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三大盘继续震荡走势,早盘低开高走,随后冲高回落,在军工股止跌回升带动下大盘出现止跌动作,题材股开始活跃,指数震荡上扬,尾盘金融板块发力护盘,随即出现直线拉升动作,将20、5日线修复,但可持续性不足,拉升力度有限,对于即将到来的申购动作,市场仍保持谨慎态度,做多热情仍未激活,观望情绪较重。午后开盘直接震荡下挫,金融、地产纷纷砸盘,大盘一路下跌,早上的上攻领地全部失守,市场恐慌情绪加剧,最终大盘报收一缩量上影小阴线,无量下跌,短期大盘随时可能出现反击,随着四中全会即将结束,市场势必会出现相应改革政策方向,接下来的新政策热点炒作是关系到此轮反弹走强的关键,而此轮反弹起点是2300点还是2280点呢?相信接下来很快会做出对决。 盘面上,盘面震荡继续,大盘继续杀跌,盘面再度出现普跌现象,唯独有政策倡导的体育概念走强,信隆实业、探路者涨停,雷曼光电、中体产业一度冲击涨停板;其他相对表现较强的还有保险、航空、船舶等,银行、券商板块一度出来护盘然而冲高回落。题材板块更是加剧分化,多元金融和赛马概念领跌且开盘就被闷杀,唯独次新股、高送转预期概念表现相对强势,可持续性较强。个股多数下跌,仅四百来只个股上涨,相比周二更显弱势,16只个股涨停,2只跌停票。大盘杀跌的力度随着蓝筹股的砸盘,幅度越来越大,题材股的杀跌更是惨烈,一片哀鸿,市场恐慌情绪加重,赚钱效应越来越弱。强势题材继续的恐慌性出逃,说明盘面的弱势,资金也就只能往次新股转移,次新股再度成为避风港。次新股的炒作主要是年初那批次新股的高送转预期所致,而新开板的新股也强势则主要是跟随次新股炒作的氛围。年报高送转是每年年底的大戏,由于次新股高送转潜力更高且股性更为活跃,也就成为高送转炒作的首选。因为大家都知道该题材会炒作,所以潜伏的人多,当潜伏到一定的度时一不小心就提前炒作了。而高送转的炒作才刚开始,后面还有大戏,需要反复且重点关注,但不能盲目追高,更适宜低吸潜伏,最近题材股追高很容易上套,上周五次新股比今日还强。有一点也需要注意,炒作时间太早,战线越长就越消耗战斗力,也就有可能给整个题材的炒作时限打折扣。短线热点题材切换太快,节奏难把握,且强势题材杀跌更是加大了操作的难度,仓位控制很重要,需要严格把握操作节奏,切勿盲目追涨杀跌。 接下来就是第五轮新股申购动作开始了,回顾之前四轮动作,在新股发行批文公布次日,只有第四轮发行期间出现了明显的调整,其余三轮批文发行次日,虽然指数有涨有跌,但总体表现较平淡。不过,在批文下发之后,特别是临近新股密集发行期的阶段,市场往往陷入不同幅度的调整中。比如第一轮调整出现在新股批文发布一周之后,也就是正式申购的前一天(6月17日);第二轮发行时。市场对新股对资金面的冲击已有所认知,在批文发布后的第三天就开始小幅调整,但当时恰逢A股新一轮反弹开始,因此调整幅度较小;第三轮调整出现在批文发布之时,一直持续到新股密集发行的第一天 (9月24日);第四轮调整出现在批文发布当日,且沪指在新股密集发行前两个交易日再现明显调整。值得一提的是,虽然目前第五批新股尚未发行,但同样出现了在新股批文发布(10月15日)后,股指陷入调整的情况。10月16日~21日,沪指累计下跌1.43%。面对申购动作,大家要重新定位,提前做出调整风险的控制。不过这样的调整,也只是资金分流影响的调整,大趋势依然不变,一旦冻结资金释放,后市又将稳定,盘面再度活跃,大盘会重拾攀升,大家要有信心,有耐心等待。 技术上,周三再度震荡下挫杀跌,延续杀跌,上方多头并列均线5、10、20日线组合重心下移,呈现下跌调整趋势,特别是5日线,已经跌破20日线,短期大盘想止跌,首先是要对5日线进行修复,而就目前的趋势看,下方第一个点是看整数关口2300点,第二个是2280点,这两个点位很可能会成为此轮调整终结点,持股的朋友,此时要有耐性了,切记不要盲目的割肉,更不要盲目的追涨,在控制好仓位的同时保持心态,等待市场转换时刻。 操作上,接下来是申购动作,盘面可能不会轻易就止跌回升,震荡的走势还会继续,甚至不排除继续杀跌下探,对此,我们除了控制好仓位,就是选择正确的方向,坚持等待即将到来的反弹。目前连续性的调整,在大趋势不变前提下,很快可能出现止跌回升动作,起码已经到了调整的结点阶段,最快是本周五结束,下周随着冻结资金释放,四中全会改革政策出炉等,势必会给市场带来一个新方向。所以,操作上大家不妨借助此轮的调整,可以开始陆续准备抄底,博弈下周的反弹。操作方向上继续积极关注受政策扶持的板块,如国企改革、军工、新能源汽车、智能概念等等。对符合改革、且主力资金深度介入或个股内部公司利好形成炒作效应(如重组)仍是未来重点挖掘的方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