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不明朗 市场到冰点
由于对欧元区各国近期达成救助希腊的有效方案持怀疑态度,投资者对欧债危机前景担忧情绪加重,昨夜欧美股市出现下跌。欧洲三大股指跌幅接近1%;道指下跌179点;跌幅1.61%;纳指跌幅高达2.17%;但亚太股市普遍小涨,日经指数上涨85点,涨幅0.99%;韩国指数涨幅2.56%;台湾加权指数上涨0.50%;唯独A股继续熊气弥漫,上证指数收盘2365点,下跌26.72点,跌幅1.12%;深成指下跌82点,跌幅0.79%。上证指数最低探至2358.57点,不仅再创本轮行情的新低,而且也逼近了前期重要低点2319点。
从近期走势观察,大盘在击穿前期低点2437点之后,跌势有加速的迹象。其中有几次单日快速拉升行情,但都呈现昙花一现。尽管从走势上看,见底的几大特征已经出现,像地量频现、新股破发越来越多、破净股大增、估值接近历史低点,技术指标底背离、权重股砸盘、大股东增持、市场人气降到冰点等等,包括股市文化中的诗歌、顺口溜、杂文等的集中涌现,这些都是大底之前的征兆。但是中国股市最大的特点——“政策市”的特征太过显著,只有当政策见底时,才真的是股市见底的时候。
或许见底的这个时间窗只有政策来开启。
但是,往往政策上的模糊表述造成了市场难以准确判断。美股之所以能够创出金融危机前的新高,是因为美国政府的两轮货币宽松政策,给投资者预期非常明确,所以投资者信心满满。近期美股面对二次经济衰退,指数虽然下了一个台阶,但整体走势依然强势,这是因为美联储明确宣布未来两年仍将实行零利率,是因为投资者对美国政府推出第三轮货币宽松政策抱有良好的预期。欧洲股市尽管面临史上最大的债务危机,股指也出现了一定幅度的下跌,在那么恶劣的背景下,指数也只是下了一个台阶,并没有持续创出新低。这是因为德、英、法强国的救援立场鲜明,德国总理默克尔称:“将不惜一切救助希腊”,五大央行联手注资欧洲央行,使投资者相信欧元区不会崩溃。反观中国,货币政策始终充满着模糊性。2008年金融海啸之后,全球金融市场暴跌,中国的货币政
策定调为“适度宽松”,但随后政府推出了四万亿投资,加上地方政府十几万亿投资,M2高达28.5%,导致货币泛滥,实际上这是“极度宽松”的货币政策。许多投资者因不知情而错失了2009年1564—3478点的大行情。而2010年10月,中国名义上将货币政策调整为“稳健”,但是12次“提准”,5次加息,造成资金的全面紧张,M2降到13.5%,创7年的新低。这早已不是“稳健”,而是“极度从紧”,从而使投资者被“稳健”政策丧失了警惕,导致深度套牢。
如今,政策再度进入了一个非常关键的时期。持续的紧缩政策已经导致经济出现明显下滑,资金面极度紧张,民间借贷利息飞涨,中小企业倒闭潮再度来临,二次危机正在逼近。而中国的货币政策依然在玩“模糊哲学”的游戏,各个政府部门各唱各调,让人们莫衷一是,猜想不透,对未来没有明确预期,让中国人天天在猜下月的CPI是多少?在争论是否会加息和提准?股市最怕的是不确定性,加上近期管理层放任大盘新股的轮番IPO、再融资的不断增多形成严重的抽血,于是,A股便不断地创出新低。
昨天有一条微博称,一个从93年开始入市18年的老股民全部清仓,黯然离开股市。在大盘跌跌不休,新低不断之时,还有中国水电、中交股份、陕煤股份大盘股发行的抽血,广大股民信心已经到达了冰点。中国经济充当了全球的领头羊,但是股市的涨幅却是全球倒数几位。但是,世上没有只跌不涨的股市,在极度悲观之时,要记住:行情是在绝望中产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