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导读】
~沪港通推出初期资金将倾斜A股
~寻找沪港通开闸后外资配置品种
~光缆企业或受益海底监听网建设
~海外需求有望刺激尿素市场回暖
【主编观点】
沪港通推出初期资金将倾斜A股
近期A+H股板块出现持续的A涨H跌格局,资金在沪港通正式启动前调仓迹象明显。从与外资行及深港多家机构沟通的情况看,预计沪港通推出后,海外投资者对A股的兴趣会大于内地投资者对港股的兴趣,资金流向A股市场会较明显,沪港通对A股的正面影响要大于对港股的正面影响。
沪港交易所日前在多个场合透露,对欧美、中东等地的全球路演发现,海外机构对沪港通兴趣强烈。海外投资者对A股的兴趣更强烈的理由有三:首先是A股更能代表中国经济,而且估值更便宜。中国是全球第二大经济体,但海外资金对A股普遍处于低配状态,目前除了有限的QFII和RQFII渠道外,A股对于大多数海外投资者来说,仍是可望而不可及。全球绝大多数基金在其全球配置中用H股代表中国,但H股毕竟存在品种不够全面等局限。而且,在海外投资者眼里最能代表中国经济的银行、保险、基建、地产等板块,相关H股普遍较A股贵,沪港通开行后,全球基金存在用便宜的A股代替相对更贵的H股、加入稀缺品种使策略更完美的需求。
其次,欲参与北向沪股通交易的资金更多。香港是一个资金自由港,港股的投资者中超过六成来自香港之外,沪港通进一步打通了香港投资者投资A股的渠道,也就意味着进一步向全球海外投资者开放。与全球资金比,内地的资金体量显得非常渺小。而且,沪股通额度也比港股通额度大,沪股通总额度是3000亿,每日额度是130亿,而港股通总额度为2500亿,每日额度为105亿。
最后,海外投资者衡量个股的“尺子”跟内地也不一样。内地投资者看大盘蓝筹是拿中小盘同业作比较,海外投资者看A股蓝筹是拿国际同业作比较,在成长性方面得出的结论肯定不一样。事实上,沪市相对便宜的大中盘行业龙头股,对海外资金的吸引力非常大,尤其是军工、医疗、消费等香港没有或标的不丰富的板块。 闻婕)
【数据参谋】
寻找沪港通开闸后外资配置品种
26日举行的上海自贸区一周年发布会上,上海市金融办透露沪港通将于四季度如期推出。当日路透社报道,香港联交所预计于10月27 日开始实施沪港通。据报资讯获悉,近期QFII等海外机构加大调研力度,寻找沪港通正式开闸后的配置品种。同时,部分国内上市公司也主动向外资机构路演,以提升市场关注度。
从QFII的投资习惯来看,医药、白酒等具备核心竞争力的绩优品种为其长期青睐对象。2014半年报数据显示,190家上市公司出现QFII 持股,合计持股市值为972.5亿元,相比一季度末增加约14%,持股数量环比上升12%。从行业来看,除了加仓传统的金融行业外,零售、铁路设备和建材等板块,成为重点增持领域。中国北车(601299)、海螺水泥(600585)等公司,QFII加仓金额达数亿元不等,最新AH折价率为5%、16%。
除了传统的QFII持仓品种外,近期海外机构也在调研潜在配置标的。据报资讯获悉,同仁堂(600085)近期将迎来包括摩根士丹利在内的多家外资机构调研。此外,报资讯还曾报道,近期有多家香港机构赴天药股份(600488)调研沟通,配置意愿强烈;天士力(600535)日前在英国进行了10余场高密度路演活动,受到国际资本密切关注。
【热点调查】
外资调仓备战沪港通
随着沪港通临近,前期涨势如虹的港股,近期全面熄火,恒指近期甚至出现十二连跌走势,香港的机构普遍反馈“资金在调仓”,为参与沪港通腾资金。
◆资金抛售H股
在沪港通消息刚出台时获资金热捧的H股,近期遭遇资金抛售。AH溢价指数自7月24日以来累计已回升约10%。而且资金此轮抛售H股并非简单的获利回吐,与内地股市跌几天又会涨回去不同,港股近期是“往下走不回头”,恒指近期甚至出现十二连跌走势,香港的机构普遍反馈“资金在调仓”,为参与沪港通腾资金。
◆追逐大盘股的A股基金继续获外资净流入
在港股持续走弱的同时,流通性强、追踪市值最大的50只A股的南方A50ETF和安硕A50ETF却保持了连续17周获资金净流入。在过去一周,两只基金分别获约3.5亿元人民币及22亿港元资金净申购。
【权威声音】
国务院初步界定中央地方金融监管事权
央行高层透露,国务院近日已下发文件,初步界定了中央和地方政府在金融监管职责和风险处置上的责任。地方政府要承担对不吸收公众资金、限定业务范围、风险外溢性较小的金融活动的监管职责,要加强对民间借贷、新型农村合作金融组织的引导和规范,防范和打击金融欺诈、非法集资等违法违规行为。
我国金融监管职责一直由中央层面的“一行三会”承担。而从实际情况看,民间金融迅猛发展,区域金融风险处置由于地方政府“看得见、管不着”,也严重影响救助效果,因此需要地方政府承担相应的金融监管职责。十八届三中全会决议指出,要界定中央和地方金融监管职责和风险处置责任。
【视点】
海底监听网重要性凸显 光缆企业率先受益
近期,海军、空军、第二炮兵在南海某海域联合举行实兵演习,深度检验我军联合作战能力。有分析认为,建立完整的海底监听系统,无疑是增强领海安全和提高军事能力的有效手段。而海底监听系统的建设,将催生对海底光缆、接驳盒、海底传感器和信号处理设备的巨大需求。未来海底监测系统的铺设有望持续8至10年,整体规模有望达到上千亿水平,海底光缆作为最基础设施有望率先受益。
◆中天科技(600522) 是国内光缆、电缆领先企业,已先后中标阿拉斯加电话公司海底光缆、沙特阿美海上石油平台、国家电网直流海缆、江苏如东海上风电光电复合缆等项目。受益于海上风能、海上石油等项目对海缆需求的不断提升,中天科技(600522)上半年海缆收入翻倍。公司的海缆和海底接驳盒产品储备多年,并全程参与海底监测系统实验论证过程,成为核心供应商有望为公司带来巨大的成长空间。
◆亨通光电(600487) 是国内产业链最完整的光通信行业主力供应商之一,拥有光棒-光纤-光缆-ODN的一体化生产能力,近年来重点攻关超高压电缆、海底光缆等高端产品。公司已成功攻克海缆电力及通信传输领域的设备研发和系统集成技术问题,产品涵盖无中继、有中继海底光缆两大系列,最大敷设水深达8000米,已成功供货多项海洋风电工程。
◆通光线缆(300265) 产品涵盖特高压电力导线、航空航天用耐高温电缆、通信高频电缆等。公司已经获得多项军工领域特许经营权,其航空航天耐高温线缆成功应用于航天飞船及长征系列火箭。公司大股东通光集团拥有目前国内生产条件最好的海底光缆生产基地,其总工程师是我国第一根军用海底光缆设计者。
【产业观察】
海外需求有望刺激尿素市场回暖
巴基斯坦政府经济协调委员会将于9月29日举行会议,继续进口尿素,估计年底前需求高达40万吨。斯里兰卡农业部于9月22日结束1.2万吨大颗粒尿素外加5000吨小颗粒尿素 或大颗粒尿素)招标,两者均要求12月交付。在海外需求刺激下,以及国内苏、皖地区基层备肥启动,尿素价格有望结束短暂下滑,再度企稳回暖。
近日,中石油、晋煤集团、中农、中化等国内氮肥生产流通企业负责人近日召开座谈会,认为秋季尿素将持续旺销,原因是国际尿素货源紧张,价格高位运行,且国内企业开工率低,尿素资源量减少,产能下降。据悉,国内上半年退出产能比新增产能还大,总产能比去年底减少240万吨左右。
此外,明年国内政策也存在一定变数,化肥增值税可能恢复,据测算尿素吨成本会上升30至50元,增加的成本大部分将转嫁给市场。业内人士称,当前尿素出口价格较前期已有所上涨,但中国即使按照300美元的价格出口,仍较主流市场价格低30美元,在国际市场上具明显优势。
【机构动向】
基金四季度布局回归确定性
展望四季度,报资讯采访到的沪深多位绩优基金经理表示,指数向上的空间比较有限,传统周期领域的反弹蜜月已过,市场热情仍为参与成长和主题领域,需要开始逐步向着防御思维过渡。近期逐步增加食品饮料、生物医药等业绩增长确定性的板块配置。基金认为,许多新的技术、新的商业模式诞生,医药行业新的增长驱动力正在酝酿,而且行业并购大潮的来临也提供了不少投资机会。此外,基金预期四季度至明年一季度白马成长会有补涨可能,今年以来的剧烈调整已经消化了高估值,而从增量资金的角度看,这类股票成长性仍可圈可点。
【信息雷达】
重庆钢铁(601005)力促扭亏避免带帽
由于去年巨亏近25亿元,今年上半年又续亏约9.5亿元,重庆钢铁(601005) 目前面临被ST的风险,公司目前正努力摆脱这一局面。
公司17日公告,拟出售3家全资子公司,包括运输公司、电子公司和商贸公司,以及冷轧薄板生产线和部分土地使用权等资产。据了解,其中最大一笔资产为1000亩土地使用权,由于公司拿地成本较低,若成功转让将带来较大收益。此外,重庆市政府高层近期多次在有关会议上表示,将力促重钢集团扭亏。据悉,在行业整体仍处寒冬的背景下,政府考虑通过债务重组、财政补贴等多种方式,助企业脱困。
【编者感言】
梦想还是要有的 万一实现了呢
某知名券商发布研报,摇旗呐喊5000点,中央打虎归来之后,出手打熊,将开启一轮波澜壮阔的大牛市。分析师更作惊人语:党给我智慧给我胆,千难万险只等闲。
股市有谚曰:阳线一根改变情绪,两根改变观点,三根改变信仰。那么四根五根更多根呢?最近两个月,多数指数都累积了300点的涨幅,中小盘指数更是涨了近千点。在传统周期性行业仍然困扰于产能过剩之际,以新兴产业为主的中小板、创业板指数超越主板,这从一定程度上说明,经济转型趋势已经在指数层面得到印证,资金青睐成长型公司。
牛股主要有两点基因:其一是,原有主营业务内生稳定增长;其二是,外延式的扩张。前一条是去年上涨的逻辑,后一条是当今迸发的机会。资本市场所提供的并购重组平台是帮助企业完成外延式扩张的一大利器。通过并购重组,大批创业板企业成功实现产业整合,令公司资产规模、业绩实现跨越式发展,市场表现也牛气冲天。
虽然发行注册制改革方案似乎越来越近,但是上市公司资本运作的兴致却日益高涨,今年以来有近500家公司提出增发预案642次,剔除各种夭折的方案,预计募集资金8000亿元。与此同时,目前已有215家公司的定向增发方案付诸实施。牛市看定增,随着央企、国企及军工企业改革步伐加快,定增题材整体市场表现更加百花齐放、摇曳生姿。
决策参考9月以来集中报道重组并购,如大股东解禁伴随的公司资本运作、重组失败频发新常态下寻机遇、承诺期限临近公司受关注等。伴随着沪港通临近,普天之下资金逐利本性都一样,并购重组终究是牛市中最灿烂的礼花。
【休刊启事】
根据沪深交易所休市安排,投资决策参考9月29日起休刊,10月12日起恢复正常发送。祝投资者国庆节快乐!中国经济, 资金流向, 经济体, 投资者, 交易所
|