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导读】
○季末资金价格反弹流动性无忧
○美退出QE对我影响偏心理层面
○电梯业景气升龙头公司订单足
○硅宝科技环保用胶销售将翻番
【权威声音】
客观冷静看待优先股试点
------
编者按:证监会13日称,正积极推进优先股试点的各项制度准备,并获得相关部委积极配合。优先股试点进程将直接影响银行股乃至大盘的走势,备受市场关注。上证报资讯就此连日对监管层、相关机构等进行了采访。
◆优先股推出无法律障碍
根据我国《公司法》和《证券法》有关规定,A股市场发行优先股并无法律障碍。目前国务院已原则同意发行优先股,拓展资本市场股权融资方式,但具体操作方案及配套制度规则有待进一步建立。
相对于普通股而言,优先股具有股息分派优先、清偿剩余资产优先、固定股息收益率等特点,但一般无表决权。
◆先修改IPO办法再推试点
由于优先股制度设计比普通股复杂很多,可能涉及到修改现行IPO办法,因此,优先股试点推出需要一段时间。具体实施步骤包括:证监会须修改现行规则,明确发行优先股的具体办法,包括发行条件、发行程序及方式,信息披露、监管要求等,并发布实施有关配套细则。
◆优先股试点并非全部是利好
优先股作为一种股权融资制度安排,并非全面利多二级市场价格。一方面,优先股属股权融资范畴,再融资发行优先股也会摊薄公司财务指标,影响净值报偿水平;另一方面,优先股是具有债权性质的股权,享有固定且较高的股息回报,客观上可能造成普通股持有者的股息分红被削减。
同时,优先股必须偿付较高的股息,对上市公司的持续经营能力构成压力。也就是说,具备发行优先股条件的公司,其实并不多。
◆浦发银行参与监管层优先股研究
从目前的准备情况看,银行股首先试点优先股可能性较大。浦发银行董秘表示,公司一直在研究新的资本补充工具,并参与和配合监管层对优先股的研究。相关办法出台后,浦发将积极试点优先股。
◆利好效应已提前有所消化
接受上证报资讯专访的平安、国信证券首席策略分析师均认为,优先股可减轻市场融资压力,但其利好效应市场已提前消化,而真正推出尚需时日。大盘经过一轮又一轮的概念炒作后,最终将回归市场的内在价值。 【主编观点】
季末资金价格反弹流动性无忧
------
进入9月份,央行连续两周在公开市场净回笼流动性,但这并非表明央行着手收紧流动性。由于节日因素,国庆节前资金需求仍会出现正常的季节性升温,但不会重现上半年的极端情况。
最近两周内,央行连续通过公开市场回笼资金,合计仅为400亿元,规模并不大。央行此举目的仍为调节短期流动性。考虑到两节叠加和季末考核,不少银行已经提前行动,通过在8月底销售跨节理财产品的方式筹措流动性。同时,外汇占款的增加也为市场补充了大量的流动性。据外汇市场交易员透露,近期央行在外汇市场通过大行买进不少美元,以保持汇率稳定。
从整体上看,当前市场资金的宽松度明显好于6月末:大行继续在银行间回购市场主动投放流动性, 7天资金价格一直保持在3.5%附近,而在6月中旬7天回购早已经超过了6%。整个银行体系对流动性的需求迫切性明显下降;本周国库现金管理招标利率也较上周低了50个基点。
值得注意的是,跨节资金价格开始反弹。随着季末临近,资金价格还会进一步上扬。但和二季度末相比,由于银行手中有粮,加之央行调控手段充足,除非出现突发性的意外冲击,流动性不会重现极端的紧张状况。(贝今) 【热点调查】
美启动退出QE对我影响偏心理层面
------
编者按:美联储9月份启动退出QE为大概率事件。华尔街普遍预期,17至18日召开的议息会议上,美联储可能启动QE退出。此举影响如何?上证报资讯作了一番调查,供读者参考。
◆欧美市场已有准备
目前华尔街过半数策略分析师认为,短期而言,如果此次美联储QE缩减规模没超市场预期的话,前期欧美股市、大宗商品和新兴市场因此受到的负面冲击,将逐步减弱。
◆驻港热钱暂无流出迹象
香港金管局日前发布风险提示,防范目前驻港千亿美元热钱突然流出带来的冲击。但迄今为止,香港不同期限利率仍维持较低水平,港汇也持续走强,显示资金仍处于净流入的态势。目前香港银行平均资本充足比率为16.6%,远高于8%的监管要求。
◆对我国影响较小
与其他新兴经济体相比,中国受到的负面影响相对较小。原因有二:一是最近五年来中国的净外资流入不到GDP的0.7%,而印度和印尼的这一比例高达3%至5%;二是合法渠道流入的外资A股市值占比仅为2%左右,占债市份额更少,而印尼、印度的外资股市市值占比分别高达30%和40%。
◆政府进一步强化金融稳定
据悉,政府高层目前仍在密切关注美国退出QE对世界经济、金融的影响,责成金融监管部门静观其变,小心应对。外资大行预计,中国政府很可能加大对于金融和经济稳定的重视度,确保流动性充足,应对外汇流动潜在的大幅波动。不排除因此推迟放宽人民币汇率的波动区间,确保币值基本稳定,同时放慢资本管制开放的步伐。
◆海外机构看好中国经济
受访的花旗、美林等外资行分析人士表示,无论美联储最终如何决策,香港市场资金净流入的趋势短期不会改变。他们的监测显示,目前香港投行、券商普遍反映监测到有资金流入香港,增加A股、H 股配置,原因是持续超预期的中国经济数据,以及李克强总理关于未来中国经济政策的表态,提振了海外资金信心。 【上证视点】
电梯业景气明显回升 龙头公司订单饱满
------
国家统计局近日公布的数据显示,今年1至8月全国房地产开发投资同比增长19.3%。最近部分热点城市“地王”重现,房价涨幅明显。在房地产市场逐步复苏的同时,国内基础设施建设也有加速增长的迹象,据上证报资讯了解,与之密切相关的电梯行业景气度明显提升,目前龙头公司订单饱满,处于满产状态,与此同时,部分公司还利用技术优势积极进军新兴产业。
◆长江润发(002435)目前电梯导轨业务占主营收入的99.81%,上半年业绩增长近40%,8月份的销量创了历史新高,同时由于原材料价格下降,产品毛利率也得到提升。公司电梯导轨年产能20万吨,目前满负荷生产,首批4万吨扩产计划可望在明年3、4月完成。此外,公司积极进军受政策扶植的纳米印刷业务,逐步增资纳米印刷技术公司中科纳新,并最终实现控股。该项目采用纳米材料取代油墨,零污染且成本低,市场前景广阔。
◆汇川技术(300124)电梯一体化控制产品保持40%以上增长,第三代电梯一体化初步方案也在设计中,预计明年二季度可提供样机试机。同时,公司电梯物联网已完成首批中试,行业竞争力得到进一步提升,目前公司订单饱满,业务向上的趋势已形成。此外,公司布局的大传动、新能源汽车控制器、铁路机车牵引变流器等新产品将陆续进入收获期,未来还将会为工业机器人行业提供包括伺服、变频器、PLC在内的自动化控制产品和解决方案。
◆江南嘉捷(601313)中垂直升降电梯、自动扶梯及安装维保收入均实现超预期增长,目前电梯生产处于满产状态,而毛利率最高的安装、维保业务收入上半年大幅增长近80%,公司已在全国主要城市设立29处分公司,为产品售后提供了有力保障。此外,公司研制成功民用级3D打印机,不久前向苏州图书馆捐赠了两台,目前已接到部分个人和单位的购买意向,公司还在实施“约束型紫外光固化快速成型机床”项目,成功后可实现小型精细零件的三维打印。 【信息雷达】
硅宝科技推环保用胶新品 销售将翻番
------
硅宝科技(300019)近日正式推出新型环保产品防腐蚀弹性材料,可应用于化学污水处理池、特种设备内衬防腐等,近期有望实现订单销售。目前公司的环保用胶主要用于电力防腐领域,年销售收入3000万至4000万元,新产品拓展了应用领域,预计公司环保用胶年销售收入可翻番,成为继建筑用胶之后第二大拳头产品。
德棉股份大股东以股偿债 位置或不保
------
德棉股份(002072)大股东浙江第五季近日为偿还债务,将持有的1500万股股份(占上市公司总股本8.52%)协议转让给深圳明鑫投资,浙江第五季共欠款深圳明鑫2.67亿元,转让股权后剩余债务仍有近1.6亿元。此次转让后,浙江第五季尚持有德棉股份17.05%股权,深圳明鑫持有8.52%,跃居第二大股东,深圳明鑫曾明确表示“未来12个月内不排除继续增加其在上市公司拥有权益股份的可能性”。据悉,深圳明鑫总经理张淑民也是博源矿业集团第一大股东和实际控制人,目前博源矿业年处理铜金精粉8万吨,年销售收入10亿元,利税5000万元。
【产业观察】
化解产能过剩实施办法将出台
------
据了解,由发改委牵头制订的化解钢铁、水泥、电解铝、平板玻璃、船舶等行业过剩产能的具体实施办法,已上报国务院,近期出台的可能性较大。
该实施办法推出后,对违规项目,不允许再进行核准、备案以及提供土地、环评和信贷支持。违规项目的认定标准主要包括技术条件落后和手续不全等。以水泥行业为例,国务院2009年曾发文,要求当年9月30日前尚未开工水泥项目一律暂停建设。此后未获得政府正式批准上马的新增水泥生产线即可视为违规。
【休刊启事】
根据沪深交易所休市安排,《上证投资决策参考》18日休刊,22日起正常发送。祝投资者中秋快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