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机论坛

 找回密码
 欢迎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天机股票网 争做最牛的股票资讯集散地 注册 - 常见问题 - 联系方式

你有好料 就来分享 你可以将手中的好料分享赚取金币。 如何获得金币 - 金币回购计划

天天来访问 天天有收获 高端信息区区几个金币就可查看 立即注册 - QQ快速登陆

查看: 691|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操盘日记] 水利部牵头摸底 海水淡化扶持政策呼之欲出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1-8-17 08:47:44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海水淡化有望被纳入水资源配置,正式明确其作为水资源战略储备的地位。近期水利部牵头组织课题组赴六大沿海省市调研海水淡化发展情况。业内人士透露,相关调研报告将为海水淡化纳入国家规划以及地方水资源配置提供决策支撑。

  此外,由发改委牵头,11个部委参与制定的《加快海水淡化产业发展的意见》已经完成几轮征求意见,并上报有关部门,年内有望以国务院的名义出台。发改委还将配套出台《“十二五”海水淡化产业发展规划》。分析人士指出,在此背景下,海水淡化产业将迎来发展黄金期。



  水利部调研海水淡化

  据业内人士透露,水利部正在考虑是否将海水淡化纳入水利部整体规划,以及地方水资源配置等相关规划中。为此,水利部今年的一项重大课题就是《我国海水利用现状、问题及发展对策》。

  从7月25日开始,水利部组织相关课题组赴天津、大连、青岛、浙江、厦门以及唐山等六大沿海省市展开为期一月的调研。此次调研是我国有史以来关于海水利用现状、存在问题的一次最大规模的调研。除国内调研外,调研组还将特聘海水淡化专家对以色列、美国、日本、西班牙等海水淡化发展比较发达的国家进行调研。

  据承接该课题的青岛阿迪埃脱盐中心相关负责人表示,该课题将于今年12月底完成,届时课题成果将成为政策决策参考的重要依据。

  “这次调研主要是摸清我国目前海水淡化市场的现状,掌握各地对海水淡化的政策和规划,并形成一份科学的报告,报告将对未来是否将淡化海水纳入国家规划以及地方水资源配置中起到促进作用,”该负责人说。

  此前,水利部水资源司副司长于琪洋在“2011青岛国际海水淡化与水再利用大会”上曾强调,“十二五”期间,水利部将把海水淡化列入水资源统一配置,积极制定相关规划。

  事实上,由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未能将海水淡化列入水资源配置,海水利用也缺乏系统的法律规范,因此海水淡化的相关政策很难推进。分析人士指出,若国家能给予海水利用工程与国家公益性水利工程同等的地位,将海水淡化纳入国家水资源配置体系和区域水资源规划,必将极大地促进海水淡化产业的发展。

  

  扶持政策有望密集出台

  “今年国家对海水淡化的重视程度超过任何一年。”在谈及产业发展时,中国水利企业协会脱盐分会秘书长郭有智对记者说。

  今年年初的中央一号文件和7月份召开的中央水利工作会议均提出,“积极开展海水淡化和综合利用”。而且,国家各大部委也非常重视海水淡化。

  据上海证券报记者了解,科技部、发改委等部委都在制定相关支持政策,预计年内将陆续出台。

  目前科技部正在制定《“十二五”海水淡化科技发展专项规划》,近日就专项规划中的申报项目进行了论证。据了解,这些项目涉及热法、膜法等海水淡化技术、海水的综合利用、基地建设、膜材料等多个方面。

  发改委这两年也非常重视海水淡化产业发展。据权威人士对上海证券报记者透露,由发改委牵头,11个部委参与制定的《加快海水淡化产业发展的意见》已经完成了几轮征求意见,并上报有关部门,年内有望以国务院的名义出台。发改委还将配套出台《海水淡化产业“十二五”专项规划》。

  在谈及产业发展时,接受记者采访的多位专家均表示,目前我国海水淡化规模还很小,尚未达到经济规模。据中国脱盐协会统计,目前我国海水淡化能力约为60万吨/天。

  不过,随着水资源紧缺问题突显以及国家的重视,海水淡化发展前景广阔。郭有智预测,未来五年,中国海水淡化的产能将翻番。“十二五”时期,我国海水淡化产能将达到200万至300万吨/天,投资规模将达200亿元。

  

  提高关键设备国产化率

  业内人士认为,除了成本高、难以入市政管网外,缺乏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关键技术和设备也是制约我国海外淡化产业发展的一大难题。

  中国工程院院士、知名海水淡化专家高从堦在接受采访时说,目前我国已经建成的海水淡化工程中近80%的装机规模都是引进国外技术建造而成,关键设备如反渗透膜、能量回收装置等主要依赖进口。

  而据中国脱盐协会介绍,我国海水淡化主要采用热法和膜法两种方式,其中,“热法的材料有50%来自进口,而膜法(主要是反渗透膜)则有90%是进口的,国内能够完全满足的仅是玻璃钢压力容器方面。”

  不过,这种情况在“十二五”期间有望改变。据业内人士透露,国家近期将出台的扶持政策中,将提出“鼓励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海水淡化和综合利用关键材料(膜、特种合金)和装备技术的研究开发”、“推进国产海水淡化材料的生产和制造”、“加快海水利用装备产品自主制造的步伐”,目的皆在于提高海水淡化关键设备的国产化率。

  而在关键设备和材料中,反渗透膜的国产化率将会大大提高。据中国膜工业协会预测,世界海水淡化工程合同金额10年内将达800亿美元,国际上反渗透法(RO)海水淡化的比率已远超过热法。而在国内,目前反渗透法占据海水淡化市场份额的67%,处于绝对领先地位。

  中国膜工业协会日前发布的《分离膜行业“十二五”发展规划》中提出,未来五年,要新增RO海水淡化能力100万-150万立方米/日,使我国成为国际上膜法海水淡化大国。重点支持膜材料和辅料的国产化;海水淡化用高压RO膜实现产业化,国内市场占有率上升至25%-30%。

  郭有智则更为乐观,他预计到“十二五”末期,我国海水淡化膜法材料能达到50%的国产。

  

  上市公司积极布局

  尽管目前我国海水淡化产业规模尚小,但在A股市场,已有不少公司在该领域进行积极布局。

  据华泰联合证券分析,在反渗透法的投资构成中,设备投资占45%,主要包括高压泵、耐腐蚀钢管和仪表等。由于海水中含有大量腐蚀性物质,因此对处理海水用的钢管应具备较强的耐腐蚀性。久立特材和海亮股份具备生产这种钢管的能力。南方泵业则可以生产海水淡化高压泵。据了解,公司研发的日产500吨的海水淡化用泵已经在舟山应用,目前正在研发万吨级的海水淡化用泵。

  在反渗透法中,膜组件的投资占比为15%,是海水处理最核心的设备。南方汇通控股42%的子公司北京时代沃顿科技有限公司已具备反渗透膜生产技术。研究报告显示,该公司拥有300万平方米渗透膜产能,占国内10%的市场份额,其产品可应用于海水淡化等水处理领域。碧水源也于日前发布公告称,将与世界领先的膜产品供应商日本三菱东丽设立合资公司,进军海水淡化领域。

  此外,双良节能2010年与国华电力联合设计研发的“日产2.5万吨大型低温多效海水淡化中试装置”试验成功,目前已具备日产淡水2.5万吨和1.25万吨海水淡化装置的工程设计、设备制造、工程安装、技术服务等综合能力。




海水淡化产业迎来重要发展期
  

  对于“水贵如油”的说法,浙江舟山六横岛的居民恐怕感受最深刻。作为浙江省最缺水地区之一,往年遇到干旱时,六横岛就得派船去宁波取水了,每吨成本在20元以上,等于用纯净水的价格买自来水。但现在因为当地一台日产1万吨的海水淡化设备投入全负荷运转,居民不用再为水发愁了,用水成本也大大降低了。目前,舟山已经在六横、岱山、嵊泗等地建立了20个海水淡化工程装置,其中嵊泗县的海水淡化供水量已占当地供水总量的80%以上,成为该县的“第一水源”。

  北京虽然离渤海尚有一百多公里的距离,但水资源的严重短缺让这个人口近2000万的特大城市也开始把目光投向海水淡化。7月22日上午,北京市政协常委会通过《关于加强首都水资源保护与开发利用的建议案》和调研报告,其中提出,把淡化海水作为首都水资源战略储备,全方位地保护开发首都水资源。

  “向海洋要淡水”,正成为不少地区不约而同的选择。海水淡化,能否成为我国破解水资源不足问题的一把“金钥匙”?目前海水淡化产业发展面临哪些制约因素?未来国家可能出台哪些扶持政策?带着这些问题,本报记者对中国水利企业协会脱盐分会秘书长郭有智进行了专访。

  

  成本仍是主要制约因素

  上海证券报:目前国内海水淡化市场形势如何?制约海水淡化产业发展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郭有智:国内现在对海水淡化市场形势普遍看好。这一方面是因国家高度重视,今年的中央一号文件和7月份召开的中央水利工作会议都特别提到发展海水淡化。另一方面,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特别是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加速了东部沿海城市的水资源紧缺程度,一些沿海发达地区以及离海较近的超大城市,人口众多,对水资源的需求量又特别大。在这种情况下,海水淡化产业的发展对于这些地区可持续发展进程中的水资源补充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谈到制约因素,成本因素是主要问题之一。海水淡化从征地工程、取水、能源、建设到材料全部都是100%的核算,没有其他水利项目的“福利”,成本较高。调水在今后一段时间依然是我们国家解决水资源问题的主要手段,这是一个技术成熟度和消费惯性的问题。一般而言,只有在无水可调或者经济、社会成本太大(如库区迁移和开渠动迁成本越来越大)等情况下,才会转而考虑发展海水淡化。其次,目前国内海水淡化设备或材料基本上依赖进口,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创新技术较少。另外,海水淡化产业要得到长足发展,还需要国家出台一系列相关的法律、法规、标准和规范,给予有力推动。

  上海证券报:在南水北调延后进京的背景下,北京已经把淡化海水提升为水资源战略储备。您如何看待南水北调与海水淡化的关系?

  郭有智:北京属于严重缺水型城市,目前人均占有用水量不足三百立方米,不及国际公认的缺水下限的三分之一,仅为中国平均水平的八分之一。随着北京人口的急剧增加和现代化进程的加快,北京的水资源紧缺现象可能进一步加剧。南水北调引水进京规划被延后五年,这使原本水库蓄水不足、地下水位下降的首都水资源承载能力面临前所未有的压力。

  在谈到海水淡化时,很多人都会提到南水北调。实际上,南水北调是个很大的话题,涉及国家战略、水源安全和首都的稳定以及华北的生态恢复等诸多方面,不要把海水淡化和南水北调对立起来讨论,而应该看作是互补和合作的关系。随着经济发展,调过来的水以后也可能不够用。北京把海水淡化作为战略储备是很有眼光的,因为海水取之不尽、用之不竭,海水淡化可以一劳永逸地解决水资源问题。

  

  产业将迎来发展良机

  上海证券报:发展成本高、难以入管网等问题成为制约海水淡化产业发展的瓶颈,该如何突破?“十二五”期间会有哪些扶持措施出台?

  郭有智:随着科技的进步,目前海水淡化成本已经大大降低,成本在某些地方已具优势。另一方面则涉及是否盈利以及盈利模式的问题。我国目前的海水淡化一般都是小型的和点对点的项目,如果要大规模发展海水淡化,并让相关企业盈利的话,海水淡化必须进入城镇的管网给城市供水,投资建设海水淡化工厂后,如果水务部门不接受淡化水,海水淡化就会走入死路。目前的情况是水务部门对海水淡化积极性不高。因此,应该由政府主导出台一系列有利于海水淡化发展的政策和法规。我觉得以色列的模式值得借鉴——在海水淡化项目建设前就与政府签订协议,所生产的水全部由政府来收购。淡化水的管道直接接到国家水网,水网处设有阀门和检测表,只要达到标准,淡化水就能源源不断地流进来,而且价格便宜,效益明显。

  目前国家有关部门非常重视海水淡化产业的发展,国家发改委、海洋局、科技部等多个部委都在酝酿出台相关扶持政策和措施,水利部门也就海水淡化作为水资源配置开展专门的研究。“十二五”期间,对海水淡化产业发展的支持力度肯定会加大。相关政策措施的出台和实施,必将对我国海水淡化产业的发展产生重要影响。可以说,中国的海水淡化产业即将迎来最重要的发展时期。





海外巨头兵临城下 膜行业决战一触即发
  

  面对“十二五”期间中国海水淡化产业的巨大商机,跨国巨头与国内厂商纷纷摩拳擦掌,试图抢占先机,而技术能力可能成为决定行业最终格局的关键要素。

  过去,膜法海水淡化三大核心技术——反渗透膜、高压泵、能量回收装置长期被美、日、德等发达国家所垄断,产品基本依赖进口。如今,我国已成为继美国、日本之后,全球又一个具反渗透膜生产能力的国家。但和发达国家相比,国内的投资规模还相差甚远,多数大、中型海水淡化工程仍基本采用进口膜。显然,中国企业要想在这场“决战”中胜出,还需要在国产化的道路上步伐更快、走得更远……

  跨国公司强势布局

  海水淡化在国际上早已是一个成熟的产业,但脱盐用的核心元件——反渗透膜等核心技术却长期被美国的陶氏、海德能、科氏以及日本的东丽等企业把持。其中,陶氏、东丽等的反渗透膜制造水平在行业内领先,而这两家公司如今都把中国视为下一个主要目标市场。

  以陶氏为例,其在反渗透膜和离子交换树脂领域排名全球第一。陶氏化学特用材料业务部副总裁彼特·戴维斯透露,陶氏生产的元件已涵盖从海水淡化到家用水净化的多种应用领域,每天可生产2200万立方米的清洁水,可以满足4.4亿人的用量。

  “今年上半年,陶氏在华业务继续快速发展,区域总销售额达到了21.5亿美元,比去年同期增长了18%,而水处理正是其中增长最快的行业之一。”陶氏化学亚太区集团公共事务总监马立新对本报记者说。

  此前,陶氏水处理及过程解决方案事业部已经宣布,将增资2500万美元用于其在浙江湖州的生产基地,通过扩充产能满足市场需求。新设备预计在2012年下半年投产。

  日本东丽株式会社同样是在膜法水处理行业居于世界领先地位的企业,其在早年就与中国蓝星(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共同投资组建了从事膜系列产品生产的合资公司——蓝星东丽膜科技(北京)有限公司(下称“蓝星东丽”)。今年以来,蓝星东丽先后签下多份反渗透膜供应大单,借此成功“卡位”国内海水淡化市场。

  今年1月,蓝星东丽与杭州水处理技术研究开发中心有限公司签订供货协议,为曹妃甸反渗透膜法海水淡化项目提供反渗透膜。此后,蓝星东丽又宣布将为日产10万吨的青岛Befesa海水淡化项目提供反渗透膜元件。

  国产化时不我待

  在跨国公司积极布局的同时,国内企业也在努力寻求“突围”。

  在谈到海水淡化技术国产化的问题时,杭州水处理中心总工程师谭永文告诉记者,舟山六横岛的万吨级海水淡化工程用的是国产反渗透膜。此外,包括高压泵也已实现国产化,但能量回收系统还必须依赖进口。

  所谓能量回收系统就是把浓海水排出来时的高压能量回收回来。如果不用任何能量回收系统的话,那么海水淡化的耗电量高达每吨水8度电,以我国0.6-0.7元/度电计算,每吨水光电费就要5元多。但用了能量回收系统后,每吨水耗电只需要3.6度。

  记者了解到,一个小小的能量回收装置价格竟高达四五十万元,而一台5000吨级项目就需要用到7个这种装置。

  更重要的是投入水平上的差距。据谭永文介绍,国内外的海水淡化产业化水平不可同日而语。国外是高投入,动不动就投入七八亿美元;但国内可能只有七八千万元。

  “目前,我国膜生产企业约有300多家,多数为中小型企业。膜工程公司有近千家,但规模较大的多为外资或有境外背景的公司。”中国分离膜行业协会有关负责人对本报记者说。

  他指出,资金少、自主研发能力差、产品品种少、质量不稳定,是我国中、小型膜企业普遍存在的问题,影响了膜技术的应用效果和企业自身的生存发展。

  “近年来,国外像GE、西门子甚至IBM等大公司都急于进军水处理行业,在膜行业中进行了大规模并购重组。面对外国大型膜企业和水务公司纷纷进入中国这一态势,希望国家对国内的重点企业予以资金支持和政策倾斜,促进膜企业之间、膜企业与水处理工程公司之间,以及膜企业同其他产业的大型集团间的兼并重组,以便能在水市场做大做强,创建中国和国际知名品牌,参与国内和国际竞争。”该负责人说。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有用有用 没用没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欢迎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