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会”结束、美联储加息落地后,市场涨一天跌一天,对行情的演绎投资者仍充满了分歧和疑虑。甚至对于周末消息面的解读也是天壤之别! 3月上半月的大家一直有两大担忧:一是3月美联储加息利空A股,二是两会结束时“维稳”动力消失市场受挫。我们一再强调这两大利空都是纸老虎。上周两大利空逐步落地,美联储如期加息,但对未来政策展望预期比较鸽派,芝加哥利率期货市场隐含6月加息概率从57%降至49%,消息公布后美元跌黄金涨,美股港股均上涨。本轮行情的核心逻辑是经济数据好转、政策环境友好。上周刚公布的数据显示,1-2月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6.3%,继续回升。3月17日北京房市政策再收紧,提高首付比例,且认贷又认购,广州等几个城市也出台偏紧的政策。我们认为,这点无需太担忧,地产政策偏紧对股市未必是利空。股市和房市间的关系有两个传导路径,一是基本面的正相关,二是资金面的负相关。2012年以来,两者基本面的正相关已经小于资金面的负相关,所以房市和股市间跷跷板效应增强,这源于人口结构发生变化后地产对经济的影响力减弱。 自2010年以来,房地产投资已经经历了多年的调整,如果去库存成功,则其有望进入新一轮上升周期,如果三四线城市销售熄火,那么房地产投资在目前低位也没有大幅下滑的空间,我们相信在十九大召开年,在出口、制造业投资复苏以及政府有足够能力主导的基建投资支持下,中国经济没有硬着陆风险。对股市的影响更多我们要考虑资产配置与资金流向。去年9~10月上海等热点城市的调控升级,股票市场迎来了一波升势,同时投资者对今年股市展望乐观,其核心逻辑是热点城市调控升级后,整个楼市销量都会熄火,居民资产配置中将有更多资金进入股票市场而非楼市。我们认为,今天悲观的投资者不应该忘却当时乐观的逻辑。 综上,后市行情仍然是乐观的,不会出现连续大跌走势,本周企稳反弹是大概率事件,从战略方向以及中长期策略来看,仍可以继续保持做多的大方向,当市场处于上升趋势中,每一次急跌和有力度的回调都是抄底的机会,逆向思维仍然适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