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股票发行注册制改革两年期授权决定已自3月1日起实施。昨天,全国政协委员、上交所理事长桂敏杰面对记者的追问,回应称战略新兴板准备情况一切顺利,但并未对注册制改革作任何回应。笔者以为,注册制何时开始实施,监管部门应给市场明确的预期。
2月25日,沪深股市上演“黑色星期四”,上证指数大跌6.41%,两市也再现千股跌停的惨况。股市大跌,个中原因虽是多方面的,但一则“自3月1日起创业板将全面停止审核,后续按注册制实施,主板和中小板暂时未定择期再做安排”的传言显然更受关注。事实上,认定其为股市当天暴跌的“罪魁祸首”一点也不为过。而监管部门的澄清则说明,该传言是“不负责任的虚假传言”。
其实,此前市场上就有注册制在创业板开始试点的相关建议出现,再加上开始实施日的临近,因此该传言可谓“有板有眼”。一则“不负责任的虚假传言”居然也能给市场造成如此大的创伤,也确实值得我们深思。
鉴于因传言引发市场大跌,以及当前的市场环境,对于注册制市场上有不同的声音出现。如有人建议注册制仅在新三板开展试点,有人认为当前的市场并不具备实施股票发行注册制条件,也有人认为注册制改革应该延后进行。观点虽然不一,但都表达出对当前市场的一种态度。
客观上,与当年的股改一样,新股发行注册制改革当为中国资本市场重大制度变革之一,其影响力不可低估。监管部门当年宣布启动股改后,结果导致“千点论”不幸一语成谶。如今,注册制正式改革还没有“踪影”,其对于市场的“破坏力”就已经呈现。说到底,主要是市场出于对注册制的巨大恐惧。毕竟,当年的股改就是“前车之鉴”。
但因为股改红利以及流动性过剩等多方面的原因,股改后A股市场产生了一轮特大牛市行情,其创出的6124点的历史性高点,至今也没有被逾越。新股发行注册制改革是否也能产生类似的“红利”目前还不得而知,不过,作为一项重要的制度安排,其对中国资本市场所产生的影响则是不言而喻的。
笔者以为,无论是出于注册制顺利推进的角度考虑,还是从维护市场稳定的角度出发,对于如何推进注册制改革,监管部门都有必要给市场明确预期。尽管监管部门多次表示,注册制改革不会一步到位,会“处理好改革的节奏、力度与市场可承受度的关系”,但这些实际上都属于“模糊语言”,无法让市场与投资者吃下“定心丸”,也无法真正达到稳定军心的效果。那么,今后一旦有风吹草动,就有可能引发市场的剧烈震荡,进而给投资者造成损失。
个人建议,推进新股发行注册制改革可从两方面着力。一是宣布明确的“时间表”。在授权两年的期限内,监管部门应明确什么时候开始实施。如此,不仅可防止股市传闻、谣言产生的负面效应,也能让投资者真正做到心中有数。二是明确注册制改革实施后,第一年每个月发行的新股数量或融资额度不超过改革前的水平,此后才根据市场情形逐步调整。投资者对注册制存在恐惧,主要害怕今后新股会如潮水般涌来,从而让市场有不堪承受之重。如果采取这两大步骤,相信投资者不再会视注册制改革如洪水猛兽,注册制对市场所造成的压力无形中会得到一定程度的稀释。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