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民银行决定,从2012年2月24日起,下调存款类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此次调整后,大型金融机构为20.5%,中小型金融机构为18.5%。
2011年,商业银行体系实现净利润超过1万亿,同比增36.3% 2011年,商业银行体系实现净利润10412亿元,同比增长36.3%, 16家上市银行业绩增速超越市场预期的概率在增加。 2011年,净息差提高到2.7%,相对去年的2.5%,提高了20个基点,净息差增幅为8%。2011年新增贷款投放规模达到7.47万亿元,新增贷款增速达到15.7%。
2011年,银行体系的不良贷款率和不良贷款余额继续双降,不良率2011年为1%,2010年为1.1%,不良率下降近10%;不良贷款余额2011年为4279亿元,2010年为4336亿元,不良贷款余额下降1.3%。银行体系信用成本明显下降。 2011年银行体系非息收入占比继续提高,从2010年17.5%提高到19.3%,非息收入的增长约为45%。
分析:
我们认为,本次存款准备金率下调符合本中心及市场预期,但调整时点较预期迟了几周。这是2010年以来,央行第十六次动用存款准备金率的工具,不过全面下调是年内第一次,是从去年11月首次下调存款准备金率后,这轮周期的第二次下调整体看,此次央行下调存款准备金率主要原因可能是从去年11月份开始的持续信贷低迷,整体银行的可贷资金偏少倒逼的结果,从另一方面也说明央行希望保证宏观经济稳步发展,不出现过大的下滑,因此从未来货币政策的动向上,未来存款准备金率还有可能持续下调。
从静态来看,本次下调存款准备金率对12年银行业盈利影响偏正面:若释放的存款准备金用于配置同业资产,叠加11月30日存款准备金下调的贡献,利好上市银行净息差1.3~1.6BP,提升利润增速0.6%~1.2%;从动态来看,货币乘数上升,存款增长改善,银行信用创造能力提升,盈利能力增强;同时,流动性向实体经济的传导有利于提升经济活力,缓解银行资产质量压力,利好更明显。
降准促进信贷增长是肯定的,但程度如何不应过度乐观,信贷的进一步放松需要存贷比监管的放松。1、从整体看,降准对于信贷增长的正面作用是肯定的,尤其是对于存贷比不高的大行、城商行、农商行、农信社等。2、存款准备金率不是贷款增长的唯一约束,对于部分银行存贷比是目前更有效的约束,而且这一约束存在长期化的趋势。3、降准释放基础货币,提高货币乘数,商业银行 通过信贷和购买非金融企业债券等途径,可以带来存款的增长,但这一过程较慢,对存款的改善程度可能也有限,提升商业银行放贷能力需要监管当局考虑放松存贷比监管,并长期化、制度化,信贷的进一步放松需要更多存贷比监管放松的政策出台。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