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次常务会议如何影响后市 3月25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进一步促进资本市场健康发展等重点工作,3月26日,沪指跌17点,报收2046点. 4月2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研究部署了三项工作:对小微企业进一步减免税负;加强棚户区建设力度;确定深化铁路投融资体制改革、加快铁路建设的政策措施。4月3日,沪指跌15点,报收2043点。 应该说,上述两次国务院常务会议对于资本市场而言都是“重磅会议”!其一、3月25日的会议是国务院常务会议历史上第一次针对资本市场的会议;其二、4月2日的会议更是资本市场最具敏感的“投资政策”的会议,市场为何就不买账呢? 两次常务会议如何影响后市,本博梳理如下:一、国务院关于资本市场健康发展的专题会议虽属“第一次”,但内容举措较为宏观,且以解决“企业融资”为重点,与投资者期待的“政策利好”尚有差距——诸如“取消印花税”、“养老金入市”等才是投资者期待的政策利好。二、 4月2日会议的“对小微企业减负”虽然对创业板有利,但创业板正值回调途中尚未到位,资金逢涨兑现依然属于主诉求; “棚户区与铁路建设”虽对周期性板块具备支撑,但那些板块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况且板块体量巨大,非大的成交量不能撼动。 三、从三月下旬至清明节股市收官,央行连续正回购,对市场负面影响不可低估;四、清明节假之后,投资者对“IPO再次开闸”、“一季度GDP数据担忧”等观望预期,也是市场犹疑的重要心理因素。 然而,两次常务会议对股市中长期利好毋庸置疑!一是因为资本市场得到高层重视,“只有健康才有融资功能”,后市举措值得关注;二是因为“投资拉动经济”既然开了口子,后续加码组合拳也值得预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