转战股市,都是一个必然的趋势。(每日经济新闻)
*ST盛润A限售股解禁 今复牌将迎逃亡考验
借重组噱头股价连拉18个涨停板的*ST盛润A宣布,针对媒体对股东沈允应的身份质疑作出相应回应,并于今日开市复牌。同日,公司还公告称,占公司总股本9.22%的约2658万股业已限售期满,9月26日即可上市流通。
解禁股洪流或改变股票走向
从限售股可流通的详细持股情况来看,上述股票共被包括招商银行在内的18个机构股东和5名自然人股东持有,其中,持股比例最高者为中国东方资产管理公司,共持有约1333万股,占总股本的4.62%。而这批股票,主要由公司重整过程中的原股东以股抵债方式让渡而来。
在以上 23 家股东中,深圳市有色金属财务有限公司本次解限前持有盛润未解限股份 275万股,其中132万股为重整计划的执行让渡而来的,另143万股为股改后已到解禁期未办理解禁的股份。
而除华润深国投信托有限公司外,其他22家股东本次申请解禁股份为根据广东省深圳市中级人民法院民事裁定书(2010)深中法民七重整字第 5-5号司法裁定取得,他们通过重整计划执行共获得5316万股,本次申请解禁 2562万股,其中2431万股受让于深圳市莱英达集团有限责任公司,131万股受让于华润深国投信托有限公司、深圳市有色金属财务有限公司、深圳市华晟达投资控股有限公司。
由于连续拉18个涨停板,有业内人士分析,上述解禁股股东兑现利好的愿望已十分明了,而从事态的发展情况来看,*ST盛润A的疯涨也颇让人费解。
我们可以将整个事态的发展进程做如下梳理:8月10日,ST盛润A公告以新增股份换股吸收合并富奥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预案,此轮重组正式开始计时,此后,ST盛润A开始了今年的股市神话:自8月10日至9月22日,一连18个交易日高调涨停。而9月22日,公司宣布将就媒体质疑个别股东身份调查并停牌。9月24日再度公告复牌,并宣布2658万股解禁上市流通。
从事情进展顺序来看,上述一系列事件环环相扣,时间上配合默契。因此,有分析人士质疑,不排除此轮疯涨由专业人士背后操作的可能,而上述股票解禁流通,或许将成为改变*ST盛润A连涨神话的关键节点。
神秘股东仍引争议
不过,除了上述股东持股的来历之外,自然人股东沈允应的身份却被专门做出解释。
公告称,股东沈允应系ST盛润原第二大债权人深圳市联信华投资有限公司法人代表,则其个人代联信华公司持有原股东让渡用以抵债的股票约779万股,该代持行为已经取得法院和管理人的同意,并于2011年4月7日将股票划转到沈允应的个人股票账户上。
事实上,持股约184万股的柳州佳力是否会借机减持也是投资者关注的热点这一。《证券日报》在此前的报道中曾提及,位居流通股第一股东的柳州佳力背景神秘,曾精准围猎多家ST类上市公司,因此引发业界种种质疑。
*ST盛润A的连涨神话是否会出现拐点?股价的疯涨真实原因何在?本报将继续予以关注。 (www.ccstock.cc)
2400点暂获支撑 4.6亿大单逆市增持19股
上周,市场震荡下行,农林牧渔、计算机、通信和教育传媒等四类行业呈大单资金净流入。其中,有19只个股,主力积极介入,每股均超过1000万元的大单资金净流入
编者按:上周欧美股市暴跌,严重影响本已疲弱的A股市场,上证指数本已走出的周三涨幅达2.66%的反弹行情被迫终止,转而下行,周五最低探至2400.14点,周累计下跌1.98%。2400点整数关口的支撑作用明显,加上影响A股的欧美股市在上周五出现反弹,如无意外,A股快速下跌的过程有望暂缓。
据《证券日报》市场研究中心统计,上周大单资金净流入的行业有4类,占比12.9%,农林牧渔、计算机、通信和教育传媒等大单资金净流入的行业中,有19只个股大单资金流入量超过1000万元,在弱市中显示出主力对这些个股的青睐。本版今日对上述行业及个股进行分析解读,以飨读者。
农林牧渔
围绕价格与政策这条投资主线
据《证券日报》市场研究中心统计,上周A股市场31类行业板块中,农林牧渔板块位列大单资金净流入冠军,周大单资金累计净流入6727.433万元,农林牧渔指数周累计涨幅-1.33%,跑赢同期上证指数0.65个百分点,周累计换手率达2.42%。
从个股大单资金看,上周48只交易中的农林牧渔股有27只被大单资金积极介入,占比56.25%,合计大单净流入达18722.69万元。其中,大单资金净流入超过1000万元的7只个股分别为:新希望(4602.843万元)、好当家(1634.681万元)、登海种业(1487.829万元)、大北农(1320.121万元)、益生股份(1294.213万元)、星河生物(1246.72万元)、福成五丰(1232.01万元),合计净流入12818.42万元,与之相对应的周涨幅为:0.54%、1.34%、1.41%、0.35%、12.36%、2.06%、1.82%。
自2007年以来,价格与政策一直是农林牧渔行业一条主要的投资主线。国海证券的研究员指出,各主要农产品在成本驱动、最低收购价保驾及供需长期紧平衡下,将保持长期上升趋势。中国农业现代化已开始迈开步伐,国家也将在相当长一段时期内给予政策支持。
同时指出,种子整合已迈开步伐,2011、2012年度种子将价量齐升。从目前制种基地长势看,制种产量将较去年有所增长。在农作物产品价格上升的拉动及成本上升的驱动下,预计本年度种子单价将继续提升。
平安证券也认为,政策推动一直以来都是种业投资的主要逻辑,目前种子行业政策正逐步进入实质推动期,其行业整体估值仍然较低,继续给予推荐。重点推荐行业龙头登海种业、敦煌种业、隆平高科、荃银高科。
另外,畜牧养殖业效益大幅增长。业内人士根据生猪存栏量及养殖周期判断,猪肉价格在四季度将继续保持高价位运行。再有,饲料景气度将有望逐步回升。业内人士从养殖周期看,生猪存栏量明年可能将保持在一个较高水平,饲料需求增加,预计将在1-2年内保持增长。虽饲料成本增加,但可通过提价或规模效应,降低成本压力。
此外,海产品养殖吉凶难测,但价格上升给了一定的支撑。业内人士分析表示,漏油事件对海产品养殖到底有多少影响,目前尚不能确定,需等10月中旬开始的扇贝捕捞期和11月份开始的海参捕捞期的到来才能有所预估。目前,海产品养殖处在吉与凶的临界点。但近期,海产品价格的反弹,给了市场一定的支撑。在捕捞期来临前,暂对海产品保持观望,密切注意漏油事件进展和水产价格的变化。
国海证券通过行业景气度和估值相结合的投资逻辑,2011年四季度具有投资价值的子行业为种子、饲料、养殖行业。重点推荐敦煌种业、登海种业、益生股份、大北农。
招商证券则认为,市场环境恶化,建议关注防御性较好、估值合理、下半年景气度高的饲料行业与近期具体支持政策即将出台的种业。受养殖户补栏积极性高的推动,饲料需求下半年明显好于上半年,维持推荐,尤其是重组即将完成、三季度业绩有望再超预期的新希望,饲料种业两大主业都进入旺季的大北农,以及水产饲料龙头海大集团。
计算机 布局增长确定性高的公司
据《证券日报》市场研究中心统计,上周A股市场31类行业板块中,计算机板块位列大单资金净流入亚军,周大单资金累计净流入5943.375万元,计算机指数周累计涨幅-3.02%,跑输同期上证指数1.04个百分点,周累计换手率达1.78%。
从个股大单资金看,上周92只交易中的计算机股有46只被大单资金积极介入,占比50%,合计大单净流入达23045.47万元。其中,大单资金净流入超过1000万元的4只个股分别为:软控股份(4232.046万元)、航天信息(3401.133万元)、新大陆(2959.38万元)、证通电子(1938.329万元),合计净流入12530.89万元,与之相对应的周涨幅为:-4.15%、-2.88%、7.76%、-1.33%。
2011年9月15日根据IDC发布的最新数据报告显示,今年第二季度的平板电脑出货量年增长率达到303.8%,季度增长率达到88.9%。2011年第二季度全球平板电脑的总出货量为1360万台,这使得IDC将其原来预期的2011年平板电脑总出货量从5350万台提高到了6250万台。
由此,分析师认为,随着其他平板电脑进入市场,苹果的主导地位将会在今年年末出现颓势。
短期看,软件板块仍处在蓄势阶段,将随大盘而波动。业内人士分析认为,下半年,新兴产业规划将发布,软件行业有望重获市场关注,四季度有望脱颖而出。
安信证券建议,对于2012年增长确定性高的公司可逐步布局。增长确定性可从三个方面把握:首先,在手订单充足的公司。代表公司有软控股份、银江股份、华平股份。
其次,高客户黏性的信息服务类公司。代表公司有天玑科技、银信科技、汉得信息、美亚柏科、立思辰。
再次,行业景气度高的龙头公司。代表公司有海康威视、大华股份、威创股份。
通信 投资增长将带来双重提升
据《证券日报》市场研究中心统计,上周A股市场31类行业板块中,通信板块位列大单资金净流入季军,周大单资金累计净流入4996.19万元,通信指数周累计涨幅-0.02%,跑赢同期上证指数1.96个百分点,周累计换手率达1.57%。
从个股大单资金看,上周70只交易中的通信股有31只被大单资金积极介入,占比44.29%,合计大单净流入达22470.49万元。其中,大单资金净流入超过1000万元的5只个股分别为:中国联通(4639.79万元)、中兴通讯(3515.499万元)、新太科技(3100.849万元)、烽火通信(2745.889万元)、大唐电信(1113.194万元),合计净流入15115.22万元,与之相对应的周涨幅为:2.49%、-1.02%、11.56%、4.12%、1.97%。
十二五期间3G、4G网络总体投资或将达到1万亿。业内人士预测,移动网络承载数据流量激增将激发千亿级美金回传设备需求。中国联通与中国移动后期均可能加快3G、4G网络建设投入,多重利好预示行业投资持续提升。
同时表示,下半年行业投资增长明确,带动设备厂商业绩与估值双升。行业投资增速上半年持平,预计下半年行业投资同比增长将在13.4%。历史来看,行业投资增速与二级市场行情高度相关,下半年投资提速将带动设备厂商业绩和估值的显著提升。
进入后语音时代,终端用户逐渐偏好数据消费。通信行业十一五期间解决了通信普及问题。移动用户渗透率达到65%,进入成熟市场阶段。随着智能终端兴起和移动互联网业务丰富,终端用户消费偏好逐渐转向为宜数据业务为基础增值服务。从中移动业务数据来看,从2009年至今,话务量增速不超过20%,而数据流量增速在100%以上。
所以,国泰君安认为,多重利好预示十二五期间,宽带化将成为通信领域建设主题。下半年行业投资同比增长13.4﹪,投资的增长将带来公司业绩与估值的双重提升。并且看好光通信产业链上游企业光迅科技和光通信核心标的的烽火通信,同时,看好FTTX网络建设最为受益的日海通讯;Wlan网络建设中,三元达受益最为明显,弹性最大;移动网络中LTE建设为显著增量,在其过程中,中兴通讯将最终核心受益。
教育传媒 文化大发展推进行业景气
据《证券日报》市场研究中心统计,上周A股市场31类行业板块中,教育传媒板块位列大单资金净流入第四名,周大单资金累计净流入196.63万元,教育传媒指数周累计涨幅0.52%,跑赢同期上证指数1.46个百分点,周累计换手率达1.49%。
从个股大单资金看,上周33只交易中的教育传媒股有20只被大单资金积极介入,占比60.61%,合计大单净流入达8275.27万元。其中,大单资金净流入超过1000万元的3只个股分别为:佳创视讯(3174.964万元)、光线传媒(1240.744万元)、电广传媒(1186.915万元),合计净流入5602.62万元,与之相对应的周涨幅为:-1.07%、-3.55%、-1.38%。
中信证券认为,鉴于行业处于十二五规划、三网融合和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纵深推进的环境中,维持行业全年前低后高的判断及强于大市评级。继续看好传媒文化未来表现。鉴于投资者采取繁荣子行业龙头+低估值有弹性个股的投资策略,推荐5+5组合。繁荣子行业龙头:华谊兄弟、广电信息、蓝色光标、奥飞动漫;低估值有弹性个股:电广传媒、乐视网、天威视讯、博瑞传播、中文传媒,以及关注中视传媒、广电网络、光线传媒、鹏博士的变化。
中投证券则持相左意见,指出目前大盘于反复筑底过程中,传媒板块估值较高,且缺乏较强的催化剂,整体性机会不大。建议投资者从中长期来看自上而下优选潜力个股:行业方面,最应关注受益消费升级的子行业、积极进行产业链延伸和产业横向整合并可能带来较快营收增长的子行业,主要包括电影、动漫、网游等内容领域和广告营销及一些新媒体子领域。同时,由于体制改革深化和大集团化趋势可能发生整合重组的子行业也是关注的重点;个股方面,选择这些子领域的龙头和质优公司,强烈推荐奥飞动漫、华谊兄弟,并依次推荐蓝色光标、省广股份、天威视讯、博瑞传播、中文传媒,等待光线传媒估值下跌后出现买入机会。(www.ccstock.cc)
三、今日股评家最看好的股票
上海医药:抗生素资产如期实现并表
事件:
上海医药收购控股股东上海医药(集团)有限公司抗生素资产事宜已经于2010年12月30日上海医药2010年第三次临时股东大会审议通过:上海医药决定以现金收购上药集团持有的上海新亚药业有限公司合计96.9%股权(其中上药集团持有其46.49%股权,上海新先锋药业有限公司持有其50.41%股权)和上海新先锋华康医药有限公司100%股权。截止2011年9月20日,上述收购事宜已完成产权交割手续,预计近日将完成工商变更登记手续。
点评:
抗生素资产注入,正式合并报表。上药集团抗生素业务资产的主体企业包括新亚药业、新华康医药和新先锋药业,其主营品种为头孢呋辛、头孢哌酮、头孢替安以及头孢米诺等,并拥有包括亚字牌、三花牌和四星牌等一批具有较高知名度的品牌。其中新华康医药作为上药集团抗生素业务的销售平台,负责新亚药业和新先锋药业生产的医药产品在上海地区的销售,新亚药业是全国首批50家现代化的符合GMP 生产要求的综合型制药基地,是集团抗生素事业部的头孢类中间体及原料药的生产基地。合并报表后,我们预计2011年贡献4-5个亿的销售收入,2012年贡献20个亿左右的销售收入。
注入抗生素资产以二代头孢为主,属于政策支持范围。根据样本医院数据库可以看到,新先锋药业的头孢产品以头孢替安和头孢孟多为主,今年上半年两者合计占样本医院销售总额的47%,而此次限抗政策以扶持一二代头孢、限制三四代头孢为着眼点,因此新先锋的核心品种有望受益于行业整顿的浪潮,尽管新先锋药业暂未注入公司内,但其销售均通过新华康医药来开展,因此新华康医药有望受益。新亚药业是集团抗生素事业部的头孢类中间体及原料药的生产基地,尽管上半年头孢中间体和原料药景气度较低,但由于新亚药业主要针对内部供给,可以相对从容应对。
投资建议:我们之前已经考虑到抗生素资产并表事宜,因此维持盈利预测,按照最新A+H 股本计算,我们预计公司2011-2013年每股收益分别为0.81元(扣非后每股收益0.72元)、0.91元、1.11元,目前股价均存在明显低估,维持公司买入评级。(东方证券)
复星医药:从青蒿琥酯开始走向世界
事件近日,中国科学家屠呦呦获得2011年度拉斯克临床医学奖,理由是发现青蒿素--一种用于治疗疟疾的药物,挽救了全球特别是发展中国家数百万人的生命。此前青蒿素的发现并未在我国科学界得到足够重视,反倒是国外给予了充分的肯定。
研究结论青蒿素影响巨大,也是公司第一个走向世界的产品:为应对援越抗美时期在热带雨林多发疟疾,周恩来总理于1972年亲自部署了523计划研制抗疟新药,一共组织了43个单位,桂林制药也参与了研究工作。1977年,桂林制药在青蒿素基础上成功化学合成了青蒿琥酯,青蒿素系列药品中第一个自主研发的新品种诞生了,复星医药于2004年收购桂林制药。
以青蒿琥酯持续开拓全球市场:到2005年桂林制药青蒿琥酯片通过世界卫生组织预供应商认证资格,与诺华、赛诺菲一起,成为世卫组织的三家直接供应商。2010年11月,青蒿琥酯注射剂又通过世卫组织PQ认证,桂林制药成为国内第一家从原料药、片剂到注射剂均符合国际GMP标准,片剂、注射剂均获得世卫组织供应商资格的药品生产企业。如同青蒿素的发现未得到国内重视,桂林制药原料药、片剂和注射剂均通过PQ认证也没有得到市场重视,而其他一些企业仅原料药通过PQ认证都能成为热点。
出口经验正在继续推广:出口经验并非只是热点,公司正在进一步复制。
公司于2010年底又收购了沈阳红旗70%的股权,后者是中国抗结核药的龙头企业,预计复星将移植桂林制药的经验,积极利用自己在资金、人才、投资并购、产业整合等多方面的经验和优势,推进红旗制药在全球抗结核药物领域的发展,把抗结核药作为打造成进入国际市场的第二张名片。这种模式或许是目前中国医药工业企业参与国际市场较现实的途径。
公司收购和整合有战略布局:桂林制药和沈阳红旗是公司收购的两个代表,其实公司整个工业体系主要是通过收购建立的,并在整合后形成目前净利润率约10%的产业组合。公司新一轮收购正在进行,预计会使公司医药工业的销售体量今后三年扩大到40亿、60亿和100亿。公司工业部分原有净利润率约为10%,而新收购项目的净利润率都远超10%,我们认为未来公司的盈利能力也会逐步提高。
价值依旧被低估:我们预计公司持有国药控股股权的市值约100亿人民币,按照目前国药控股股价和当前汇率,相当于打了8折;我们再预计公司自身工业价值约100亿人民币,按照预计明年公司工业部分净利润6亿计,对应市盈率仅为16.7倍;而公司PE投资中已上市部分按市价、未上市部分用成本价,对应市值应有35亿。按照如此保守的估算,公司市值都有235亿元,而目前公司市值只有186亿元,公司价值远未体现。
盈利预测:预计到第四季度雅立峰和奥鸿实现并表是大概率事件,而明年因并表范围扩大收入和利润将进一步增强。我们维持2011-2013年每股收益为0.78元、0.72元和0.88元的预测,维持买入评级。(东方证券)
三爱富:借杜邦东风,公司快速成长可期
事项
2011年9月22日,三爱富发布公告,公司同杜邦中国签署《意向书》,拟于2012年在江苏常熟共同投资设立合资企业,双方各自持有注册资本的50%。该合资企业将主要生产聚四氟乙烯(PTFE)和聚全氟乙丙烯(FEP),并将在新产能和技术方面做出重大投资,以支持中国快速成长的氟聚合物市场。
主要观点
1) 氟树脂PTFE 和FEP 性能优异,市场前景广阔。PTFE 具有很强的耐腐蚀、耐磨损和耐温性能,同时化学性能稳定,密封性、绝缘性、不粘性和抗老化性良好,广泛应用于包装、电子电器、能源化工、涂料等诸多领域,被誉为塑料之王,全球消费量超过10万吨,占据了氟树脂消费总量的60% 以上。FEP 除了具备良好的热性能、化学稳定性和力学性能外,还具备优异的加工性能,广泛应用于各种管材、化工设备以及电线电缆等,全球消费量超过两万吨。尽管全球PTFE 产能呈现过剩状态,但由于原材料R22国内无新增产能、国外产能大幅关停,且被R125等制冷剂产品分流,导致PTFE 实际产量供不应求。
2) 同杜邦合资有助于大幅提升公司的技术水平和产品附加值。国内氟树脂生产技术落后,多为低端产品,附加值较低,高端产品大都依赖进口。而杜邦在氟聚合物尤其是PTFE 领域处于世界龙头地位,技术遥遥领先,其特氟龙商标享誉全球。公司同杜邦合资有望获得技术上的突破,进而成为国内高端氟塑料领域的开拓者和领头羊。
3) 高端氟树脂材料有望获得国家重点支持,成长空间广阔。氟化工产业升级是国家的重点发展方向,氟聚合物又是其中的重点领域,十二五期间有望获得国家大力支持。未来五年,氟化工行业产值有望由2010年的500-600亿元发展到1500亿元,年复合增速超过20%,其中基础化学品的比例将由50%下降到30%,主流及尖端产品的比例将分别达到60%和20%。
4) 杜邦R410a 专利年底将过期,公司产品有望量价齐升。公司同杜邦具有长期合作关系,其1万吨R32和8000吨R125产能主要供应杜邦生产R410a。由于R410a 技术主要掌握在杜邦等国际巨头手中,价格很高,因此压制了市场需求,且公司作为其原材料供应商议价能力不强。今年年底杜邦的R410a 专利将到期,预计市场需求将大幅增长,并拉动R32和R125的消费。另外,垄断打破后公司R32和R125的议价能力有望提高,盈利能力将得到增强。
5) 新型产品多点开花,长期持续增长可期。公司正在布局多个新型氟化工项目,主要包括HFO1234yf、PCE法R125及PVDF等。HFO1234yf:HFO1234yf 是用于替代R134a的新型汽车制冷剂,欧盟自今年起已经开始禁用R134a,预计该产品市场前景广阔。公司3000吨产能预计年底达产,将主要供给杜邦。R125:同目前主流的单体法相比,PCE法具有较高的技术壁垒,但生产成本大幅下降,是未来的发展趋势,另外由于R410a未来将逐步替代R22,R125的市场需求预计将长期保持较快增长,公司5000吨PCE法R125项目一旦成功,前景非常乐观。PVDF:PVDF具有良好的耐化学腐蚀、耐高温、耐氧化、耐辐射和耐候性能,并且具有热电性、介电性等特殊性能,广泛应用于石油石化、电子电器以及建筑涂料等领域。公司是国内唯一能大规模产业化生产PVDF的公司,截至2010年底,公司拥有4000吨PVDF产能,预计今年底将达一万吨,成为全球化PVDF生产基地。
6) 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淡季已过,R22价格企稳回升,下游厂商备货行情即将启动;国内含氢氯氟烃淘汰拉开序幕,新型制冷剂迎来发展良机。预计公司2011、2012年EPS分别为2.3元和2.8元,对应PE为12X和10X,维持强烈推荐评级。
风险提示
产品价格回落;新项目达产晚于预期。(华创证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