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是节后第一周,仅3个交易日,2涨1跌,而且周四还冲上2391点高点,离2400点关口仅不到10个点,周五受外围大跌影响出现调整走势。 对于上周五的调整,当时我在盘中也分析过,大盘在周三周四连续创出反弹新高,技术上需要调整。而周五大盘在外围不利因素刺激下,获利盘也出现较强的兑现欲望,此时调整并不应觉得惊讶。 其实,对于上周五的调整,外围因素的影响顶多是一个借口,之前外围股市大涨,怎么不见A股就跟随大涨,此时一调,正处牛市的A股凭什么就跟着调整呢?我认为还是市场自身对节奏的把控问题。
大盘冲到2391点后回撤,其实是就面临2400点关口压力先做的蓄势准备。2400点是一个重要关口,而且2400点一上即将遇到一年半前的2444点高点的压力。这里不仅仅是技术上的高点压力,还有套牢盘,更重要的还有是心理上的压力。所以大盘此时先做回撤蓄势,在没进攻前做好充分的换手,将不定筹码清洗出去,为接下来再次进攻做足准备。这种节奏,其实能让大盘走的更久更远。 周末消息面也不是特激进,市场应该还是按自身节奏走,顺着再调整也完全符合行情需要。不过,10月份大家都知道有几个确定性的大事件。沪港通和三季度报炒作,活跃的市场带来更多的资金入场,而十八届四中全会等一系列会议给市场带来不断的政策支持和题材炒作,所以我认为“银十”行情还是很值得期待。 而反弹大趋势更加是肯定的,总之,反弹之路没结束,节奏的回撤蓄势仍属正常,目前我们没道理还去担心它调整,反而是有调整就该去找机会再逢低布局进去。前期我就一直都提示大家坚持中线操作就是基于这样的好背景,没有好的短线技术就别去瞎折腾,免得下错车。在回撤蓄势震荡过后,接下来大盘就将去进攻2400点,主力提前做准备,那我们也应顺着市场做足准备。 就目前市场,我认为有3条主线:1,沪港通即将进入倒计时中,可关注相应的沪港通概念股。2,一系列的重要会议将在10月召开,特别是十八届四中全会的召开,有政策预期的改革概念股是要重点关注的。3,三季报的炒作行情。这3个方向上,不仅仅是中小板题材股是大机会,权重也是机会。当然,至于如何选,那是得看个人的情况和习惯。如果是业绩好,调整到位,主力有深度介入或者符合政策导向的,那肯定是大众型的。马上面临3季度报的公布,这块定会又有炒作,加上如此政策频频,政策释放的红利机会更是不少,大家可要努力去挖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