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机论坛

 找回密码
 欢迎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天机股票网 争做最牛的股票资讯集散地 注册 - 常见问题 - 联系方式

你有好料 就来分享 你可以将手中的好料分享赚取金币。 如何获得金币 - 金币回购计划

天天来访问 天天有收获 高端信息区区几个金币就可查看 立即注册 - QQ快速登陆

查看: 409|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A股涌动回购增持潮 三定律勾勒运行路径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2-10-8 08:49:17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继宝钢股份(600019)打响蓝筹股回购第一枪后,中国南车(601766)大股东8月29日以增持方式力挺自家股票47.1万股。业内人士分析,宝钢回购有望打破市场对蓝筹股的价值忽视,有助于改变蓝筹股持续低迷的格局。

8月以来,上市公司及其大股东回购增持悄然升温。除了宝钢股份、中国南车之外,江淮汽车(600418)、广汽集团(601238)、首开股份(600376)、中国中冶(601618)等多家公司或其大股东相继发布回购增持公告。

江淮汽车9月14日发布拟以不超过3亿元的自有资金回购公司股份,预计回购股份约5769.23万股,占公司总股本约4.48%,这家自主品牌车企今年来业绩、股价均表现不佳,选择在二级市场采取防御措施。广汽集团也在同日宣布,大股东广汽工业集团将在A+H股增持公司股票。

有着国企背景的首开股份,其控股股东首开集团于8月29日通过上交所证券交易系统增持348.57万股。首开集团表示,此举是基于对中国资本市场长远发展的乐观判断及看好公司未来持续稳定发展的信心。

中国中冶9月22日公告,管理层启动了公司有史以来最为“庞大”的一次增持行动,包括公司董事长在内的258人在近期合计增持了公司逾1100万股股份。

业内人士认为,在市场低迷的行情下,大股东回购能提振股价,而低价蓝筹股将会出现一波由回购带来的行情。也有业内人士将大股东回购当作低价蓝筹股的重大利好。

据统计,A股历史上发生过30多次回购情况,其中2006年发生24次,从2008年之后A股上市公司增持不断,但回购罕见,只有健康元(600380)、宁波华翔(002048)两家公司在2008年实施过回购方案。

实际上,今年以来B股回购潮更为明显。9月21日,晨鸣纸业(000488)停牌拟筹划回购B股。南玻B(200012)股在7月20日公告将利用公司自有资金回购2亿股B股。7月12日,鲁泰B(200726)股公告称,12个月内回购不超过1亿股B股股份。

当股价过低时回购股票,在发达资本市场并不罕见。回购股票既显示上市公司对未来发展的信心,也引导了市场价值投资方向。近期市场对破净公司回购股票可能性的关注度明显提升。

统计显示,截至9月23日,沪深两市共有82家上市公司“破净”,破净公司主要集中在钢铁、建筑、高速公路、银行、汽车等行业,其中银行股平均市盈率为5倍左右。未来宣布回购股份的公司很可能就在“破净”大军中,但相对于回购意向,上市公司是否具备回购的能力更为关键。

目前破净的银行股有华夏银行(600015)、浦发银行(600000)、平安银行(000001)、中信银行(601998)、北京银行(601169)、交通银行(601328)、南京银行(601009)、中国银行(601988)和兴业银行(601166)9只。而整车上市企业市净率更低,不足2倍,A股市场股价接近破净的就有上汽集团(600104)、一汽轿车(000800)、中国重汽(000951)等,东风汽车(600006)、海马汽车(000572)已经破净。

“三大定律”勾勒A股运行路径

人们常说,股市反映的是整个市场的心理预期,而谈及心理学,人们又往往无法回避三个影响比较大的定律:墨菲定律、贝勃定律和杜利奥定律。所谓墨菲定律,通俗地说就是指,如果事情可能变坏,不管可能性有多小,都会发生;贝勃定律表明的则是一个社会心理学效应,当人经历强烈的刺激后,之后施予的刺激对其来说就变得微不足道。即第一次刺激能缓解第二次小刺激;杜利奥定律被视为与墨菲定律相反的一个定律,即乐观是成功的基石。

若仔细考究股市的运行轨迹会发现,指数的起起伏伏,其实就包涵在这三大定律之中。在过去的“疯牛”中,被反复提及的墨菲定律已成为现实;如今的股市则在经受贝勃定律的反复折磨;当然市场不可能永远沉沦下去,杜利奥定律最终还会发生作用。但分析人士认为,乐观预期形成之前还有一些关键的事情需要去做。

“贝勃定律”笼罩市场

在2009-2010年中小板指数一骑绝尘的时候,市场上就开始担心中小盘股的业绩无法支撑股价的上涨,指数迟早会要下跌,于是股市里有了“墨菲定律”一说。如今来看,这种预言变成了现实,无论是业绩走势,还是股价走势都表明,人们当初的担心不无道理。而在墨菲定律激情上演之后,另一个定律——贝勃定律也逐步登上了舞台。

首先,从市场自身运行的轨迹来看,每次反弹的力度越来越小。今年的第一波反弹,上证指数反弹幅度为16.23%;第二波反弹,上证指数上涨9.4%;第三波像样的反弹直到9月初才发生,涨幅不足5%。若综观这几年的市场反弹来看,2009年的反弹最为强劲,2010年也有一波颇为可观的反弹行情,2011年的反弹则明显较弱,2012年年初虽有反弹,但做多动能也比不上2011年初。从成交量能来看,这几年市场的成交量也明显处于萎缩态势,可以说每次反弹都比前一次要弱。

其次,从股市上涨背后的驱动因素来看,2009年的反弹是因国内四万亿刺激和全球货币宽松的背景而起,这是全球金融危机爆发之后的第一次全球性经济刺激措施,故而引发了股市的全面反弹。这个时间段,无论是A股还是美股涨幅都很大;2010年下半年A股的反弹则在较大程度上与美国的QE2有关,当时行情的典型特点是“煤飞色舞”,但这一年的反弹明显比2009年要弱;2011年国内处于紧缩阶段,国际也没有明显的货币宽松;今年9月,美国启动QE3,从目前的情况来看,虽然外围市场有所反弹,但反弹力度也比之前差了不少,而国内市场则仅仅出现了一波小幅反弹,之后指数再创新低。

目前来看,指数的运行轨迹似乎正遵循着“贝勃定律”所描述的特点。分析人士认为,股市是对经济的预期反映,但从A股的表现来看,除了对经济前景不乐观外,恐怕还包括一些对制度的悲观预期。而要扭转这些预期,需要一些充满智慧的顶层设计。

三招重塑杜利奥定律

应该说,目前对市场起作用的还是贝勃定律,但市场难道就此沉沦下去了吗?究竟偏向乐观的杜利奥定律在什么条件下能够成立,何时才能在这个市场上发生作用。目前,市场普遍认为,至少要做到三个方面,一是改变市场的做空机制,二是打破经济发展中的制度障碍,三是建立一个长期稳定的预期。

从目前市场的交易机制来看,表面上并没有多大的缺陷,但从股指期货市场来看,却存在一个较大的漏洞,即机构套保资金几乎只能做空,这个漏洞导致整个市场的空头力量过大。在整个市场的博弈过程当中,股票市场的融券规模太小,机构绝大部分时间和资金只能做多,这样一来,在期指市场若想套保就只能做空。有期货业从业人士表示,目前整个股指期货市场最大的空头就是机构。这样一来,股指上涨受到明显压制,此外很多游资也看准了这一点,一旦股指达到一定高位,就大举押宝做空,因为做空在博弈上处于占优策略。股票要上涨,首先要改变的是这种局面,若不改变,牛市出现的可能性微乎其微。

众所周知,股票的走向本质上是对经济预期的反映。如今A股市场走成这样,除了交易机制的问题外,对经济的悲观预期也是主要原因之一。而要改变这种预期,必须要打破经济发展过程当中的制度障碍。记者最近在经济学者巴曙松(微博)的微博上看到,有人说,发展光伏新能源方向是对的,原偏向出口,现在海外市场动荡,本可转向本土市场,但民营光伏发电企业无法单独并网上网,需找一大央企合作才行,这明显制约了经济的活力。其实这只是个案,如果不改变这种体制,无法激活民间资本的活力,经济前景也难言乐观。

从市场的资金源头来看,掌握这个市场话语权的是这个社会的精英集团,他们掌握着大量的资金。然而,从这个群体的动向来看,没有一个稳定的预期来吸引他们投资股市,这个群体目前更热衷于移民,有闲钱也是投资固定收益产品。有人表示,中国经济处于转型期,从世界范围来看,转型有成功的案例也有失败的国家,中国经济转型能否成功,更加需要形成一个稳定的预期。

无增量资金难有大反弹

正当多数投资者仍在为“9.7长阳”欢呼之时,期待中的中级反弹行情却戛然而止。上周A股风云突变,两根长阴再次将大盘送回下降通道,上证综指再创43个月以来的新低。正在各方极力维稳、多头希望重燃之际,股指却不依不饶地顽强向下创出新低,这背后仍是股市缺乏正能量,空方重掌话语权所致。展望后市,2000点支撑力度有限,如果没有增量资金入市,击穿2000点也很难出现像样的反弹行情。

首先,当前做多的能量来自于政策刺激,而在经历短暂的兴奋后,政策层面重归平静,经济下行风险依然较大。近期多重传统利多因素相继出现,诸如发改委万亿投资项目审批、美国量化宽松等曾被市场理解为重大利好的事件,但是短暂兴奋过后,这类利好反而被投资者进行负面解读。“9.7”反弹的重要导火索就是发改委宣布批复超万亿投资项目的消息,这意味着投资提速,中国经济见底回升希望重现。但在经过“9.7”报复性的反弹之后,市场各方均重新审视这一事件。发改委澄清万亿元基建项目是正常的规划批复,市场也由此回归理性:这些基础投资项目并不是发改委最新审批的项目,而是在4-8月份这个期间陆续审批的项目,只不过选择了一次性公示而已。如果说投资拉动在历史上屡试不爽,而这次却被市场冷静解读,深层次原因依然是中国经济单纯依靠投资拉动已经不再奏效,需求不足会让投资没有更多的用武之地,只能导致产能过剩加剧与银行呆坏账反弹。不仅地方政府无能为力,银行也不再愿意为大规模投资进行信贷支持。因而,本轮反弹并未出现类似2009年4万亿投资计划后的大涨行情,也就在情理之中了。

其次,美日相继推出量化宽松政策,市场直接解读为负面影响,这导致中国股市与全球股市表现严重背离。9月13日,美联储为了刺激经济复苏和就业市场的改善,推出了QE3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将进行新一轮资产购买计划。在随后的一个星期之内,欧洲、印度、澳大利亚等多国央行纷纷跟随效仿,推出量化宽松政策。日本央行9月19日也宣布将资产购买与贷款计划规模扩大10万亿日元至80万亿日元,增加的部分将用于购买国债和贴现国库券。第三轮量化宽松政策推出之时,全球股市为之振奋,美国三大股指迭创新高,道琼斯指数距离历史新高也仅有一步之遥。反观A股,不仅没有得到任何正能量,相反股指依旧不依不饶的向下创出43个月来的新低,反差如此之大,令投资者感叹不已。反差如此之大,直接原因就是投资者对新一轮全球量化宽松政策的解读偏负面,认为量化宽松将导致大宗商品价格上涨,国内输入型通胀压力再次加大,令中国货币政策被迫收紧。但是市场对于量化宽松的正面影响也有忽视之嫌,美国经济复苏加快,将对中国出口带来正面影响,同时欧美日量化宽松将导致外汇重新流入中国,推动股市上涨等。市场之所以解读为负面,内因仍然来自于对中国货币政策的稳定与中国经济下行的忧虑,市场期待的降准、降息继续被推迟,也就是说,股市依然缺乏国内货币政策的有力支持。

其次,资金供求关系依然失衡,限售股解禁压力依然存在,创业板正面临价值回归的压力。2009年10月30日,创业板迎来首批28家上市公司上市;今年10月30日,这些公司的控股股东持有股份的限售时间将满3年。统计显示,这36家创业板公司目前的流通股本总计为37.26亿股,而即将解禁的限售股(包括部分高管持股)数量达到45.1亿股,到年底36家创业板公司的流通股本将扩大1.21倍。反观这批公司的业绩,可谓喜忧参半,整体估值依然偏高,其中宝德股份(300023)动态市盈率高达131倍。从业绩表现看,有15家出现业绩下滑,甚至有三家公司出现亏损。由于创业板整体估值为30倍,高出沪深300指数两倍,限售股解禁带来的套现压力巨大。事实上,不仅创业板,中小板、主板中的非国企股的限售股压力,同样不容小觑。新股方面,本周将有1只主板大盘股、2只中小板和1只创业板新股集中发行。洛阳钼业虽然融资规模缩减8成,但是依然谋求上市,可见上市是众多公司的唯一目标。本周是三季度末时间窗口,按照惯例,资金有回流银行体系的压力,股市资金面将面临考验,对股市造成较大资金抽离压力。

整体来看,股市的习惯性下跌已非股市自身可以解决,如果制度设计依然以重融资、轻回报为主,投资者可能仍会选择不断远离股市,销户潮再起,即使留在市场也将成为套牢户与僵尸户,与销户并无二异。从二级市场走势来看,2000点仅存在符号上的意义,空方将会轻而易举击穿,因此投资者没有必要过度在意2000点的得与失。至于击穿2000之后能否引发一轮反弹行情,仍然取决于政策变数,如果政策依然维持不变,股市下跌趋势难以改变。

投资策略上,投资者也应以消极策略为主,拒绝诱惑、多看少动。有色、煤炭等资源品行业受到国际量化宽松政策影响,仍有脉冲式反弹的可能,但可操作性不强;水泥、机械等国内投资拉动受益品种仍需等待政策信号的再起;银行、地产受制于房地产调控政策压力依然低位徘徊,介入意义不大。市场的亮点仍然在于战略新兴产业,主要以个股行情为主,需要投资者擦亮眼睛,沙中取金。

A股对外抛绣球远水难解近渴

在对内宣传国内A股投资价值未取得成效之后,中国开始对外抛绣球,向全球其他国家宣传中国股市的投资价值。

相关媒体的报道表明,上交所、深交所、中国金融期货交易所的高管们正奔赴欧洲、美国和加拿大、东南亚、日韩四个地区进行一场全球“路演”,以期展示中国股市的投资价值,游说劝说外国投资者投资已处底部状态的中国股市。

张育军在广西南宁举办的第九届中国—东盟博览会上透露,目前沪深交易所在海外进行路演,引起了投资人的良好反应,境外主权基金、养老基金等长期机构投资者普遍看好中国市场,对A股市场投资需求强烈,申请投资额度积极性都很高。

虽然中国对外抛绣球看似正当其时,但持续下跌的阴影未必能真正获得多少“真金白银”的加入,就短期来看,远水实在难解近渴。

其一,海外投资者并非井底之蛙。今年以来中国官方一面持续宣传着大盘蓝筹股的投资价值显现,一面却是市场的迟迟不肯买账。与之相反,正因为蓝筹股的持续下跌屡创新低,才使得国内股市整体持续下跌,成为今年以来全球主要资本市场表现最“熊”的市场。

这样的市场事实既然唤不起国内投资者的信心与投资愿望,又如何奢望靠一场全球的“路演”唤来境外的投资者。

而且在中国股市里,向来有买涨不买跌的习惯,这一点或许国外市场也不例外。一个越来越跌的市场看似越来越有价值,但何时是价值底部,何时是投资时机却是谁也无法预料的事。

其二,根据张育军的透露,海外“路演”引起了投资人的良好反应,境外主权基金、养老基金等长期机构投资者普遍看好中国市场,对A股市场投资需求强烈,申请投资额度积极性都很高。

这一点不会有太多人怀疑,普遍看好中国市场的观点在近十年里似乎从未改变过,恰恰因为在此前,中国对于境外资金投资国内股市有着严格的控制,所以能跻身到中国A股投资的境外机构一直虎视眈眈地等着中国放开进入的门槛,扩大资金额度的范畴。

比如今年以来,允许证券公司外方持股比例达到49%,新增QFII投资额度500亿美元,新增RQFII额度500亿人民币。证监会在6月提高QFII持股上限至30%,同时降低QFII资格要求,将资产管理机构、保险公司、其他机构投资者如养老金、主权基金等的经营时间由5年降为2年,证券资产规模由50亿美元降为5亿美元。

国家外汇管理局对QFII额度待审批进度也在加快,早在5月中旬就已核准38家QFII机构共计43.73亿美元额度,接近2010和2011年两年核准的投资额度的总和。

以上种种都说明,境外机构与资金早就盼望中国资本市场放松进入门槛与相关条件限制,至于进来后何时进入A股,主动权则掌握在他人手中。

更何况,境外机构能直接投资A股的资金总额毕竟有限,相对于数十万亿元的A股市场容量,短期内难以激起浪花。增添一些呐喊助威声倒是可能的。

2007年以来的中国A股市场,中国证券监管部门一直倡导价值投资,也寄希望国内日益增多的机构投资者能在稳定市场中起到良好作用,然而多年来的实践却一再证明,在一个持续下跌的市场环境中,机构投资者恰恰沦为更大的散户投机者,不仅没能起到稳定市场的积极作用,反而成为市场下跌的主要动因之一。

以上的残酷现实不得不让我们警醒,在国内A股市场没有真正达到公平、合理、有序、规范之前,在市场未能真正摆脱“政策市”、“圈钱市”阴影之前,大量境外机构投资者进来后同样有可能沦为追涨杀跌的散户投机者。(中国证券报)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有用有用 没用没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欢迎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