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美国IPO市场热闹烘烘,仅中国公司就有58同城、去哪儿网、久邦数码、500彩票网、汽车之家等多家公司扎堆赴美上市。而从已上市的58同城和去哪儿网上市首日的表现来看,无疑给了其认购股东以丰厚的回报。10月31日上市的58同城涨幅41.88%;而11月1日上市的去哪儿网涨幅则达到89%,并且盘中涨幅一度超过130%。 美国市场IPO热烘烘的局面羡慕煞了国内市场那些排队的IPO公司以及它们的保荐机构。而美股上市首日股价翻番的辉煌也足以让A股市场的炒新族们眼睛冒星光。这种局面,中国股市曾经那么熟悉,如今又是那么遥远,这其中需要总结与反思的东西有很多。这里要说的只是其中一角,即美股上市首日涨幅翻倍对A股市场的启示。 新股上市首日涨幅翻倍,放到A股市场来就涉及到“炒新”问题,上升到监管层面就是爆炒新股。这是A股市场的敏感话题,它一直被视为是A股市场的陋习,是监管部门重点监控的内容。而为了抑制“炒新”行为,深交所甚至出台过被市场称为是“史上最严炒新限令”的《关于完善首次公开发行股票上市首日盘中临时停牌制度的通知》,规定股票上市首日,盘中成交价较当日开盘价首次上涨或下跌达到或超过10%,或者盘中换手率达到或超过50%,深交所可以对其实施盘中临时停牌至收盘前3分钟。按照该通知,当时几乎所有的新股都会在上市首日被临时停牌。 应该说“炒新”确实是A股市场比较普遍的现象。其根源在于A股市场的投机炒作气氛太浓。但从美国股市新股上市首日也出现涨幅翻番的情况来看,“炒新”并不是中国股市的专利,A股市场没有必要将“炒新”视为洪水猛兽,不妨象美国股市一样保持一颗平常心。毕竟“炒新”也是一种市场行为,只要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充分,只要不存在内幕交易与价格操纵行为,管理层就应该接受“炒新”的事实。监管部门需要监管的是炒新过程中出现的违法违规行为,而不是“炒新”本身。更何况在市场行情火爆的情况下,“炒新”也是抑制不住的。虽然管理层可以控制新股上市首日的涨幅,但上市之后的炒作还可以延续下去。所以管理层没必要做这种无用功,不妨向美国股市学习,对“炒新”行为多一份包容。 更加重要的是,管理层尤其不能为了抑制“炒新”,而放任新股高价发行,甚至把新股上市首日“破发”当成是抑制“炒新”的成果。在这个问题上,A股市场的新股发行制度明显存在误区。即通过提高新股发行价格来抑制炒新行为,似乎新股出现爆炒是基于发行价格太低的原因。因此,为抑制“炒新”就把发行价格定得越高越好。 美国新股上市首日涨幅翻倍的事实告诉我们,这种做法是错误的。虽然发行价格低与新股爆炒之间确实存在一定的关联,但IPO发行市场与二级市场是两个完全不同的市场。IPO发行只要体现出了自身的价值即可。至于二级市场是否炒作这是二级市场的事情,发行人没有理由把二级市场的利润也一并吞没。更何况这种炒作未必就是合理的,并不能成为IPO高价发行的理由。 实际上,在美国市场,哪怕新股受到追捧,新股发行价格也未必会提高多少。倒是中国股市因为不成熟的缘故,让IPO公司得以投机发行,大幅提高IPO价格。而这种通过提高发行价格来抑制二级市场炒新的做法是损害二级市场投资者利益的,是一种让发行人最大化圈钱的做法。从保护中小投资者利益出发,这种做法应该予以取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