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机论坛

 找回密码
 欢迎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天机股票网 争做最牛的股票资讯集散地 注册 - 常见问题 - 联系方式

你有好料 就来分享 你可以将手中的好料分享赚取金币。 如何获得金币 - 金币回购计划

天天来访问 天天有收获 高端信息区区几个金币就可查看 立即注册 - QQ快速登陆

查看: 563|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期待A股吃饭行情 在悲观预期中寻找盈利机会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2-10-31 08:12:49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中国资本市场第43届季度高级研讨会上的讨论呈现出一个有趣现象:嘉宾们站在截然不同的视角观察资本市场,由此也得出了大相径庭的看法。各大券商研究所的负责人从宏观经济基本面角度出发,对中期市场持谨慎偏悲观的判断;而来自阳光私募基金的与会嘉宾则更多地探讨如何寻找高成长个股,以及如何使用各种交易工具实现绝对收益。

嘉宾们的不同视角显然与其工作领域的不同有关。券商研究所每日接触海量的经济信息,其服务对象持股往往采取行业配置方式,对宏观大势的敏感度更高;而阳光私募无论大盘如何变化,都必须在纷乱的市场中获得足够的绝对收益,才能向自己及客户交差。加之资金量以及研究力量的差异,奉行自下而上的投资逻辑也就不足为奇了。

基于宏观面看空A股理由在于,传统经济增长模式的局限性越来越明显,投资刺激经济的后续影响正在逐渐显现,需要时间消化。而经济转型在短时间内能尚不足以形成明显效果,对股市产生支撑作用。这使得多位嘉宾认为从中期来看,A股仍难言见底。

有与会嘉宾就表示,三季度工业增加值出现回升使得部分市场人士认为实体经济已经见底,但这种回升主要还是靠基建及固定资产投资,将在目前需求不旺盛的基本面背景下继续产生产能。这就意味着上市公司接下来将同时经历去库存与去产能过程,而后者将是十分痛苦的。

“拿光伏产业来说,中国的光伏产业满负荷生产,产量可以满足全世界的市场应用。但是中国光伏产能的运用市场却很窄,能消化的产能连10%都不到,90%多都是出口,所以现在欧洲要把我们排挤出去,整个产业就面临灭顶之灾。这就是去产能不是去库存这么简单的。”这位嘉宾这样举例道。

多位嘉宾均认为,去产能将导致上市公司盈利水平在一段时间内难以恢复,而这将对投资者信心造成较大的挫伤。而在明年一季度,上市公司盈利能否依靠内生性的需求实现好转,将决定市场情绪能否稳定,整体风险偏好能否提升,从而决定指数方向。

日信证券首席策略研究员徐海洋就表示,一个行业的产能利润率达到90%或者以上的时候才会传导到上市公司的盈利。因此,中长期看,国内投资去消化产能的过程还是比较漫长的,大规模或者明显的公司盈利恢复短时间内难以实现。

湘财证券研究所首席策略研究员牛鹏云则认为,随着经济结构转型的不断深入,现有指数相对实体经济的代表意义越来越弱。如果指数市值分布不发生变化,则指数不可能出现牛市。

“中国过去十年整个经济增长主要是两条腿,一个是城市化,第二个是世界工厂,带动了我们整个制造业投资的迅猛发展,但这个线条在2009年金融危机以后已经结束。而A股市值70%由金融、采掘,煤炭、两桶油、有色、钢铁等组成,70%的市值来自老的增值模式。这样的市场如何走牛市,我是无法想像的。” 牛鹏云说。

另一方面,面对迟迟不能走出低迷的市场,阳光私募则在积极寻找各种盈利机会。在弱市中寻找个股的同时,阳光私募也着眼于通过量化、对冲等新型交易手段获取绝对收益,并期望监管层给予行业更多的创新空间。

上海永望资产管理有限公司总经理黄树军就表示,从海外市场经验来看,社会整体的消费率在经济结构转型期往往是不断上升的,这将给成长股爆发创造摇篮。他认为,将来在中国的经济转型中,环保、农业、文化、教育、医疗、消费,还有率先使用新科技、新消费、新商业模式的公司可能会脱颖而出。

“选择成长股应从公司的收益、收益率、市值和公司治理等多个角度去挖掘,多元化公司出牛股的概率相对来讲是比较低的。另外成长股都是从小公司成为大公司,一般市值的时候,成长股收入都是2到4个亿,市值10到15个亿的时候成长性是最高的。”黄树军这样概括自己挑选成长股的经验。

黄树军同时提出,估值是情绪指标而不是买卖指标。在整个经济结构转型期中,只有成长股能够大幅跑赢股指,而其他传统产业估值再低机会也不大。

有阳光私募负责人表示,其所在的公司已经连续第三年主动投资型产品弱于固定收益部收益,连续下跌市迫使阳光私募运用多种金融工具,在下跌的市场中规避市场带来的系统性风险。

这位负责人同时呼吁,希望即将出台的新《证券投资法》能够尽可能地为阳光私募行业松绑,拓展阳光私募能够使用的金融工具范围。这位负责人表示:“希望政策干预得越少越好,能够市场决定的尽量市场决定,能够放松尽量放松,能够不监管的尽量不监管。”

尽管来自不同行业的嘉宾对中期A股走势的判断与着眼点不尽相同,但有意思的是,大多数嘉宾仍对短期内的A股“吃饭”行情抱有期待。在会上进行的调查显示,7成嘉宾仍对四季度大盘看多。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有用有用 没用没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欢迎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